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通俗方脉诀注解

雄宇锦囊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4/04/23
帖子
1446
获得点赞
135
声望
63
年龄
53
本帖最后由 一生的浪漫 于 2014-5-1 21:23 编辑

历来传统的民间名中医,都有一个“绝活”,那就是把脉。又称号脉,现代称诊脉,自古以来,大凡看中医的病人,都会犯一个“通病”,那就是往那—坐,先不言病情,只是伸手往桌子(把脉垫),上一放,大夫帮我把一下我有什、么病?势有一番考验中医大夫诊断水平高低的意思。
如何能解决病人这些“通病“呢?我想,也是多数同行们曰思夜想且使终不得头绪的一个主题。.
为了使我中华民间传统医学发扬光大,永远立于医学不败之地,不被煙灭,余现将多年来被世人称之为密不外传的民间脉诊呈现出来与酷爱中医脉诊,且觉“前途“迷茫的同仁及学子们。现在以方脉歌诀注解的形式,介绍于下,与诸君共参观!
心脉:心脉洪大心家热,心烦口燥渴不歇;
五心烦热脚板烧,头脑昏痛气血结;
此症欲问用何方,黄连解毒汤妙诀。
 
一天发一贴,精力有限,望同行体谅,有兴趣的请跟帖,余相信,您—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注解:左寸为心脉,洪大为有余之象,主热主实,“心烦口燥“是指口舌干燥,心、烦闷的症候;舌为心之苗,心藏神,邪热扰心,则会心烦;渴,为邪热伤津之候,不歇的歇字正好与热字押韵,便于记背时朗朗上口。“五心“指手
心,足心与心窝部,凡是见五心潮热,既可见于实热,也可见于阴虚内热;“脚板烧“是指脚底发热,属于五心潮热之一。“头脑昏痛“是邪热扰心,心本属火,火炎上腾则津液受伤,而血为之凝结,血结则气亦结,气血凝滞,清空失养,故而头脑昏痛,一定之理。如果再结合患者的舌尖红赤,来进一步推断患 “者失眠,尿赤,尿热等症,则判断将会更为准确。
 
看先生说脉不禁心痒,动手敲键几字:左寸,先生下指,指分三部,即指缘(左、右)二部,指心一部。所谓左右之分,左指近腕缝处,右指近关部处,指心侯颈中,左侯头脑、右侯胸腔心肺。每一部分三侯,即上、中、下,上摸颈背处(膀胱经、督脉),下摸胸前诸经、任脉,通称三部九侯。
 
先生把脉,一凭经验,二看患者体质和病之久长
 
传统寸部所主为胸廊,主气出入,故脉动盈于尺
 
陈先生所言极是!要论脉之精当处,当属彭子,三部九侯的指法,是按寸关尺、皮肉骨的地位,不是按脉的个体,是下指诊查的方法。方法与地位弄清楚了,然后诊脉,看脉在此地位中的动态如何,方能审查出脉的真相!
 
挺好哇,继续继续!期待继续
 
老师辛苦了,真传一句话。我喜欢。
 
好帖,谢谢分享,希望继续,在等呢
 
多谢各位仁兄,让你们久等了,真对不起,今天不是五一嘛,下午去市里玩了—下,在这里祝愿各位仁兄节日快乐!
 
本帖最后由 一生的浪漫 于 2014-5-1 21:53 编辑

心脉微细心中虚,心中惊悸盗汗浸;
头脑昏沉多困倦,夜梦常在水边寻;
问君心虚何药补,养血清心效如神。
注解:“微细“主于虚寒,心气不足或心血不足,则不能自养而心中惊悸,汗为“心液,心虚不摄则自汗、盗汗;心血不足,不能上营,故而头脑昏沉;心气不足,则易困倦;心属火,心火不足,则水来乘火,所以夜间多梦,且常梦见水。常在水边之梦并非尽然,而多梦则是必有之症。
 
肝脉洪大不纳血,背痛项强痛左肋。头眩眼花目赤涩,行路昏暗防失越”-肝为藏血之脏,肝脉洪大,则肝阳过亢。化火,蒸动肝血,使肝血失藏,出现各种出血症候。因为肝主筋,筋赖血养,肝火灼津耗血,筋膜失养,故“背痛项强”。肋为肝之分野,中医认为肝藏上升之气,其自左而行,所以肝火太过,当左肋不舒。实则两肋皆为肝经循行部位,故断其“痛左肋”不如断其“两肋不舒”更准确。头眩眼花,盖因肝经上行达于巅顶,且肝开窍于目,肝经火气上升太过,则头晕目眩。“目赤涩”,目赤是肝经实热之征;目涩,是因肝火亢而伤及肝阴,阴血不足以滋润于目,眩晕至极,则有可能行路跌倒,故称“行路昏暗防失越”。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