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肩周炎辨治

七色冷香

大成中医王开俊
正式会员
注册
2012/01/22
帖子
439
获得点赞
17
声望
0
年龄
60
所在地
安徽省合肥市
本帖最后由 七色冷香 于 2014-10-9 12:33 编辑

肩周炎辨治
一、病因病机
肩周炎,即肩关节周围炎,以肩部疼痛和活动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有的患者同时牵连手臂和手指疼痛。因为多发于50岁左右的人,所以俗称“五十肩”。又因为肩部活动受限,严重者往往不能举臂梳头,所以又称为“冻结肩”、“肩凝症”。本病发病率女性多于男性。
肩周炎是本虚标实证。其虚证主要是肝肾阴虚和阳气虚,实证主要是风寒侵袭肩部,荣卫不和,寒凝血瘀,痰湿阻滞。
1、肝肾阴虚和阳气虚。人的衰老不仅是从肾虚开始的,肾虚的同时阳气也虚,特别是阳明脉也虚。女子的衰老过程是“五七,阳明脉衰……六七,三阳脉衰于上……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都与阳明脉衰有关系,冲脉并足阳明胃经上行,且冲脉隶属于阳明,所以冲脉衰也与阳明脉衰密不可分。男子的衰老过程是“五八,肾气衰……六八,阳气衰竭于上……”,四十八岁以后也是阳气衰。正因为人的衰老是阴精和阳气都衰,所以《素问•阴阳印象大论》才说:“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
三阴三阳经脉中,以三阳经阳气较多,而三阳经中,阳明经阳气最多,尤其是足阳明胃经,为多气多血之经,其阳气在六经中是最多的。具体来说,手阳明大肠经阳少多气、血少多液,足阳明胃经阳与气、血与液各半。《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灵枢•终始第九》说:“手屈而不伸者,其病在筋;伸而不屈者,其病在骨。”这说明,肩周炎其病就是在筋,人到50岁左右,肝肾阴虚筋失所养,阳明气虚筋失温煦,就会出现肩部的不荣则痛和活动障碍,因此肝肾阴虚和阳明脉虚是肩周炎发病的内在病机。
2、风寒侵袭肩部,荣为不和。风伤卫,寒伤营。营卫双弱,则风寒外侵。寒主收引,寒盛则痛。
3、寒凝血瘀,痰湿阻滞。气血虚弱,气虚不能运血,则血脉瘀阻;阳虚生内寒,寒凝则气滞血瘀;痰湿阻滞,也会导致血脉不通。不通则痛,通则不痛。
二、辨证论治
(一)、内治法
1、肩部表阳虚,营卫不和,外感风寒,风湿相搏,急性发作,肩部冷痛,活动不利,桂枝附子汤合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寒湿痹阻的标实证,证以疼痛不可屈伸、遇冷加剧为主,乌头汤合桂枝附子汤主之。气血不足,肝肾亏虚,寒湿阻滞,患侧肩部疼痛,遇寒加剧,活动时加剧,甚至不能梳头、穿衣。黄芪桂枝五物汤合阳和汤加减主之。根据寒、瘀、痰、湿、虚,随证治之。阴寒内盛、疼痛剧烈,甚至掣痛引臂,血瘀痰结,加小活络丹。局部关节游走性剧痛或缠绵不愈,加蜈蚣、全蝎、乌梢蛇。瘀阻痛如针刺,活动恢复迟缓,加鸡血藤、桃仁、红花。平素身体虚弱,气血不足,加党参、熟地。痰浊阻滞,关节粘连,酌加白芥子、全蝎、白僵蚕、制南星。肾虚,加熟地、鹿角霜或“肾四味”(枸杞子、补骨脂、淫羊藿、菟丝子)。为防止出现过敏反应,临床用全蝎、蜈蚣、白僵蚕时,同时加甘草为宜,并可用绿豆、黑豆煮粥吃,预防中毒过敏。
