触发点和关联痛区域(图4.30)
(一)、症状
1、引起所在部位的剧烈疼痛。
2、疼痛传送到远处的肩峰和肩胛内侧缘。
多裂肌和回旋肌引发的疼痛感觉就像是脊柱的疼痛,常被误认为是椎间盘压
]缩或脱位(不完全脱位)引起的。
多裂肌和回旋肌,这些小肌肉中某一块的过度紧张,它们会将脊柱拉向一侧。当触发点失活后,脊柱通常会回复到正常位置。
下颌、面部和头部肌肉
按摩治疗针对咬肌、颞肌及斜方肌和胸锁乳突肌。它们的触发点导致“颞下颌关节(TMJ),这四块肌肉(咬肌—翼状肌—颊肌—眼轮匝肌)的触发点失活后,较小肌肉所引起的症状可自行消退。
一、咬肌(图4.31)
1、触发点引起颞下颌关节疼痛,按摩歌唱家的咬肌和颞肌治疗后,能达到最高音域。
2、触发点引起上、下牙齿的疼痛,引出牙齿对热、冷和接触高度敏感。
3、触发点引起前面部的疼痛——眼睛下方和眉毛上方(误为鼻窦炎)。
4、触发点引起眼袋、耳朵深部的疼痛。
5、触发点引起耳朵内让人发狂的痒感,不可能够得着去桡它。
当咬肌受到触发点的折磨时,按摩它会极端疼痛没,甚至会经受一天或二天的疼痛,直到按压它不再疼痛。可用你的拇指伸入口中,触到冠状突和其他手指揉捏肌肉。
二、翼状肌——翼内肌和翼外肌
(一)、翼内肌(图4.33)
1、颞下颌关节疼痛,张口困难和耳朵疼痛。它的问题同咬肌的问题相关。
(二)、翼外肌(图4.35)
1、引起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和疼痛。
2、引起的持续紧张总会向前牵拉下颚和关节或部位移位。
3、同咬肌一样,引起面颊的疼痛,与鼻窦的疼痛相似。
4、翼外肌的功能是辅助二腹肌打开下颚。
5、耳鸣与胸锁乳突肌和翼外肌的触发点有关。
三、颊肌:(位于咬肌和嘴唇之间)(图4.37)
1、引起上牙齿的疼痛,与按摩咬肌一样。
四、眼轮匝肌(图4.38)
1、引起眼睛上方的疼痛,鼻梁和鼻翼部的疼痛。
2、引起读书时,感觉字是跳跃的。
3、引起眼睛抽搐和上眼睑下垂。
五、颧肌和提上唇肌——颧大肌、颧小肌(位于颊肌和鼻子之间)(图4.39)
1、引起过敏症状。
2、引起鼻窦痛或紧张性头痛。
六、喉肌
1、颈阔肌:(位于下颚到锁骨的整个眼后部)
1-1、引起下面颊和下颚、咽喉和上胸部产生刺痛感。
2、二腹肌(图4.42)
2-1、引起下颌角下后方的颏下方,紧挨胸锁乳突肌顶部前方;二腹肌后部的触发点位于下颌角后方,引起疼痛传送到胸锁乳突肌顶端和耳后的乳突骨;前面的触发点位于颏下方,将疼痛传到下前牙,引起舌头疼痛。二腹肌和下颌舌骨肌的触发点引起吞咽疼痛的原因之一。
3、下颌舌骨肌
3-1、按摩颏下方的肌肉能帮助松弛声带,使声音变得洪亮。
4、颈长肌(位于气管两则,脊椎的前侧)
4-1、引起喉痛并使张口和唱歌感到不适。
4-2、按摩颈长肌,将指尖插入气管和胸锁乳突肌之间,并抵着脊柱向后推。
急性颈部扭伤,引起二腹肌、下颌舌骨肌、颈长肌和颈前部的其他肌肉的触发点的形成,了解这一点十分重要。
七、颞肌(附着于下颌的冠状突)(图4.46)
1、引起头前方和侧方的疼痛,伴有上牙齿的疼痛和轻微的炎症。当咬东西时,上牙或下颌弥漫性疼痛来自颞肌。
2、咬肌和胸锁乳突肌的触发点能激发颞肌的触发点,追寻并治疗所有在位置或功能上互相联系的肌肉,包括咬肌、胸锁乳头肌、颞肌。
八、额肌
1、引起前额的疼痛。
九、枕肌
1、引起头侧部和后部的疼痛,可越过头部转移到眼部。
第五章 肩膀、上背部和上臂疼痛
引起上述部位疼痛的肌肉可分为五组:斜角肌、肩胛骨悬肌、肩袖肌群、脊柱肌群。
斜角肌触发点引起肩膀、上背部和上臂的严重疼痛,前臂和手脚的疼痛及其他一些症状。
肩胛悬肌——菱形肌、肩胛提肌、斜方肌、触发点引起上背部和颈部的关联痛。
肩袖肌群——冈上、下肌、小圆肌、肩胛下肌(附着在上肢骨),附着于肩胛骨、止于肱骨上。
肩袖触发点是肩部疼痛的主要原因,伴有肩关节受限和关节弹响咔嗒音和摩擦音。最有效的方法按摩肌肉的触发点。
上臂肌肉——三角肌、大圆肌、背阔肌、喙肱肌和肱三头肌(后三块是主要的肌肉),触发点引起肩膀、上臂和背部的疼痛还能前臂、手部、手指和关联痛。
当触发点使斜角肌缩短,锁骨上提第一肋骨,挤压血管和神经。被称神经血管滞留,阻断血流并干涉神经冲动,引起臂部和手部的疼痛、肿胀、麻木、针刺感和烧灼感。所引起的症状为胸廓出口综合症,常被误诊为腕管综合征。
