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十年传承破解后继乏人困局

徐明之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0/10/14
帖子
3757
获得点赞
32
声望
38
年龄
46
安徽天长市中医院在面对中医药特色优势逐渐淡化,人才出现匮乏的突出矛盾时,狠抓中医师承工作——

十年传承破解后继乏人困局

本报记者 王继学

近日,网上一则安徽省天长市中医院的招聘信息颇为与众不同,其招聘中医岗位人才条件近乎苛刻:要求中医传承,不得转岗,并须先经过名老中医面试后方可参加考试;学历本科及以上,第一学历必须是纯中医专业。对引进人才的中医专业背景如此执着,吸引记者来到该中医院一探究竟。

发展遇困局

在该院二楼的中医专家门诊,候诊椅上坐满了病人,电子屏显示着排队患者的姓名。去年刚从院长位置退下来的党委书记许国银介绍,天长是一个县级市,中医院成立于1983年,乘着改革开放初期落实中医政策、恢复重建中医机构的东风快速发展,1996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全国示范中医医院,一跃成为安徽省乃至全国中医医院的佼佼者。

但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医院规模不断扩大,老中医相继退休或离世,中医药特色优势逐渐淡化,后继乏人乏术问题日益突出。在一次安徽省中医管理局组织的二级甲等中医医院复审时,省评审组一位专家毫不客气对该院存在的中医药特色优势淡化等问题提出严厉批评,甚至直指其与全国示范中医医院称号不相称。这件事深深刺痛了全院职工,时任副院长的许国银至今记忆犹新。2005年他任院长,下决心从中医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抓起。

薪火再传承

经研究论证,天长市中医院决定花大力气、下大本钱在院内开展中医师承工作,要求新进中医人员必须中医本科毕业,本院名老中医愿意收其为徒,才能参加统一招聘考试,培养周期为10年,前3年跟师学习,期间如果指导老师对徒弟不满意,医院就解除聘用合同;第4年定科后到省级以上中医院进修1年,回来后门诊病房工作都不落。医院还要求每个病区筛选3个优势病种由师承人员负责诊治。为鼓励师承人员安心学习,医院规定对未满5年者享受行政平均奖,5年以上者享受病区医生平均奖。每季度考核1次,不计算工作量,但考核其跟师学习情况和优势病种病历质量。

在名老中医龚士澄的诊室,跟师7年的弟子陶泽红在应诊。2007年,陶泽红从安徽中医药大学毕业后回天长,一心想拜龚士澄为师,但龚士澄当年已82岁,不愿带徒,后为陶泽红锲而不舍的敬业精神打动,收其为徒,目前,陶泽红在当地已小有名气。

名老中医何石泉的诊室挤满了患者,徒弟黄书谦在抄方,何石泉每周一、三、五门诊,黄书谦二、四、六在其诊室应诊,同样获得病人认可。

江淮名医何镔1982年毕业于安徽中医药大学,在治疗脾胃病方面享有盛名,作为医院副院长,为响应号召,他积极带头带徒,近10年一口气带了5个徒弟。目前他每天门诊量近百人,每天都有2个徒弟跟其学习。

韩春林是该院已故名老中医朱士纯的徒弟,在儿科方面确有专长,病人特别多,医院不得已为其限号。周道春,今年41岁,名气可不小,原是该市高庙集镇卫生院医生,在当地病人较多,就医群众辐射苏北邻县,天长市中医院听说后,力邀他来院工作,感于医院诚意,2011年他来到该院。

对于像韩春林、周道春这样疗效好,不符合师承条件的人才,医院发挥其特色专长,制定特色专科人才培养办法,为他们配备助手,让其享受师承人员待遇,发挥作用。

后继不乏人

2005年,该院门诊17万人次,出院4600人,业务收入2200万,中药饮片收入100余万元。2013年,门诊42万人次,出院2.1万人次,业务收入1.5亿元,中药饮片收入1200万元,分别增长2.5倍、4.6倍、7.5倍和10倍。

新任院长葛维朝对中医师承工作有同样深刻的认识。他说,院内师承工作开展近10年来,较好解决了中医院后继乏人问题,成效初显。下一步,医院将提高师承人员档次,选拔热爱中医、基本功扎实的中医硕士毕业生进入师承行列;还要提高师承人员待遇,让真正搞中医的人不吃亏。
 
安徽省天长市中医院中医师后继乏人,青黄不接,只是一个代表。一叶知秋,全国中医院都差不多。中医本科毕业,要买房结婚。再十年出师。一般家庭学生吃不消,富人不学,官僚子弟更不学。医学世家还可以。中医需要政策扶持。
 
明白了一些道理 ..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