2、笔者临床所见,病急病程短者,多为实证、寒症,病程久远者多虚实夹杂。“肩痛灵”主之:桂枝10克、羌活10克、灯盏细辛10克、威灵仙10克、防风10克、制附片10克、制川乌10克、制草乌10克、生姜3片、大枣3枚、甘草6克、麻黄6克、细辛6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片姜黄10克、鸡血藤15克、炒白芍10克、生白术10克、黄芪20克、黑大豆15克(打)、厚朴10克、炒杜仲15克、狗脊15克,水煎服。
本方是笔者总结临床经验而形成的,也是由桂枝附子汤、四逆汤、麻黄附子细辛汤、乌头汤、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而成。桂枝、羌活、细辛、灯盏细辛、生姜、麻黄、防风等祛风散寒,灯盏细辛兼有行气活血止痛之功;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当归、川芎、片姜黄、鸡血藤,养血活血、祛风通络;生白术治风湿在表;寒盛痛剧,制川乌、制草乌、附片除寒痹疼痛;黄芪益气运血;白芍合甘草,柔肝止痛,合当归补血养血;黑大豆合防风、甘草,可解附子、乌头毒,兼有补血之功。附片临床如果用生附子,其止痛之力更速,但需要先煎煮2个小时以上,并加蜂蜜一匙同煎,如此可避免附子中毒。威灵仙通经络,祛风湿,止痹痛;杜仲、狗脊补肝肾、壮筋骨。厚朴理气除胀,防补气药滞气,《本经》也记载厚朴可治“气血痹”。
病例一:李某,男,60岁。2014年4月3日就诊。自述近日突然左侧颈项及肩关节周围疼痛,受寒则重,舌苔薄白。先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合阳和汤加减,服药5剂,无效。肩峰、肩井、肩胛骨、后背均感疼痛。外治:颈肩部松筋按摩之后,用“神功酒”药摩痛区,然后加红外线理疗仪照射温灸。内治改服:桂枝15克、制附片15克、生姜5片、大枣5枚、羌活15克、甘草10克、麻黄15克、细辛15克、制川乌15克、制草乌15克、当归15克、川芎10克、姜黄10克、鸡血藤15克、黄芪30克,水煎服。3剂为末煮散,服6天。后两剂因缺黄芪,加党参。服药1剂即效,疼痛缓解。自觉药力较猛,药后胃似有不适,有点气胀。这是党参导致气滞,因此首剂无胀感,厚朴可解之。4月18日三诊,处方如下:桂枝15克、生附子15克、制川乌15克、制草乌15克、黑大豆15克、防风10克、生姜5片、大枣5枚、羌活15克、厚朴10克、甘草10克、生白术15克、麻黄15克、细辛30克、当归15克、炒白芍15克、川芎15克、姜黄15克、鸡血藤30克、黄芪30克,蜂蜜一匙,水煎服。5剂煮散服10天。生附子、乌头、黑豆、生姜、甘草、防风、蜂蜜,先煎2个小时。如此痊愈。患者自觉生附子比制附片止痛力强许多,而且止痛迅速。
病例二:王某,女,53岁,2014年9月12日就诊。肩周炎疼痛,举臂活动受限,病史3年,拌有腰痛、手指关节疼痛以及胃寒痛。双尺脉沉细弱。先做了一次理疗:松筋推拿,药摩温灸,当场缓解。然后外治以“风湿灵”热敷热熨,“神功酒”外搽揉摩;内治则用“肩痛灵”水煎服,7剂。药后,肩痛缓解,臂痛缓解,腰痛缓解,但是,手指关节酸痛,上臂肌肉痛,膝关节内侧痛,腹股沟酸痛,足底疼痛,后颈椎疼痛,大椎下面后背部位疼痛,手心有风嗖嗖之感。嘱其无忧,这是祛邪外出、药攻病灶的排病反应,坚持用药,这些不适感将会消除。又做了一次理疗,并在肩部刺血拔罐治疗一次,外治续以“百痛灵”热敷热熨,不出三天,诸症缓解,各个部位几乎都不疼了,守方不变,继续热敷热熨,并续服“肩痛灵”7剂,近期治愈。
