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何为一等医?二等医?三等医?(欢迎大家讨论)

YYXZZM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4/02/13
帖子
3241
获得点赞
692
声望
113
年龄
61
一等医用的药少,二等医用的方少,三等医用的药和方都不少。对与否?欢迎大家讨论。
 
嘻嘻,咱也来凑个热闹。
一等医把学的知识都还给老师了,心中所剩无几。
二等医比较贪,只还给老师一半儿。
三等医是好学生,上课非常认真,老师所讲照单全收。
嘿嘿,凑个热闹而已,爱咋咋的。
 
本帖最后由 三二一 于 2014-5-4 10:13 编辑

非,一等医活学活用,已经超过老师了;二等医不如老师,只能用到所学的一半;三等医不会变通,如同没脑子的人一样,所以,三等医治不好病。
一等医,能把病治好,药和方多与少,看需要而定;二等医,治好了不少病,也有不少没有治好的;三等医治好的病最少,没有治好的病却有好多好多。
 
学医如看象:一等医看全象,二等医看表象,三等医头疼看象头脚疼看象脚。
 
一等医,无秘方;
二等医,用秘方;
三等医,找秘方。
 
一等医。不治已病治未病。
 
一等医,无秘方;
二等医,用秘方;
三等医,找秘方。

+1
 
一等医,学究百家,熟谙经典却忘了;二等医,聪敏机巧,活学活用;三等医,焚膏继昝,死于章句。
 
一等医,知其造化,随心用药:二等医、知其病机,随症用方,三等医,知之症状,随症用药
 
一般来讲是这么个道理。用针也一样。但什么都有例外。孙思邈用药杂且多,他是几等医呢?我们眼下的同道,我私下里引以为师的董洪涛博士用针数量可观,但其疗效亦可观。他是几等医呢。说到底一切应以疗效为最终衡量标准。当然药简效宏,一根银针治百病是很高的境界,值得追求,却终究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一等医、二等医、三等医=扁鹊三兄弟
 
一等医、二等医、三等医=扁鹊三兄弟

失液的形成与中西医学不同的补液治疗
消化道失液性疾病,多出自腹泻!
但目前医学,还没有说明为什么会有腹泻这个问题!
其实古人早有定论:大道至简!这就是胃肠肝脏组织细胞持续变冷而过度舒张储能储水后再被供血加热,剧烈的产热并热痉挛性收缩,组织细胞外排能量水分的吐泻,就是脱水的必然出现!
这个原理出自树木阴面皮厚而阳面皮薄,植树时不能反种了,如果将阴面皮厚侧错对了阳面,就是树木错对阳面处剧烈产热炎症与皮暴烈收缩死亡的必然发生。但维持原来位置,阳面低储能面对高热阳面,就不会有低储能原阳面继续面对高热阳面产生剧烈炎症与暴烈收缩树皮死亡的发生!
这就是如同胃肠肝脏持续变冷高储能舒张,冷而向日葵阴面舒张,冷舒张供血动脉增加持续高储能胃肠肝脏高供血出现!这就是胃肠肝脏持续高储能后高供血,剧烈产热并痉挛性热收缩-吐泻外散热出现!
而回流血液在下腔静脉过热收缩后,回流血液不能正常进入心脏,所以外出肠道与肝脏进入吐泻外排能量与水分的途径!
这就是人体循环补液减少,外循环供氧供能减少出现,这必然是外周组织细胞变冷,冷而外周组织细胞舒张自保储能储水出现,这必然是循环液体减少而严重脱水出现!
此时表现病人无力,就需大量补液出现!
西医学快速静脉补液,增加循环液量,有维持生命血压与微循环供应的能力。
但中医学也有用热药补药口服进行看不见补液的补液治疗!
具体原理是如下的!
因为人体胃肠肝脏与四肢任何组织细胞外,都会有被水分所包围的事实!而水分内都会有溶解状态的氧气与一氧化氮共存。一氧化氮分子量是30,而氧气的分子量是32,一氧化氮与氧气有近乎一样的容水性。但一氧化氮分子量小于氧气,所以一氧化氮增加,就是氧气进入细胞减少出现,而一氧化氮组织内减少,就是氧气进入细胞增加出现!
所以有强力吸附一氧化氮能力的热药-也是吸附一氧化氮吸附剂物质进入胃肠肝脏,就是能吸附减少组织内一氧化氮,增加氧气进入胃肠肝脏组织细胞,剧烈产热并像向日葵热收缩出现,这就是胃肠肝脏吸收热药后收缩增加胃肠肝脏给心脏供液出现,也是全身循环液的被补充出现! 也就是全身组织供血增加变热出现。
另外热药进入外周组织细胞,继续吸附组织内一氧化氮,增加氧气进入组织细胞,这必然是外周组织变热,热而细胞外排能量与水分-像向日葵阳面热并合成能量,但总热收缩并外送能量与水分而阳面总乏能乏水出现!
这就是中医使用热药口服,使热药进入全身组织,吸附人体组织内一氧化氮,增加氧气进入细胞产热并外排能量水分,补充人体液体与循环出现而治疗疾病!
 
一等医能洞察天地人三界,能预测人何时生,何时死,何时病,何时好,可为而不可为,

二等医隔空看病,不见其人也能断病治病,

三等医望闻切问,其病都还不能治好,

顺便说一下,本人用药如韩信,多多益善,古人气体精纯,药味少可以调好,现代人气体杂乱,再加西医乱治己成败病,五脏传遍,不是几味药可好的,出手时要面面具到,多算多胜,多药多用,出手三十味以上,也不在话下,只要思路清楚,主次分明,药虽多却胜算健奇功,不可人云也云,说药少好治,
 
一等医,学究百家,熟谙经典却忘了;二等医,聪敏机巧,活学活用;三等医,焚膏继昝,死于章句。

焚膏继“晷”
 
中医医生的好差,与医德是分不开的,没有好的医德,医技再好也不是好医生。
 
中医医生的好差,与医德是分不开的,没有好的医德,医技再好也不是好医生。

如果医术不行,医德好还不如没有医德。知道其中的道理吗?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