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中药成分大的分类,别担心,我不提纯哈。

居安思危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4/05/18
帖子
2012
获得点赞
54
声望
0
黄酮类,挥发油类,有机酸类,色原酮类,醛酮类,蒽醌类,氨基酸类,酶类,甾醇类,苷类,

生物碱类,糖类,胆甾醇类,萜类,脂肪油类,多糖类,甾体类,酚类,皂苷类。


一种药物一般都含有十多种以上的成分,多的有二三十种。

慢慢在补充。
 
本帖最后由 居安思危 于 2014-6-18 09:03 编辑

生物成分的一个特点就是,多数愿意成环,并且多数愿意成六元环,其次五元环,部分成大环。

其实成环的优势就在于,稳定性会提高,体系能量会降低,按照化学的理论,化合物自身的能量越低,他就越稳定。

所以大多数化合物,都有自发的向着更稳定的方向转化的趋势,尤其是在他天然合成的时候,成环能量会降低,所以成环的很多。

黄酮类化合物泛指两个具有酚羟基的苯环(A-与B-环)通过中央三碳原子相互连结而成的一系列化合物,其基本母核为2-苯基色原酮。黄酮类化合物结构中常连接有酚羟基、甲氧基、甲基、异戊烯基等官能团。此外,它还常与糖结合成苷。



这个是最基本的,典型的黄酮类,

其实你看重要的成分虽多,但是,彼此之间相差的并不多,差一两个基团,可能就是另一种成分了。
 
本帖最后由 居安思危 于 2014-6-18 10:19 编辑

蒽醌常存在于高等植物和低等植物地衣类和菌类的代谢谢产物中。蒽醌类具有止血、抗菌、泻下、利尿的作用。

醌类化合物是一种含有共轭体系的环己二烯二酮类化合物,

蒽类是一种含有三个并列苯环的稠环化合物。



醌类,蒽类 蒽醌类






同类别的化合物之间,就差一丁点的区别。
 

附件

  • 8.4 KB 查看: 23
  • 78.2 KB 查看: 18
甾醇类,是固醇的别称,植物甾醇是植物细胞的重要组分,在植物界分布很广,一般以游离状态或与糖形成苷而存在,常与油脂共存。它们均以环戊烷多氢菲为基本结构,并含有醇基,故称为固醇类化合物。

胆固醇是高等动物细胞的重要组分。它与长链脂肪酸形成的胆固醇酯是血浆脂蛋白及细胞膜的重要组分。植物细胞膜则含有其它固醇如豆固醇及谷固醇。真菌和酵母则含有菌固醇。胆固醇是动物组织中其它固醇类化合物如胆汁醇、性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维生素D3等的前体。
 