3、《傅山男女科》载一方,有捷效。傅山先生论曰:“肩臂痛,手经病,肝气郁。平肝散风,去痰通络为治”,方为:当归、白芍各90克,陈皮、柴胡各15克,羌活、秦艽、白芥子(炒研)、制半夏各9克,附片3克。冷水浸泡1小时,急火煮沸半小时,兑入黄酒,分2次热服。李可老中医师先生意,加黄芪120克益气运血,桂枝15克载药直达病所,再加止痉散(全虫3克、蜈蚣4条)研粉冲服入络搜剔,更加桃仁、红花、地龙活血通经,治疗肩凝重症,3剂即愈。当归油脂多,润肠通便,宜炒用。白芍性微寒,宜炒用。
4、肩凝汤(娄多峰验方):当归、羌活各18克,生地21克,丹参、鸡血藤、透骨草各30克,桂枝15克,生香附12克。局部冷痛较剧加制川乌、制草乌各9克;热痛加桑枝、忍冬藤各60克;刺痛获外伤淤血痛甚加乳香、没药各9克;痉挛痛加白芍30克、蜈蚣3条;气虚加黄芪30克。水煎服。
生地寒凉,清热凉血,丹参微寒,活血祛瘀,本方以热痹为宜。但肩周炎大多属于寒证,因此方内生地宜换成山萸肉以逐寒湿痹,并加姜黄以祛瘀止痛。
5、肩关节周围炎病机为气血亏虚,外受风寒湿,筋脉失养。治宜祛风散寒、养血通络,“肩舒汤”主之,水煎服。方出《重庆名医证治心悟》,药用:桂枝12克、羌活10克、防风10克、当归15克、白芍15克、川芎10克、桑枝20克、葛根15克、甘草10克。风寒湿阻加细辛、苍术、独活;瘀血阻滞加桃仁、红花;气血亏虚加黄芪、党参、熟地;疼痛较甚者加乳香、没药。
(二)、外治法
1、局部痛区外贴“镇痛灸”或“肩痛灸”;“经络速通灸”灸相关敏化穴位,如肩三针等。
2、“热敷法”、“雷火神针灸”、“太乙神针灸”、“百发神针灸”以及“手三针”疗法,均有良效。
“热敷法”:川芎、红花、桃仁、桂枝各30克,延胡索、罂粟壳各25克,细辛10克。布包加水浸没,再加醋500克,白酒250克,将药煎开10分钟后,患部垫上毛巾热敷,每日2次,每次15~30分钟。每剂可用4天。本法主治各种腰腿痛(腰肌劳损、腰背肌筋膜炎、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腰椎管狭窄症、坐骨神经痛、肥大性脊柱炎、外伤性腰痛等)以及神经根型颈椎病、肩周炎、软组织损伤中后期、关节粘连症、风湿症等。
笔者临床所用的“百痛灵”热敷热熨方剂即是在此方基础上加减改良而成,总计用药达15味。功能:温经散寒,活血化瘀,祛风除湿,通络止痛。主治各种腰腿痛(腰肌劳损、腰背肌筋膜炎、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腰椎管狭窄症、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骨质增生、肥大性脊柱炎、外伤性腰痛等)以及神经根型颈椎病、肩周炎、坐骨神经痛、软组织损伤中后期、骨质增生、关节粘连症、筋骨瘫痪、手足不遂、筋脉拘挛、风湿症、腰脚软、足跟痛、皮肤顽痹、硬皮病、痛经等。
笔者在临床上运用《医宗金鉴》所载的“海桐皮汤”熏洗热敷热熨,既可用于慢性软组织损伤以及骨折疼痛中后期,也可用于肩周炎、风湿症。笔者运用此方,加安息香一味作为基本方,随证治之,效果良好。药用:海桐皮15克、透骨草30克、乳香10克、没药10克、当归15克、防风12克、红花12克、川芎10克、威灵仙12克、川椒10克、白芷10克、安息香10克、甘草6克。
笔者临床所用的“风湿灵”热敷热熨方剂即是在此方基础上改良而成,用药总计达24味,功能:祛风除湿、散寒止痛、活血通络,主治:肩周炎、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以及膝骨关节炎伴骨质增生。用法:布包加水浸没,将药煎开10分钟后,热敷热熨患部,每日2次,每次30~40分钟。每剂可用5天。
3、日久不愈之沉疴固疾,选《理论骈文》“散阴膏”掺药外贴,加雷火神针灸或艾条灸逼药透皮吸收,或辅助炒熨法、药摩法。
