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中医把脉有没有可能试出所怀婴儿之男女?

有50%的把握。
现在就是用B超也没有百分百的把握啊?
不过,有的把脉高手,把握大一些。
原理就是中医的阴阳两个字。
 
如果干涉大自然的选择,诊断男女,又有何用,只会破坏了男女的生态平衡
 
据最新消息,广东地区男性比女性多500万。
 
我把过近20例,有三例脉象分不出,有一例把错,其余都对了。其中我同事我把的是女,她B超做的是男,最后生下来是女。双胞胎没把过。

当然,这些我都提前问问是否男女都要,要不要的,就说把不出来。
 
物竞天择,自然界自有它的规律,不可过意追求。
 
我听人说过“男左女右”就是怀的是男孩左手脉就跳的比右手快
 
我把过近20例,有三例脉象分不出,有一例把错,其余都对了。其中我同事我把的是女,她B超做的是男,最后生下

把男女的脉象有什么区别么?怎么解释?
 
诊脉测知男女,首见于中医第一部脉学专著晋•王叔和《脉经》。

据《脉经》之旨凡是脉象表现为左侧“疾、尺脉偏大”等则诊为男,而右侧“疾、尺脉偏大”等则诊为女,即“左大顺男,右大顺女”。此乃源于“男左女右”之说,而其说实系由中国古代哲学思想阴阳学说取象比类推演而来。明清以前的医家,皆遵之而很少有人对其准确性提出质疑。至明清时期的医家如张介宾、王孟英等出,始有质疑者。通过检阅历代医家的相关论述并结合自己的临症经验后认为,诊脉测知男女的准确性则为或然性,即不确定。
 
诊脉测知男女,首见于中医第一部脉学专著晋•王叔和《脉经》。

据《脉经》之旨凡是脉象表现为左侧“

《脉经•平妊娠分别男女将产诸证第一》云:“妇人妊娠四月,欲知男女法,左疾为男,右疾为女……又法,尺脉左偏大为男,右偏大为女。”
 
后世医家诸如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妊娠恶阻第二》、宋•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脉例第一》与《诊妇人有妊歌第二》、元•滑寿《诊家枢要•妇人脉法》和明•李中梓《诊家正眼•女人脉法》等,皆宗之而有相同、相似论述。据《脉经》之旨凡是脉象表现为左侧“疾、尺脉偏大”等则诊为男;而右侧“疾、尺脉偏大”等则诊为女。即“左大顺男,右大顺女”,其道理何在?乃源于“男左女右”之说。
 
因为左为阳,男为阳;右为阴,女为阴。就气血而言,气主动属阳,血主静属阴。以脉象而论,因左为阳,故左脉属阳主气,左脉疾、左脉大,即气盛为阳,男为阳,故有“男左”之说;右为阴,右脉属阴主血,右脉疾、右脉大,即血盛为阴,女为阴,故有“女右”之说。

诚如张介宾《类经》所云:“以左右分阴阳,则左为阳右为阴;以寸尺分阴阳,则寸为阳尺为阴;以脉体分阴阳,则鼓搏沉实为阳,虚弱浮涩为阴;诸阳实者为男,诸阴虚者为女,庶为一定之论。”
 
明清时期之医家曾有质疑,如

《景岳全书•妇人规》云:“凡辨男女之法,自古及今无不以阴阳二字为纲领。然言多矛盾,悉属疑似。……胎有男女之辨……等说,总属臆度渺茫,非有确见也。余不敢遵信。”

《类经•脉色类》云:“备察诸义,固已详尽;然多彼此矛盾,难以凭据。”
 
《沈氏女科辑要》云:“王叔和《脉经》,以脉之左右浮沉,辨所生之男女……恐臆度之见,非确论也。”
 
对于上述历代医家之“辨胎”以脉测知男女之法和论述,清•王孟英给予了非常中肯、客观的评说,对为医者或有启示。

王孟英云:“诸家之论,皆有至理,而皆有验有不验。余自髫年即专究于此,三十年来,见闻多也。有甫受孕而脉即显呈于指下者;有半月一月后而见于脉者;有二三月而见于脉者;有始见孕脉,而五六月之后反不见孕脉者;有始终不见于脉者;有受孕后反见弦涩细数者;甚而两脉反沉伏难寻者。古人所论,原是各抒心得,奈死法不可以限生人,纸上谈兵,未尝阅历者,何足以语此?”

并举一例,来说明并非“男左女右”。

王孟英云:“忆辛丑秋,诊周光远令正之脉,右寸关忽见弦大滑疾,上溢鱼际之象,平昔之脉,未尝见此,颇为骇然。及询起居,诸无所苦,惟汛愆半月耳!余曰:妊也,并可比其为男。继而其父孙际初闻之,诊乃女脉,曰:妊则或然,恐为女孕。余曰:肺象乎天,今右寸脉最弦滑,且见上溢之象,岂非本乎天者亲上耶?孙曰:此虽君子创解,然极有理,究不知瓜红何似耳?迨壬寅夏,果举一男。聊附一端,以为凿凿谈脉者鉴。”

其所举之例,若从脉象而论,正“右脉浮大”主女者也,故孙氏所言孕女也。而至出生,果如王氏所验,“果举一男”。
 
拙文一篇:诊脉能否测知男女探讨

(《光明中医》杂志2010年第1期)

可查阅。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