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12/11/03
- 帖子
- 198
- 获得点赞
- 20
- 声望
- 18
一直以来,治疗咳嗽、肝郁气滞相关的疾病都不是我的强项,有效有不效,让人很不满意,对于虚寒体质各种疾病的治疗,我倒是挺顺手的,几乎能随手而愈,我一般不喜欢用附子、桂枝之类的药,主要是觉得它们有用、对证,但不完美,附子、桂枝毕竟不是补品,附子用了有些人会出现头有点晕的感觉,这两药都还比较燥,一般需要配些补阴的药,白芍、山茱萸、麦冬等药品,而选用红参、山茱萸、何首乌、当归,核桃、淫羊藿、巴戟天、羊肉等药品食品,处方从头用到尾,一般不需要中途换方,想疗效快,剂量用大一点,想慢一点,剂量用小一点,方中补气、补血、补阴、补阳都有,红参10---30g,山茱萸30---100g,何首乌30-100g,当归30-40g,淫羊藿30-100g,巴戟天30-100g,羊肉、核桃随便吃,50克以上,生何首乌用了前几天会拉肚子,过三天就好了,制何首乌好是好,只是目前市场上胡乱炮制,只要是毒不死人的东西商人都敢往里面随意加,所以我只好用生何首乌,选了羊肉、核桃,淫羊藿、巴戟天就可以不用了,睡眠不好的,可以换成淫羊藿、巴戟天,这两样药还擅长治疗失眠。上面几样药,温而不躁,不用担心上火,大剂量可以治病,小剂量可以保健,小建中汤、真武汤对这类病也非常有效,只是不够完美。当然,有心衰,附子、桂枝就必须用了,肾阳虚咳嗽,用核桃、蛤蚧则是一箭双雕,阳也补了,咳嗽也治了。对于虚寒体质的各种疾病,选药时尽量一箭双雕,腹泻选补骨脂、乌梅,补骨脂补阳止泻,乌梅敛阴止泻杀菌,且为温性,与虚寒证吻合,夜里尿多,益智仁、覆盆子,均为温性,补肾缩尿。一箭双雕的药物往往单方就可以取得速效。这种体质之所以容易治疗,是因为病机单纯,仅有虚、寒两证,药物挑选容易。不像湿热症,单用清热的,有效但不显,加辛温燥湿的,如苍术、柴胡、麻黄、白芷、旱半夏,又助热,必须再加黄柏、黄芩、泽泻、车前子清热利湿药,使处方中寒热药物的比例基本为1:1,如果证候偏热,寒性药比例稍大,如果证候偏寒,热性药品比例偏大,这样寒热搭配,疗效才会明显,其原因可能是寒性药会造成微小血管收缩,微循环差,药物无法发挥它的作用,而辛温燥湿药正好扩展血管,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而血热明显的,这是由于毛细血管极度扩张,凉血止血都嫌慢了,辛温燥湿的就不可以加了,单用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药物就可以取得很好的疗效,有的人体质明显比较热,这么用疗效就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