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话秋燥

李荣伟

闻名全坛
版主
注册
2011/09/25
帖子
14106
获得点赞
1176
声望
113
所在地
安阳
立秋过,秋渐致。

燥,有热燥、寒燥之分,咱再加个凉燥。

初秋多为热燥,深秋多为凉燥,入冬寒燥居多。

热燥者清热润燥,沙参、麦冬之类。

凉燥者,温而润之,温而不可过,当归可用之。

寒燥者,寒多有外感所致,辛温解表而兼润燥,桂枝、细辛不为戒。

燥或有内外之分,但咱还是认为燥多为外证,内证少有之。切不可以内热津伤为燥证。

燥有部位之不同,或为全身燥,或为局部燥,当详辨之。

……

言之当否,望诸师雅正。
 
长夏气湿,然气阴易伤,祛湿亦当益气养阴。
秋季主燥,然燥多在表,润燥更当健脾利湿。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