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认为,心主血脉,开窍于舌,其华在面。
面色无华,则心血不荣。
这个不荣怎么理解,我觉得是,一方面是血液量少,另一方面是精微物质含量低。
其实我觉得,还有很多其他因素。
比如,含氧量低,毒素高,色素高,微循环差,局部气虚瘀滞,正气进不来,营养进不来,毒素出不去,我认为不外乎这些原因。
至于造成这些原因的深层原因,那可能就多了。
比如,营养摄入不够,营养物质在其他地方过度耗用,营养物质运输不上来,循环系统差,肝脏解毒能力差,胆红素无法分解。
面色是一个人综合气血精神的高度集中体现,必须,气血精神有余,才能润泽面色,如果不足,其他重要的器官使用都不够,就轮不到面部皮肤使用了,正所谓大河无水小河干。
所以,首先得让大河水满,才有可能有余力照顾到一些非重点的末梢组织器官,面色就属于这类。
所以我分析认为,提高身体整体的气血保有量,或化程度,提高肝脏解毒能力,是滋养面色的重要因素。
一个是气血总量要够,另一个是循环程度要好,第三个是解毒能力要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