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何秀山——研习绍派伤寒不可忽视的人物

杏林言书

惊鸿一瞥
正式会员
注册
2009/05/25
帖子
35
获得点赞
0
声望
0
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和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北热南旱的新气候特点导致了疾病谱的改变。作为医者,不得不审时度势,因人、因地而变通。于是,绍派伤寒再度引起医界的关注。提起绍派伤寒,很多人认为属地方医派,对气候干燥、寒冷的北方地区借鉴意义不大。其实,绍派伤寒所提供给当今医界的,除了一系列机巧清灵的处方,还有将伤寒学与温病学巧妙结合的独特理论体系。
伴随绍派伤寒发展的,自然少不了诸多绍兴医家,其中何秀山与俞根初二位先生尤为后世楷模。二者乃绍兴同乡,闲暇时常切磋医技,辩论伤寒。何秀山洞悉俞根初之医理,于其代表作《通俗伤寒论》中多加按语,或作阐发,或予补正,对绍派伤寒理论体系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同时,秀山先生对张景岳之《伤寒典》及张路玉之《伤寒缵绪》,亦揣摩有得。先生的学术思想,散见于各版本《通俗伤寒论》中,唯其不够系统,常使人忽略。今人对秀山先生的认知,远在俞根初及其《通俗伤寒论》之下,即便是先生的嫡孙何廉臣,名气亦超越先生远矣,着实令人惋惜!
今有绍派伤寒传承人、绍兴市中医院沈元良主任医师,选辑先生之医话,系统编排,独立成编,名《何秀山医话》,或能助读者“明伤寒之理,则万病皆通”,从而化茧从蝶,传道济世。
 

附件

  • 925.6 KB 查看: 23
少时读武侠小说,武功有上乘下乘的区别;所谓《万流归宗心法》那是上乘,一分派别,便落下乘。
不知中医是不是这样?
 
刚买了本《何秀山医话》研究研究,谢谢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