一、 斜角肌:位于颈椎侧面,止于第1、2肋骨,关联痛误为心绞痛
(图5..1、5.2、5.3)
1、引起广泛疼痛、麻木、上背部(菱形肌处,误为菱形肌引起),肩膀、臂部(该两处的关联痛,误认为神经根的压迫)和手部异常疼痛,有时会发生于后颈部。
2、触发点常常成为胸部、上背部、肩膀和手部疼痛的根本原因。
3、触发点引起的前臂和手部无力可能与神经损伤有关。无法解释的“幻觉痛”实际上是斜角肌的触发点所引起的一种表现。
4、颈部和肩膀的不安是斜角肌触发点引起的经典症状。
5、急性颈扭伤同时损伤斜角肌和胸锁乳突肌。
6、车祸后持续存在的又难以解释的上背肩部、手臂和手部的一些神经症状可推断病源为斜角肌。
7、上半部身体任何一处的肌筋膜可能均与斜角肌有关。
8、重包袱对斜角肌及斜方肌、胸小肌和胸锁乳突肌尤其会产生不好的影响。
9、管乐器演奏者的斜角肌常会出现问题。
上背部肌肉
一、菱形肌:颈6、胸4棘突——肩胛骨内侧缘(图5.11)
触发点和关联痛区域(图5.11)
1、引起沿着肩胛骨内侧缘向的疼痛。
2、引起内侧缘关联痛——菱形肌、上后踞肌、肩胛提肌、中斜方肌、斜角肌、冈下肌、前锯肌、背阔肌。
注意:斜角肌是引起沿肩胛内侧走向的疼痛的最常见的原因,即原发因素。
3、引起菱形肌问题的一个原因是胸肌紧缩,触发点使得胸肌缩短,肩胛向前,在抵抗胸肌的牵拉时,菱形肌延伸到最大长度。菱形肌同胸肌是拮抗关系。
4、紧缩胸肌的牵拉使肩胛突出于背部,形成削肩,扁平胸的姿势。
二、上后踞肌:附着于脊柱,止于第2-5肋骨角的外侧面(图5.12、5.13)
1、引起肩胛下的深部痛,肩背部、肘部、手腕部的桡侧也感到疼痛。
2、引起小指的疼痛。
3、手部的关联痛会感到麻木、超过上臂和前臂的背部,达到胸部。
4、按摩时,将手越过肩部而伸向对侧肩部时能使肩胛移开。
肩部肌肉
关节软骨退行性改变,不会引起疼痛,邻近肌肉的触发点才是疼痛的真正原因。四块肩袖肌群的触发点是引起肩痛、肩关节活动受限以及关节内出现咔嗒音的最常见原因,最有有效发法就是按摩这些肌肉的触发点。
冈上肌:起自冈上窝,止于肱骨大结节上方(图5.15)
1、引起肩部外侧的深度疼痛,可传导上臂和前臂外侧,达到手腕深部。常误诊断为滑囊炎。
2、引起肘外侧的疼痛(关联痛——网球肘),常被疏忽。
3、触发点位于肌腹和V字形骨性结构内。
二、冈下肌:位于冈下窝,止于肱骨大结节上方(图5.17、图5.18)
1、引起前肩疼痛,深感疼痛位于关节深处,传送到肱二头肌。
2、传送到肩部外侧,转送到后颈部肩胛内侧缘,沿整个上臂和前臂向下传送,可达整个手的尺侧。
3、引发肩膀和手臂的无力和僵硬,变得很容易疲劳,无法向后伸手够到后背。
4、冈下肌引起其他肩袖肌群的代偿性收缩,按摩肩袖肌群的触发点就能够成功治愈“冻结肩”,右冈下肌较左冈下肌更易损伤。冈上肌肩胛下肌是拮抗关系。
三、小圆肌(图5.21)
1、引起其与肱骨头附着处的背侧非常局限的疼痛。
2、引起无名指和小指麻木或针刺感,肩背部疼痛(注意:胸小肌触发点也能引起类似的表现),只有无名指和小指的麻木而不感到疼痛,提示疼痛可能来自于背阔肌的触发点。
四、肩胛下肌:位于肩胛下方,止于肱骨头,具有手臂内旋的功能。(图5.22)
1、引发后肩部深处严重疼痛,手腕背侧的疼痛。
2、肩关节想活动自如,四块肌肉的牵拉须保持平衡。触发点使肩胛下肌肌力减弱,使冈上肌失去对手,向上提拉肱骨头,与肩峰对抗,当你活动肩部时听到有咔嗒音或爆破声时,说明肩胛下肌或冈上肌内或两者同时存在触发点,它们是主动肌与拮抗肌关系,影响肌肉的伸长而减少肩关节的活动范围。
3、引起的疼痛和僵硬所带来的功能障碍常误诊为滑囊炎、关节炎、肱二头肌腱炎、肩袖损伤和粘连性囊炎。
4、肩胛下肌是引起肩痛的最关键的问题。
五、三角肌群(起自锁骨肩胛冈、肩峰,止于三角肌粗隆)(图5.27——图5.30)
1、活动手臂时疼痛,反之不痛。
2、触发点不会单独存在,常与斜角肌、胸大肌或肩袖旋肌(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肩胛下肌)的次级触发点,这些肌肉的触发点引起三角肌不同部位的疼痛——肩部的前、后和侧方。
3、臂部有损伤可推测三角肌内会有触发点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