本帖最后由 居安思危 于 2014-6-18 09:54 编辑

苷类(glycosides)又称配糖体,是糖或糖的衍生物与另一类非糖物质通过糖的端基碳原子连接形成的化合物。苷元部分几乎包罗各种类型的天然化合物。

呵呵各种东西,只要连到糖上,都叫苷。



根据苷元的结构类型分为氰苷、酚苷、醇苷、蒽苷、黄酮苷、皂苷、强心苷、香豆素苷和环烯醚萜苷等。
根据苷键原子不同分为氧苷、硫苷、氮苷、碳苷,天然界中氧苷最为常见。

氧苷(O-苷)
(1)醇苷(alcoholic glycosides):苷元的醇羟基与糖端基羟基脱水而形成的苷。分布在藻类、毛茛科、杨柳科、景天科及豆科等植物中,如具有原样作用的红景天苷,抗菌杀虫作用的毛茛苷。龙胆苦苷,用于专门治疗黄疸型肝炎疾病。
(2)酚苷(phenolic glycosides):苷元的酚羟基与糖结合的苷。主要存在于杜鹃花科、木犀科和芍药属、柳属、杨属、松属等植物中,如天麻中的镇静、镇痛有效成分天麻苷。其临床用于治疗肝阳上亢引起的头痛。
(3)氰苷(cyanogenic glycosides):主要是指一类具有α-羟腈的苷。特点是易水解,尤其是有稀酸和酶催化时水解更快,生成的苷元α-羟腈很不稳定,立即分解成醛(或酮)和氢氰酸。主要分布于蔷薇科、毛茛科、忍冬科、豆科、亚麻科、大戟科和景天科等植物中。例如蔷薇科植物的成熟果实苦杏仁。小剂量有镇咳平喘的功效,但大剂量则会引起中毒的危险,应慎用。
(4)酯苷(ester glycosides):苷元以羧基和糖的端基碳结合而成的苷,因具有酯键的性质,易为碱水解。例如山慈菇苷,具有抗真菌活性。
(5)吲哚苷 (indox-yl glycosides):是由苷元吲哚醇中的羟基与糖缩合而成的苷。例如靛苷。


硫苷(S-苷)
糖端基羟基与苷元上的巯基缩合而成的苷,主要分布在十字花科植物中。例如萝卜苷、大蒜,有特殊气味。(含巯基化合物所特有的)

氮苷(N-苷)
糖端基碳与苷元上的氮原子相连的苷。如胞苷、巴豆苷。

碳苷(C-苷)
糖端基碳直接与苷元上碳原子相连的苷类。组成碳苷的苷元有黄酮类、蒽醌和没食子酸等。碳苷的形成是由苷元酚羟基所活化的邻位或对位的氢与糖的端基羟基脱水缩合而成。如牡荆素和异芒果苷。

糖本身是一种六元环的多羟基醛酮。



左面这个六元环是糖。忘了说了,这个东西是龙胆苦苷,龙胆草还是很贵的哈。
 
本帖最后由 居安思危 于 2014-6-18 10:17 编辑

萜类所属现代词,指的是具有(C5H8)n通式以及其含氧和不同饱和程度的衍生物,可以看成是由异戊二烯或异戊烷以各种方式连结而成的一类天然化合物。萜类(terpenes)是一类天然的烃类化合物,其分子中具有异戊二烯(isoprene)的基本单位。通式为(C5H8)N。在挥发油中主要有单萜与倍半萜类化合物,少数为二萜类化合物。

萜类的本质,其实就是长链烯烃和烯烃衍生物,可以成大环。





单萜类(monoterpenes) 分子式为C10H16,其分子中含2个异戊二烯单位。有时为含氧衍生物(醇类、醛类、酮类等),多具较强的香气和生物活性。常用作芳香剂、矫味剂、皮肤刺激剂、防腐剂、消毒剂及祛痰剂等。通常按其结构的碳环数分类,主要有直链型、单环型和双环型三类。

2. 倍半萜类(sesquiterpenes) 分子式为C15H24,其分子中含3个异戊二烯单位。其含氧衍生物也常具较强的香气和生物活性。该类成分有挥发性,通常分为直链型、单环型、二环型和三环型等。有时可按倍半萜的含氧基分为倍半萜醇、醛、内酯等。特别是倍半萜内酯具有抗炎、解痉、抑菌、强心、降血脂、抗原虫和抗肿瘤等活性。常见的倍半萜化合物如下:







3.二萜类(diterpenes) 分子式为C20H22,其分子中含4个异戊二烯单位。二萜类成分仅少数存在于挥发油中,如樟油中的樟二萜烯(camphorene)
 

附件

有机酸类,

有机酸是指一些具有酸性的有机化合物。

其酸性源于羧基 (-COOH)。磺酸 (-SO3H)、亚磺酸(RSOOH)、硫羧酸(RCOSH)还有酚类中的羟基(-OH)等也属于有机酸。

分子量大小差别很大,结构复杂程度差别也很大。

醋酸就是有机酸,及其简单,就俩碳。

没食子酸,这个还是非常常见的,苹果酸也很常见。



没食子酸和苹果酸。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