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论中医失去的优势-抛弃实用性
建国以来中医越来越活得艰辛,为什么?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抛弃中医的实用性,而中医实用性对患者来说就是追求好疗效,对医生来讲就高诊治。而抛弃实用性的具体表现如下:
1,中医成果以论文表达,而在论文中必须以实验室数据为主要证据。但在门诊做临床中,实验室数据无法获得绝对指导作用。
2,师带徒是中医的传统,以其临床针对性和实用性见长。但在改革开放近三十年中几乎被废除,近期也没有大规模恢复。
3,中医各科教材对临床的指导作用不强,讲得太原则,缺乏临床具体操作性。如四诊各讲各的,而怎样四诊合参就无法准确说明白。大凡治病,就例举几个证来。
4,由于中医对知识产权保护不够,很多拥有实用技术者不愿意公开。谁愿意自己的辛勤劳动被别人白白享受。
5,中医疗效评价体系不健全,不具体,空洞无物。
6,中医自以为是,该当“玄学”,在实用性方面不去创新,不去规范。
2011-08-14
建国以来中医越来越活得艰辛,为什么?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抛弃中医的实用性,而中医实用性对患者来说就是追求好疗效,对医生来讲就高诊治。而抛弃实用性的具体表现如下:
1,中医成果以论文表达,而在论文中必须以实验室数据为主要证据。但在门诊做临床中,实验室数据无法获得绝对指导作用。
2,师带徒是中医的传统,以其临床针对性和实用性见长。但在改革开放近三十年中几乎被废除,近期也没有大规模恢复。
3,中医各科教材对临床的指导作用不强,讲得太原则,缺乏临床具体操作性。如四诊各讲各的,而怎样四诊合参就无法准确说明白。大凡治病,就例举几个证来。
4,由于中医对知识产权保护不够,很多拥有实用技术者不愿意公开。谁愿意自己的辛勤劳动被别人白白享受。
5,中医疗效评价体系不健全,不具体,空洞无物。
6,中医自以为是,该当“玄学”,在实用性方面不去创新,不去规范。
2011-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