嘻嘻,今日下午看2014年7月第14期《中医杂志》,《方证相关——中医学探索的新领域》一文,突发奇想“《伤寒卒病论》是最早的西方医学著作”。
西方医学或曰现代医学,重视局部轻视整体,治病以病为主,只要诊断为某病,一般用药是千篇一律的,大同小异。再看看《伤寒杂病论》 也是“辨XXX病脉证论治”,只要辨准病证就用什么方治疗,现代人曰“方证相应”。其中的加减变化也是根据症的变化而变化,并没有因为某地的气候如何、某人的体质如何、某年的气候变化如何而加减用药,不能充分体现出中医“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这与西方医学的见病治病可以说是不谋而合,“有是证用是药”、“但见一证便是”更能充分体现这一点。
咱认为《伤寒杂病论》开创了辨证论治的先河,而未能充分体现中医“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
嘻嘻,咱读书不多,谬论多多。
最好别拍砖哦,咱怕痛。
嘻嘻。
西方医学或曰现代医学,重视局部轻视整体,治病以病为主,只要诊断为某病,一般用药是千篇一律的,大同小异。再看看《伤寒杂病论》 也是“辨XXX病脉证论治”,只要辨准病证就用什么方治疗,现代人曰“方证相应”。其中的加减变化也是根据症的变化而变化,并没有因为某地的气候如何、某人的体质如何、某年的气候变化如何而加减用药,不能充分体现出中医“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这与西方医学的见病治病可以说是不谋而合,“有是证用是药”、“但见一证便是”更能充分体现这一点。
咱认为《伤寒杂病论》开创了辨证论治的先河,而未能充分体现中医“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
嘻嘻,咱读书不多,谬论多多。
最好别拍砖哦,咱怕痛。
嘻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