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世卫组织回应“中药是否对埃博拉有效”

你没明白牙师的意思,中医不能去,没必要去,去搞草药,还不如西医快
西医,现在已经死了很多人了,也没

呵呵!救死扶伤也是中医责任!
 
等他们没办法了就会来找中医的
 
等他们没办法了就会来找中医的

就算他们西医没有办法了,也未必知道求救于中医,何况国家都封锁中医,外国更无从知道中医了
 
就算他们西医没有办法了,也未必知道求救于中医,何况国家都封锁中医,外国更无从知道中医了

他们没办法了,会想到中医的、
 
本帖最后由 jixiang 于 2014-8-13 21:12 编辑


这个老中医的看法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a713390102uyar.html


现在西非爆发埃博拉病毒,世界一片恐慌!因为西医对病毒一类疾病从来就无法治疗,该病死亡率高。对于西医所谓病毒类疾病的治疗是中医的强项。虽然没有亲眼看到过这么的患者,从网上搜索到的临床症状:起病急是其临床的主要表现之一,除此之外,伴随着肌肉关节酸痛、发热、剧烈头痛,乏力,而且有时可能会有腹痛。本病在发病之后有不同时期表现不同:

(1)发病2~3天:出现呕吐、恶心、腹泻黏液便或血便,而且可能有持续几天的腹泻。

(2)病程4~5天:此时已经进入极期,在极期出血是常见的事,一般有呕血、黑便、注射部位出血、鼻出血、咯血等。

(3)病程6~7天:可能会出现,以肩部、手心、脚掌为主的麻疹样斑丘疹,全身器官都有可能被扩散到,并且在几天后脱屑。

(4)病程8~9天:部分重症患者或者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可能在这期间死亡,原来主要是出现肝、肾衰竭。

如果病毒持续存在于精液中,则会引起睾丸炎、睾丸萎缩等。

从临床症状看患者主要的症状为:发热、头痛、肌痛、恶心、呕吐、呕血、鼻出血、咯血、血便、黑便、腹泻等。中医认为:恶心、呕吐之症原于胃气不降,呕血、鼻衄、咯血,其因血敛于肺而降于胃,肺气能收,则鼻不衄,胃气善降,则口不吐。肺气莫收,经络之血,乃从鼻衄,胃气莫降,脏腑之血,因自口出。而肺气之敛,亦因胃气之降,吐血之证,其治疗总以降胃为主。

胃气不降,原于土湿,土湿之由,原于寒水之旺。水寒土湿,中气堙郁,血不流行,故凝瘀而紫黑,蓄积莫容,势必外脱。土郁而无下行之路,是以上自口出。凡呕吐瘀血,紫黑成块,皆土败阳虚,中下寒湿之证。一旦土崩而阳绝,则性命倾殒。

如所吐之血色红鲜者,则缘于肺热,然始因上热,而究变中寒。血藏于肝,而肝木升火,心火之热,即血中之温气所化,血去而血中之温气亡泄,是以大失血之后,寒栗而战摇也。而其上热之时,推其中下,亦是湿寒。胃土不降,则君相升泄。胃逆火泄,升炎于上,故见发热、头痛,虽有上热,亦非实火,不可过用苦寒。而坎阳绝根,其肾水必寒,寒水泛滥,其脾土必湿,寒湿困脾,故见乏力、肌痛、腹泻等症,自然之理也。故其治疗:重降胃逆,去湿温阳,清肺敛金,培土益气。组方:半夏30g党参、甘草各7g茯苓15g干姜20g柏叶、丹皮各10g麦冬10g贝母7g茅根10g北五味3g生地10g白术10g黄芩10g桂枝10g白芍20g附子10g【先煎】川椒10g灶中黄土15g阿胶10g【研末兑服】

方中半夏重用以降胃逆,党参、甘草、白术,补中培土,茯苓、干姜温中去湿,柏叶、茅根、麦冬、北五味、贝母清金敛血,丹皮疏木行瘀,灶黄土燥湿扶脾止血,桂枝达木郁,白芍、黄芩、生地、阿胶清风泻相火,附子、川椒温补肾阳。诸药降胃之逆、清肺敛金,温中下之寒,益中气去寒湿,止血达郁,诸症可愈矣!此意见可埃博拉病治疗参考。但愿能战胜病魔!
 
jixiang; 说:
jixiang 发表于 2014-8-13 21:10
这个老中医的看法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a713390102uyar.html

谢谢先生的回复支持,给出诊断思路和方药,希望有去非洲支援的专家能够看到,并向国家申请中医出面
 
谢谢先生的回复支持,给出诊断思路和方药,希望有去非洲支援的专家能够看到,并向国家申请中医出面

客气了,大家相互帮忙
 
如果中医参与,情况也许不会那么失控。
 
国外不会认可的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