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祥 闻名全坛 正式会员 注册 2010/07/07 帖子 18223 获得点赞 367 声望 113 年龄 47 2014/07/27 #21 今古子 说: 支持王医生多方面的不同思考。 做为一部临床方书来说,说理不失于实,思考不失于文献的证据,理辨以临床可 点击展开... 伤寒论的学习感谢高老师的领路。
王家祥 闻名全坛 正式会员 注册 2010/07/07 帖子 18223 获得点赞 367 声望 113 年龄 47 2014/07/27 #22 太阳在上在表之阳,主输布和外达;阳明中焦之阳,以下降为顺;少阳,下焦之阳,主输转阴气上升的。当阳气不能正常收敛下达,则下焦之少阳弱,少阳就不能正常输转阴气上腾而为少阳病。进入少阳篇我们觉得就涵盖五行与其中了。肺主气,司人体之开合为太阳,阳明为土(阳土),少阳为肝,肝病及脾(太阴,阴土)仲景所谓见肝之病之肝传脾,脾病则进一步及肾(少阴),少阴肾水不足则及心(厥阴)。伤寒论虽然说六气,而五行喻于其中也。
太阳在上在表之阳,主输布和外达;阳明中焦之阳,以下降为顺;少阳,下焦之阳,主输转阴气上升的。当阳气不能正常收敛下达,则下焦之少阳弱,少阳就不能正常输转阴气上腾而为少阳病。进入少阳篇我们觉得就涵盖五行与其中了。肺主气,司人体之开合为太阳,阳明为土(阳土),少阳为肝,肝病及脾(太阴,阴土)仲景所谓见肝之病之肝传脾,脾病则进一步及肾(少阴),少阴肾水不足则及心(厥阴)。伤寒论虽然说六气,而五行喻于其中也。
旷 旷远飘逸 惊鸿一瞥 正式会员 注册 2014/07/20 帖子 48 获得点赞 0 声望 0 2014/08/04 #23 伤寒论所讲的六经辩证是以脾胃为中心的,胃主三阳,脾主三阴。而在处方论述上以体现到这一点
Y youyangchun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3/08/26 帖子 389 获得点赞 2 声望 18 2014/08/14 #24 本帖最后由 youyangchun 于 2014-8-14 23:05 编辑 学习伤寒论,首先要搞明白他是怎么个辩证体系。仲景是安内经六经,经络脏腑辩证,还是按表里阴阳虚实寒热辩证。这个决定学习的思路是最根本的出发点,别的都是枝叶。还一个伤寒论中,多次说此无阳也,不可发汗。这个阳究竟指的什么?这个也是根本。最后伤寒论众多方剂像泻心类等它们最着重点是什么?保护的是什么?这样才能方向不错。至于他伤不伤寒,还是伤风,还是感染了伤寒杆菌,为啥伤寒后会头疼等等都是细节细节。最核心的也是最容易忽视的。
本帖最后由 youyangchun 于 2014-8-14 23:05 编辑 学习伤寒论,首先要搞明白他是怎么个辩证体系。仲景是安内经六经,经络脏腑辩证,还是按表里阴阳虚实寒热辩证。这个决定学习的思路是最根本的出发点,别的都是枝叶。还一个伤寒论中,多次说此无阳也,不可发汗。这个阳究竟指的什么?这个也是根本。最后伤寒论众多方剂像泻心类等它们最着重点是什么?保护的是什么?这样才能方向不错。至于他伤不伤寒,还是伤风,还是感染了伤寒杆菌,为啥伤寒后会头疼等等都是细节细节。最核心的也是最容易忽视的。
苍穹jiff 执业中医师,中药师。深耕传统医学多年,资深中医大咖。常年致力于传承中医药道法,弘扬中医药文化 贵宾 注册 2008/10/20 帖子 3082 获得点赞 377 声望 83 2014/08/15 #25 个人觉得 伤寒论的背后的治疗规律和理法,其实深藏于内经中,伤寒论学到一定程度,再细读内经,会很有收获。而神农本草经也应作为研习伤寒论的必备书籍,时时翻阅,从它所列的药物的作用,不仅能对学习伤寒论有助益,同时,也能启迪思路。 一家之言,不当之处,多指证
个人觉得 伤寒论的背后的治疗规律和理法,其实深藏于内经中,伤寒论学到一定程度,再细读内经,会很有收获。而神农本草经也应作为研习伤寒论的必备书籍,时时翻阅,从它所列的药物的作用,不仅能对学习伤寒论有助益,同时,也能启迪思路。 一家之言,不当之处,多指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