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外感医案 [原创]丁甘仁外感案评析

陪我聊中医

惊鸿一瞥
正式会员
注册
2012/12/15
帖子
41
获得点赞
1
声望
8
这是丁先生的第三个医案:
张左 寒邪外束,饮内搏,支塞肺络,清肃之令不行,气机窒塞不宣,寒热无汗,咳嗽气喘,难于平卧,胃有蕴热,热郁而烦躁,脉浮紧而滑,舌苔薄腻而黄。宜疏外邪以宣肺气,化痰饮而清胃热,大青龙加减。
蜜炙麻黄(四分) 云苓(三钱) 橘红(八分) 炙款冬(一钱五分) 川桂枝(六分) 象贝母(三钱)半夏(二钱) 石膏(三钱) 旋复花(包,一钱五分) 杏仁(三钱) 生甘草(六分)
这个是难得见到的几乎按书本上得病的案例。《伤寒论。太阳篇》38条原文: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大青龙汤原方:麻黄去节六两(12克),桂枝二两(6克),甘草炙二两(6克),杏仁去皮、尖四十粒(6克),生姜切三两(9克),大枣擘二十枚(10枚),石膏如鸡子大,碎(20克)。此即麻黄汤治太阳伤寒兼咳喘,石膏清郁热烦躁。但这个方还是做了点变化,主要在计量上,麻桂减量,杏仁加大,一者内忧大于外患,从后面的几个药也可看出来;二者申沪本就湿热,腠理大开,药量也要因地制宜。炙甘草换成了生甘草;一者内热比较重,二者石膏的量减少生甘草清热解毒可助一臂之力。因为有饮症,故姜枣不用。炙款冬,象贝母,旋复花一化一清一降再加一个二陈汤的基本结构,燥湿化痰,除内患。
大青龙为伤寒的三大峻剂之一,郝万山老师曾言 - 大青龙汤是发汗力量最强的一张方子。所以大青龙汤优点虽多但几个逆症也不可忽视。用药如用兵,只有対兵将长处劣势了如指掌,对敌兵动态趋势准确把握,排兵布阵才会成竹在胸,才会所向披靡!
 
好贴,支持,希望继续写下去。盼见更多精彩!
 
因为有饮症,故姜枣不用这句话分析的是错误的 没说到点子上
 
丁某用药,凡脉滑者必有半夏,凡咳嗽者必有杏仁,贝母。凡清火热必有茅芦根。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