掺药(1):芍蜈散:白芍20克、蜈蚣10条、姜黄15克,为末。(2):止痉散(全虫3克、蜈蚣4条)研粉。(3)、川乌、草乌、樟脑各等分为末。(4)、乌麝丹:生川乌、生草乌、生南星、生半夏、细辛各10克,麝香、冰片各1克,为末。
炒熨法:天南星、生川乌、生草乌、羌活、苍术、半夏、姜黄各20克,白附子、白芷、乳香、没药各15克,红花、细辛各10克。为末。加食醋、蜂蜜、白酒、葱白捣烂,生姜适量,白胡椒30粒研碎。炒热熨患处。
药摩法:威灵仙、姜黄、延胡索、伸筋草、苏木、透骨草、红花、桑枝、桂枝、羌活各18克,川乌、草乌各12克,水煎热敷按摩。
4、药摩疗法
(1)、“全息止痛酒”:川乌、草乌各500克,羌活、白芷各400克,麻黄、肉桂各300克,干姜380克,细辛180克,高浓度白酒12千克,浸泡两周备用。适用于一切寒邪所致之痛症,主治经久难愈之寒湿痹痛,顽固性头痛,脘腹冷痛,骨质增生,全身关节拘挛疼痛,腰腿痛,痛经,疝痛,扭伤,阴疽,瘫痪,痿症等一切寒邪所致之痛症,均有良效。用时将药棉蘸药酒适量点燃,快速涂于患部,立即用手拍熄,并揉搓患部,以潮红为度。
笔者临床上所用的“全息止痛酒”即是在此方基础上加味改良而成,总计用药达25味。适用于一切寒邪所致之痛症,主治经久难愈之寒湿痹痛,顽固性头痛,脘腹冷痛,骨质增生,全身关节拘挛疼痛,颈肩腰腿痛,坐骨神经痛,足跟痛,风湿类风湿,痛经,扭伤,瘫痪,痿症等一切寒邪所致之痛症,均有良效。养生馆、理疗店必备之药。
用法:外用药摩:用纱布或药棉蘸药酒外擦痛处,并揉摩痛处,每日2次,每次15~30分钟。如果药摩之后,加艾灸器温灸,或红外线理疗仪照射,或拔火罐15~30分钟,疗效更为显著。也可用于“火龙灸”疗法和“电离子导入”疗法。也可将药棉蘸药酒适量点燃,快速涂于患部,立即用手拍熄,并揉搓患部,以潮红为度。用药一次即见效(疼痛缓解)。
(2)、神功酒(《无闲斋医案医话集》):生川乌、生草乌、生马钱子、虎杖、三七、白芷、血竭各50克,白酒1000克,共泡一周后外擦患处。本药剧毒,切忌入口。此酒用于治疗关节疼痛,日久不愈,也可治疗跌打损伤,因其功效如神而命名。
本方虎杖性寒,清热凉血,对于寒性痹痛,有所不宜,因此笔者对此方做了改良,笔者临床所用的“神功酒”也是在此方基础上加减改良而成,总计用药达25味。外擦揉摩痛处。功效:温经散寒,活血止痛。主治:颈肩腰腿痛、足跟痛、风湿类风湿、骨质增生、软组织损伤中后期、关节粘连症等寒凝血瘀症日久不愈。
5、中药拔罐疗法
神应酒(药罐止痛酒):血竭、细辛、川乌、草乌、肉桂、红花、乳香、没药,樟脑、薄荷脑等药,白酒浸泡而成。
用法:患者取卧位或坐位,暴露患病部位,以痛点为中心,用此涂剂由里向外涂擦,超出所用的火罐周围1厘米,再以相应大小的火罐,用闪火法拔罐,置留20分钟取下(小儿递减)。每日拔罐1次,3次为1疗程。间隔2日再行下个疗程。
功效:一年四季,患者全身各部位,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疼痛,只要此涂剂加火罐治疗就有效。
适应病症:全身肌肉关节疼痛,神经痛,扭伤,岔气,颈椎病,肩周炎,胃脘痛,心绞痛,骨质增生等。
6、一指禅点穴与功力按摩疗法:(1)、在患者患侧之肩背部阳性物处施以按法、揉法、摩法、寻法;再于天宗、臑俞施以按法、摩法;于阿是穴处施以掌揉法、掌摩法;在阳性物处加拔法、点法。(2)、拿捏肩峰,按揉肩井、肩髃、肩髎、肩贞,松解肩部(拿捏法、按揉法),摇臂,扣揉,捏拿,运肩,大旋,活肘,舒筋,双牵,活络,叩击肩周。具体方法以及刺血拔罐疗法、走罐刮痧拔罐疗法、内功静养与运动疗法将在《肩周炎的康复理疗》一文中加以介绍。
 
