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上述历代医家之“辨胎”以脉测知男女之法和论述,清•王孟英给予了非常中肯、客观的评说,对为医者或有启示。
王孟英云:“诸家之论,皆有至理,而皆有验有不验。余自髫年即专究于此,三十年来,见闻多也。有甫受孕而脉即显呈于指下者;有半月一月后而见于脉者;有二三月而见于脉者;有始见孕脉,而五六月之后反不见孕脉者;有始终不见于脉者;有受孕后反见弦涩细数者;甚而两脉反沉伏难寻者。古人所论,原是各抒心得,奈死法不可以限生人,纸上谈兵,未尝阅历者,何足以语此?”
并举一例,来说明并非“男左女右”。
王孟英云:“忆辛丑秋,诊周光远令正之脉,右寸关忽见弦大滑疾,上溢鱼际之象,平昔之脉,未尝见此,颇为骇然。及询起居,诸无所苦,惟汛愆半月耳!余曰:妊也,并可比其为男。继而其父孙际初闻之,诊乃女脉,曰:妊则或然,恐为女孕。余曰:肺象乎天,今右寸脉最弦滑,且见上溢之象,岂非本乎天者亲上耶?孙曰:此虽君子创解,然极有理,究不知瓜红何似耳?迨壬寅夏,果举一男。聊附一端,以为凿凿谈脉者鉴。”
其所举之例,若从脉象而论,正“右脉浮大”主女者也,故孙氏所言孕女也。而至出生,果如王氏所验,“果举一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