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腑凉脏热,阴经络脏不当热而热则为病,阳经络腑不当凉而凉亦为病。

居安思危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4/05/18
帖子
2012
获得点赞
54
声望
0
我早就说,腑凉脏热是极大的祸患。

该热的不热反凉,该凉的不凉反热,都是重大的祸患。

阴经就是不该热的经络,脏就是不该热的器官,阳经就是应该热的经络,腑就是应该热的器官。

腑凉经热是祸患,腑热脏凉是健康。

但是我知道有人会抬杠,所以我得强调,这个热和凉都是人体合理的范围内,你别拿南极冰盖和炼钢炉的温度来比较哈。



中医有句话叫,不知经络,张嘴伸手便错。

所以这个凉和热一定要用某一经络的观点来看,而不要局限于脏腑,脏腑只是经络上的一个特征点而已。

整条经络都具有这样的特点,而脏腑只是突出代表了这个特点。



胃肠经,皆为阳经。由足阳明手太阳做主。

胃肠经既然为阳经,他本质的特征就要以热为主导。

我说这句话的意思是不是让他应该无限热下去,你要那么认为,这个中医就白学了。

无限热下去不是烧焦了么,所以我经常讲区分度。别一提到热就是热成烤肉。

这个热是仅是相对于其他经络的凉来说的,他有一定的范围,超过那个范围,那就不叫热了,那就叫邪了。

胃肠会不会火大,显然是会的,胃肠会不会湿寒,显然也是会的。跟个人体质差异的影响很大。

就我个人来说,就是常常患于湿寒,因为我寒药吃的多吗。



肠胃皆为阳经,你寒药吃下去能不伤他吗,是一定会伤的。

那一定有人会问,脾为什么是阴经,呵呵,其实这是中医的一种自身缺陷。

但是这种缺陷并不严重,我是可以解释的。

我一贯认为,并且中医界也一贯认为,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存在跨界现象,他里面是包含了腑的。

脾属中央戊己土,为博大之象,为金木水火之气共同所化,并且发生跨界,垮了脏和腑的界。

所以脾既怕寒又怕热,所以黄帝内经说,伤其脾胃者,适其温寒,可没说适其寒,也没说适其温。

对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针对

但凡是不爱运动的人,皆困于湿寒,没有例外的,只是程度不同。

但凡是大量运动的,皆困于燥热,也没有例外的,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所以脾真的是一个大象,不是动物园那个大象哈,是一个大的项目,映征




我说过多次,厥阴经是最阴的经,所以他是最不该热的经,一旦他热了,那就是非常严重的祸患。

我指的不止是厥阴肝哦,还有厥阴心包哦。

但是心包经往往没有主动权,因为他体量太小,往往被人影响。

我前面也说过,手经的体量皆小,不足足经的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对于某些特定的人,比例可能还会更低。

