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埃博拉中医能治愈否

网上资料,有详细的临床症状:

临床及传播


埃博拉病毒是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发生埃博拉出血热的烈性病毒,其引起的埃博拉出血热,是当今世界上最致命的病毒性出血热。一位叫尼果·姆硕拉的医生首次记载了这种新型疾病的临床表现:“这种疾病传染迅速,致人于死地。它使患者高烧39℃左右,许多部位大量出血,严重腹泻、脱水,皮肤干薄如纸,眼眶下陷……一切治疗方法都难以奏效,3天内迅速死去……”。


埃博拉病毒通过患者的血液、唾液、汗液及分泌物,经皮肤、呼吸道或结膜等感染。被感染者的1毫升血液中含有1万至100万个埃博拉病毒,哪怕是咳嗽喷出的一点唾液都有可能是致命的。一个埃博拉病毒的直径只有80纳米,虽然极小,却能毁灭整个人体。


早期,埃博拉出血热表现为头痛、轻度目眩等与感冒相似的症状,容易被误诊。埃博拉病毒感染的特点是往往起病急,有发热,极度虚弱,肌肉疼痛,头痛和咽喉痛等症状。随后出现呕吐,腹泻,皮疹,肝肾功能受损,严重时有内出血和外出血等。人一旦感染埃博拉后病情进展非常迅速,可能来不及抢救人就没有了。有人描述这种疾病发展:就像一个泥人入海,迅速融化了。
 
埃博拉病毒症与黄帝内经--热论篇是否吻合?
埃博拉病毒症状描述:
一开始,埃博拉病毒感染者表现出来的症状和一般的感冒患者没什么两样。病人只感到发热、头痛、喉咙痛、胸闷。但是仅仅几小时后,病人就会开始全身出汗,胸痛、皮疹、出血、腹泻、呕吐、肌肉和关节酸痛等,半数病人于发病后第5天出皮疹,大多数则在第5至7天七窍流血不止。出血者占71%。最严重的是皮肤粘膜、鼻、齿龈、内脏均出血,粪便呈黑色,出血往往是导致病人死亡的原因。再过一天,病人将感到难以忍受的痛苦,就连睁开眼都会感到疼痛,脑袋像是要爆炸。即使在这个时候,医生仍无法确定患者得了什么病。直到几天后,病人开始体内外大出血,连眼睛和耳朵也流血不止,医生才敢确定病人感染了埃博拉病毒。不过,到这个时候一切都太迟了。一位传染病专家曾这样描述埃博拉病毒感染者病死的恐怖景象:“ 病人体内外大出血,由于体内器官坏死、分解,他还不断地把坏死组织从口中呕出,我觉得就像看着一个大活人慢慢地在我面前不断溶化,直到崩溃而死。”正在乌干达执行埃博拉病控制使命的美国传染病专家海曼作出这样的描述:“埃博拉患者住的病房里到处都是鲜血,被褥上、地板上、墙壁上;他们吐血、便血……埃博拉是人类迄今未能征服的致命杀手,是世界医学界面对的一道难以解读的“哥德巴赫猜想”。“埃博拉”病毒的形状宛如中国古代的“如意”,极活跃,病毒主要通过体液,如汗液、唾液或血液传染,潜伏期为2天左右。感染者均是突然出现高烧、头痛、咽喉疼、虚弱和肌肉疼痛。然后是呕吐、腹痛、腹泻。发病后的两星期内,病毒外溢,导致人体内外出血、血液凝固、坏死的血液很快传及全身的各个器官,病人最终出现口腔、鼻腔和肛门出血等症状,患者可在24小时内死亡。


