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很多人只懂中药就足够吃饭了,很多人只懂经络也足够吃饭了,但是,

居安思危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4/05/18
帖子
2012
获得点赞
54
声望
0
但是没有人只懂医理,因为这玩意不能拿来吃饭。



经络腧穴瘀滞者,先损于脏腑,后损于人寿。

我学了这么多中医之后我发现,中医医理,中药,经络,这三者各有侧重,

经络重于疏导,中药重于寒热,医理重于宏观。



这三者,既是同一个体系,又有很强的独立性,很多人,他就只懂中药,就足够吃饭了,

很多人,只懂经络,也足够吃饭了,

但是没有人只懂医理,因为这玩意不能吃饭,我可能就是这类。

但是,唯有这三者能融会贯通,收放自如,无障碍转化的时候,才能成为一个上档次的中医,集大成的中医。

比如李东垣,朱丹溪这种层次。
 
本帖最后由 居安思危 于 2014-6-27 12:29 编辑

黄帝内经这种东西里面,就全是理论,就没有啥药,但是有很大量的经络针灸。

伤寒论这种东西里面,看似理论,其实他不是理论,而是一张对照表格,

就是这个症状用这个汤,那个症状,用那个汤,张仲景一般也不说为什么这样用。

反正你就是查表下药就完事了,这也是个有效的办法,但其实也是个无奈的事。

医理这玩意,很难短时间精深,但是病还得治,所以这就是伤寒论的价值,你直接查表治病就好了。

既有好处,也有坏处,就是让人糊了巴图,就是查表对症然后很迷糊,没真明白。
 
这也是我不喜欢伤寒论的重要原因,没什么理论性,就是查表,按图索骥,没意思。

只要熟练,就是好中医,这种我真不喜欢

再则,我也从来不感冒,我学那玩意真没啥用。

但是多少还明白一点皮毛。
 
医理,经络,中药,互相参照,会有很大的益处,帮助理解整个中医体系。
 
看来,楼主对伤寒论,还是在表面的理解上啊
 
这也是我不喜欢伤寒论的重要原因,没什么理论性,就是查表,按图索骥,没意思。

只要熟练,就是好中医,

我觉得从汉朝到至今,大概也有两千年的历史吧,没有一个医家把会把仲景之书视为可有可无,每一个医家的著作里大概都有仲景之书的影子,就犹如孔子,老子之书,享誉至今,绝非偶然。个人见解,嘻嘻。
 
如果能说精懂医理,那么成为良医就不远了。理法方药,医理最难
 
我觉得从汉朝到至今,大概也有两千年的历史吧,没有一个医家把会把仲景之书视为可有可无,每一个医家的著

我也没把仲景的理论视为可有可无,做医生的愿意学还是可以学的。

对于我自己,我完全不感兴趣。用不上。
 
但是,唯有这三者能融会贯通,收放自如,无障碍转化的时候,才能成为一个上档次的中医,集大成的中医。-赞同
 
伤寒论没医理?居老太师,你高深哇!
 
灯不挑不亮,理不辩不明。楼主是个有思想的人。
 
不知道楼主想表达什么。
 
伤寒论么,其实也含有理论,讨论的意思,各家有各家的看法,各家有各家的理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只有能够帮助病人解除痛苦就行,比说某种药物对某种疾病或者某类症候有特殊之疗效,没有什么为什么,这是数代人传下来的经验之谈,所谓某些中医非要要别人说出什么医理来,岂不是无聊可笑吗,自己没有那本事反而去质问别人什么医理。
 
按照楼主的意思那伤寒论岂不是与现在的西医一样了???按表查嘛,既然是按表查,那为什么这么多年都没有出很多的中医大家呢???说明里面还是有东西的。你说是不????
 
有一种说法,学医要把伤寒论搞通了,其他内科杂病就全懂了。
反正我是还没领悟伤寒论,所以觉得楼主的思路不错。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