手厥阴往往被足厥阴所挟制和拐带,如果足厥阴热了,手厥阴想不热太难。

所以干活亢盛的人,往往心阴会虚,他自己做不了主导,只能被人胁从。

其他手经也一样,往往都做不了主导而是被足经所胁迫。

这就好像一个行业里,老大说地震了,要捐钱,你做小弟的好意思不捐吗

老大说我们都不捐,你做小弟的,你好意思自己去捐吗。




哪位一定说,足少阴肾经,是不是应该热啊,否则容易出现肾阳虚啊,答案是,否。

足厥阴经,不该热,他没到该他热的时候,他热了就是病这种病就叫肾阴虚。

你说那个该热的,那是肾阳经,也就是足太阳经。

等足厥阴经走到末端,开始向足太阳经转化的时候,这个时候,你就该热,你这个时候不热,就是病,叫做肾阳虚。

这就好比,你背着一包吃货出去旅游,还没到目的地呢,你能不能把东西全吃了,你吃了到目的地了还吃啥。

足少阴经就是背包的时候,是不该吃的时候,你吃了,他就是病,这一经就病变了。

你到达目的地了,该吃不吃,难道还背回来吗,你倒了旅游目的地了,食物该吃不吃反而背回家,这也是病,叫做肾阳虚。



我觉得我说的很清楚了吧。

脾经也是一样的,你在阴经属脏的时候,不能化热,必须背着走,这是你阴经该做的事。

等到向阳经转化的时候,该化就得化,不化没有热量拿什么腐熟食物呢,对不对。
 
脏器为里,腑器为表。经血由里走向表,你不能走半道就化热了,这是病,你也不能说呆在家门口还没往出走呢就化热了,这也是病,当你从里走到表了,你该化热不化,这也是病

那肯定有人问,腑怎么能是表,难道不长在肚里吗呵呵。

其实这是相对的概念,

皮毛和肌肉相比,皮毛是表,肌肉是里。

肌肉和筋骨相比,肌肉是表,筋骨是里,

腑器和脏器相比,腑器是表,脏器是里。

这个要是理解不了,那难搞了,,,,其实来说,这玩意比爱因斯坦相对论简单多了,都是些经验的玩意。



那肯定有人又要问,肝和胆相表里,肝胆长在一块,难道难道肝血一出门就化热吗,哈哈。答案是否。

是肝经向胆经转化,而不是肝向胆转化好不好。

肝经得走到尽头,才能向胆经转化,得走到肝经的头哦,也就是得走到肝经井穴大敦啊,不是你一出门就进胆了啊,哈哈。
 
很多病症,会带来,肝血还没出门,就在里面化热了,等到他该化热的时候,他没了,或者他少了,这都是病

肝经的血还在肝里面的时候,就已经化热,这会导致肝气邪盛,肝火亢上,再严重了就是肝风内动,烧的抽搐

那肝血为什么会还没输出去就化热呢,两方面原因。

1.有些人太懒,他不爱动弹,他不动弹,胳膊腿,都没有使用肝血的需求,这个肝血就不用输出去,或者输出去的极少,大量肝血在内部长期的存留着,这个叫什么,这种不动弹的血,其本质就是广义的淤血,并不是你眼睛看见哪里青一块红一块的才是淤血,错的,那是狭义的淤血

但凡血只要不动,就是淤血,他就会化热,就会超过正常需求的量,就会导致局部邪热亢盛,这都是必然的事。所以你不爱动弹的人,必然有肝气邪盛的问题,必然容易心阴虚,必然容易肝火上饶,烧的头昏脑涨,嘴角起泡,满脸焦黄

人体的热量,就那么多,你上面多了,下面必然少,所以你腿必然凉,很多人大夏天的脚底下都垫着毛绒鞋垫,就那样脚还是凉

我觉得这种人就是活该你知道吧,太懒了懒本身就是祸患。


2.有邪气内存,吴鞠通说的邪气秽气入乎口鼻,流转周身,最终居于肝内。他在里面主动给你化热,额外增加化热的量,注意是额外哦。其他的表现,重复第一点的特点,只是额外增加一部分化热

同时,他化热可不是白化的哦,他是要耗你精微的哦,你精微被邪气耗用化热之后,邪热亢盛,精微匮乏,所以怎么样,虚实具有,虚实夹杂实热邪盛,而肝精以虚这就是邪气起到的作用。

那邪气为什么能入里,其实根本原因还在于,之前的某一个时刻,你正气是虚的,无法御邪,所以他才能进入内里,存留在那,你正气还去除不掉他他就常驻了。

说白了,还是你自己有错在先。
 
其实我说这些,都是生物学翻译过去的

你纯的在中医范围内学中医,20年都学不到这样,有人终生也学不到这样。

我是客观的说。
 
肝血必须有用有养,旧的血输送出去,新的血输入进来,必须有这个过程,否则必然在肝内化热,将导致最不该热的厥阴经热起来,这是非常重大的祸患。

肝血必须输送出去,新的肝血受纳进来。

所以我总结,肝宜用而养,不宜闲而伐。


那你肝热了,肯定要用药泄热吗,这就是伐肝,中医说的非常明确,肝不宜伐。

但是你热在那呢,你不伐怎么办,只能伐,最关键的就在于,你压根就不要让他热起来。


你梦能听懂多少自己合计吧。
 
呵呵,讲了这么多理论,岀现了这么多的现象,那具体有什么方法解决?
 
呵呵,讲了这么多理论,岀现了这么多的现象,那具体有什么方法解决?

理论对了,方向对了,解决,那是抬手之间的事。
 
说了这么多,分析也不错,感觉就是气血升降快慢的问题啊。
 
你说有邪火,邪火从哪儿来的,我认为是升降不顺,不顺则逆,逆而为陏,陏则化火,故理顺升降则邪火自除。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