各位老师请看:黄帝内经,素问--热论篇第三十一 热病描述

黄帝问曰: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或愈或死,其死皆以六七日之间,其愈皆以十日以上者何也?不知其解,愿闻其故。岐伯对曰:巨阳者,诸阳之属也。其脉连于风府,故为诸阳主气也。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热虽甚不死;其两感于寒而病者,必不免于死。
帝曰:愿闻其状。岐伯曰:伤寒一日,巨阳受之,故头项痛,腰脊强;二日阳明受之,阳明主肉,其脉侠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疼而鼻干,不得卧也;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胆,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三阳经络皆受其病,而未入于藏者,故可汗而已。四日太阴受之,太阴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嗌干;五日少阴受之,少阴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六日厥阴受之,厥阴脉循阴器而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三阴三阳,五藏六府皆受病,荣卫不行,五藏不通,则死矣。
其不两感于寒者,七日巨阳病衰,头痛少愈;八日阳明病衰,身热少愈;九日少阳病衰,耳聋微闻;十日太阴病衰,腹减如故,则思饮食;十一日少阴病衰,渴止不满,舌干已而嚏;十二日厥阴病衰,囊纵,少腹微下,大气皆去,病日已矣。
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治之各通其藏脉,病日衰已矣。其未满三日者,可汗而已;其满三日者,可泄而已。
帝曰:热病已愈,时有所遗者,何也?岐伯曰:诸遗者,热甚而强食之,故有所遗也。若此者,皆病已衰而热有所藏,因其谷气相薄,两热相合,故有所遗也。帝曰:善。治遗奈何?岐伯曰:视其虚实,调其逆从,可使必已矣。帝曰:病热当何禁之?岐伯曰:病热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此其禁也。
帝曰:其病两感于寒者,其脉应与其病形何如?岐伯曰:两感于寒者,病一日则巨阳与少阴俱病,则头痛口干而烦满;二日则阳明与太阴俱病,则腹满、身热、不欲食、谵言;三日则少阳与厥阴俱病,则耳聋囊缩而厥,水浆不入,不知人,六日死。
帝曰:五藏已伤,六府不通,荣卫不行,如是之后,三日乃死,何也?岐伯曰:阳明者,十二经脉之长也,其血气盛,故不知人,三日,其气乃尽,故死矣。
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暑当与汗皆出,勿止。
 
黄帝内经有关:热病的论述、治疗、评价是否有参考意义?
热论篇第三十一
刺热篇第三十二
评热病论篇第三十三
埃博拉病毒应属于热病、瘟病类
 
表面看是天灾,实际上真不知道是不是实验室里的病毒武器。首先,这个病毒是怎么来滴,为什么会在这个季节出现?然后在看,出现了感染者的范围。
 
开始,肯定是太阳表证,几个小时后腹泻,呕吐,大汗、出血。这些正是人体正常的抵御入侵者的表现,不是国军无能,只是共军太强啊。人体免疫系统根本无法抵御外来的这股势力,这就证明,一旦病入里,即使服用中药,也不会见效。大家都知道,治病是靠身体的自愈,中医药只是来帮助身体的一种工具而已。就像洪水太猛,一个人即使再有力气,身边的物资再多,也是很难抵御一个道理。所以,这个病毒第一只能靠老天来消灭,不是人力所能及。所谓,自生自灭。第二,预防大于治疗,表征最初的几个小时或者没有感染以前,加强身体的免疫能力。
 
黄帝内经有关:热病的论述、治疗、评价是否有参考意义?
热论篇第三十一
刺热篇第三十二

我认为十分有借鉴意义,真希望老师们能详细论述
 
开始,肯定是太阳表证,几个小时后腹泻,呕吐,大汗、出血。这些正是人体正常的抵御入侵者的表现,不是国军

预防大于治疗这话说到点子上了,人最怕的是啥?可能发生但还未发生的,看看全世界特别是非洲的国家那股恐慌的情景就知道了
 
贴一下民间中医网水中火版主的对症论治:

根据目前报道中的埃博拉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泻、肤色改变、全身酸痛、体内出血、体外出血、发烧等。
伤寒论,重视的就是方证,万病不出六病辨证范畴。根据症状主要以呕吐,腹泻为主,定病位在少阴热化证,脏腑定位心热脾寒为主。心火动血妄行,心肺同处上焦,心热则肺热,肺火动血乱行,故有体内出血,体外出血之证。
呕吐,腹泻,全身酸痛,是脾胃寒湿。可以用伤寒论 黄连阿胶鸡子汤与四逆加参汤的合方处理。

也可以参考桂林古本的黄连茯苓汤。
便脓血,相传为病,此名疫利。其原因于夏,而发于秋,热燥相搏,
逐伤气血,流于肠间,其后乃重,脉洪变数,黄连茯苓汤主之。
黄连茯苓汤方
黄连二两 茯苓三两 阿胶一两半 芍药三两
黄芩三两 半夏一升
右六味,以水一斗,先煮五味,取三升,去滓,纳胶烊消,分温三服。若胸中热甚者,
加黄连一两,合前成三两;腹满者,加厚朴二两;人虚者,加甘草二两;渴者,去半夏,加
栝蒌根二两。

转载,请注意民间中医网水中火原创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