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再读《灵枢经》,又有新发现

回活人活网友:
请恕我愚钝,我不知道你为什么以为我“以为在过去奴隶社会中生产力能有今天一样啊”?我很想答复你的问题,只是实在不知道此话从何谈起。你能把你的问题再说得清楚一点吗?
 
回活人活网友:
请恕我愚钝,我不知道你为什么以为我“以为在过去奴隶社会中生产力能有今天一样啊”?我很

我说的已跟《内经》作者讲的一样清楚了,你无从说起我也没办法,那就随便说说,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好了。
 
那我就按你的意愿随便说说吧:
你知道什么是奴隶社会吗?你认为《内经》作者是奴隶,还是奴隶主呢?
 
还是让我们安安静静地继续分析这句话的深刻意义吧:

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不难得知,这一句开篇语,实际上揭示出了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统治集团因贪得无厌而横征暴敛,是普罗大众饱受困苦的根本原因。虽然在今天看来这只不过是一个事实陈述,根本算不上什么高深理论,但是,在两千多年以前就看透了这个事实,并勇敢地阐明这个道理,《灵枢》作者绝对属于当时先进文化、先进生产力和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三个代表。

但是,如果有人据此以为,《灵枢》作者是这个真理的首创者,而且还是一个无惧暴政淫威、敢于以命相搏的勇士,那就高抬他了。因为,谁都知道苛政猛于虎,官府视人命如草芥,任何一个普通人都不会引火烧身,更不用说聪明人。

实际上,《灵枢》作者揭示的这个真理,是老子首先发明的。《老子·75章》:“民之饑,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饑”。此即明确指出,民众的饥饿(也就是“不给”),是统治者征敛过多的赋税造成的,而饥寒贫病,相互交织,自然也是《老子》的应有之意。因此,老子才是华夏历史上第一个看透统治者本性(也就是所谓的“看破红尘”)的人,此所以被后人尊称为“太上老君”,其实就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故由此还可以一步步推断出以下重要结论:
1,《灵枢》作者肯定是老子的私淑弟子,他忠实地继承了老子的思想观点,属于正宗的道家学派;
2,《灵枢》这部著作其实就是以道家学说作为其理论根柢和学术渊源的;
3,《灵枢》只能是道家学说受到朝廷重视并大力倡导,而道家学派上升为社会主流学派的社会背景下的产物;
4,《灵枢》作者肯定不是势单力孤的个人,实际上,创作这样一部百科全书式的鸿篇巨制,单靠某个个人绝对不行,必须依靠团队和组织的力量,因此,在他背后,必有足够强大的社会势力做靠山,而且必须提供雄厚的财力支撑;
5,本文所谓“《灵枢》作者”,亦即撰写开篇语的这位,其实只是这个创作团队的组织者,或者总编辑。
 
这句话其实无关紧要.九针才重点,楼主思想丰富,必然对此当有一番别拒一格的论述
 
前面一段分析这句话的引申意,说明这句话能够给我们提供很多信息,包括像《灵枢》创作的社会背景、人文背景、学术渊源、创作年代等等,对于研究《灵枢》的人,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信息。当然,从字缝里抠出来的信息已经不是原话的本意。现在让我们回到主题上来:

实际上,这句开篇语的意义并不光是抨击统治者的剥削和掠夺政策,它还是《内经》生命理论的画龙点睛之笔。因为,《内经》生理学的核心就是一个“气”字,而“气”的主要来源就是食物。《灵枢·五味》:“故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意思是半天不吃饭就精神欠佳,一天不吃饭就少气乏力。故在《内经》作者看来,“谷”就是维持生命的关键因素,吃不饱饭就是最主要的致病原因,吃不下饭就是最主要的致死原因。《素问》有“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以及“人以胃为本”等等一系列论说,表面上都是强调“胃”的极端重要性,但是其理论根据无非是“五谷皆入于胃也”,这其实就等于明确宣布:再健壮的胃,没有食物也是白搭。因此,租税-不给(饥寒交迫)-疾病,勾画并刻意突出这个因果链条的中间环节,恰如画龙点睛,正是对生命理论的深刻揭示和高度概括。
 
在此还需要特别指出,以老子为创始人的道家学说,也是诞生于春秋时期的一朵文化奇葩。只不过,遗憾的是,在春秋战国那个讲求武力攻伐的年代,“自然”、“无为”、“贵柔”、“不争”这些论调显然不合时宜,故一直为主流社会所摒弃,以致在诸子百家的竞争中,沦落为乏人问津的冷门学说。因此,以道家学说为理论宗旨的《黄帝内经》,只能在春秋战国以后,在道家学说受到朝廷的重视并大力提倡以后,才有可能出笼,那是道家学派重振旗鼓并占领了主流学派的地位以后的事情。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