谢谢先生提供如此详细的肩周炎诊治经验和资料,分享并学习了。
 
这个只用抻筋拔骨术就行。将人绑住,一个人以最大力量拉到他痛苦位置,保持15分钟。然后每天用痛的手臂,放在墙上,全身之力压在手臂与墙的接触处。每天吃龙骨,牡蛎粉6克。山萸肉粉5克。冲服
 
好股错过一支又一支
机会错过一次又一次
帐户钱越来越少
心情越来越烦恼
好票有的是
但你又把握住几支?
亏的不少 错过的更多.
2-8个交易日收益5-20个点
想解套、扭亏为盈、稳步获益
加:1828699684
 
投资有风险,股民需谨慎,如果你买的股票还是老在亏损,那么赶快加入我们吧。我们这里有专业的老师为你指引方向,让你不再迷茫,如果有感兴趣的股民请加Q1976594721
 
这个只用抻筋拔骨术就行。将人绑住,一个人以最大力量拉到他痛苦位置,保持15分钟。然后每天用痛的手臂,放

因寒而痛的肩周炎,你的方法一定无效!
 
因寒而痛的肩周炎,你的方法一定无效!

老师所言差矣。我的第一位病人是我大姑。因寒而痛的膝盖,几十年了。因为性格倔强,2009年连做了1小时。两天,就好了。到现在为止,还未发作。
 
总结的很详细、很好!谢谢分享!
 
老师所言差矣。我的第一位病人是我大姑。因寒而痛的膝盖,几十年了。因为性格倔强,2009年连做了1小时。

你这种静态牵拉法很独特,相信有疗效。我会结合到临床中验证体认。感谢你的无私奉献!
 
你这种静态牵拉法很独特,相信有疗效。我会结合到临床中验证体认。感谢你的无私奉献!

老师 独特在哪里 。我怎摸不知道
 
老师 独特在哪里 。我怎摸不知道

我本来小瞧你这种治法,后来猛然发现,你的方法是在“静态”中“拉伸”,很独特。一般情况下,我们做拉伸,时间都很短,只是短促的做几次拉伸,而你是“静养”,在“拉伸”中静养,在静养中拉伸,很独特,很好。
 
我本来小瞧你这种治法,后来猛然发现,你的方法是在“静态”中“拉伸”,很独特。一般情况下,我们做拉伸

在治疗肩周炎、腰痛中,我曾经尝试过“内功静养”和“静态拉伸”,当场见效,只是我未曾重视,也未深入研究。你这么一提醒,让我猛然醒悟。我们俩不妨共同研究一下“内功静养和静态拉伸疗法”,你看如何?
 
在治疗肩周炎、腰痛中,我曾经尝试过“内功静养”和“静态拉伸”,当场见效,只是我未曾重视,也未深入研

我本来的命名是“内功静养与运动疗法”,“静态拉伸”应该成为其中的一个独特技术。
 
在治疗肩周炎、腰痛中,我曾经尝试过“内功静养”和“静态拉伸”,当场见效,只是我未曾重视,也未深入研

老道师傅没告诉我啊。有折磨厉害吗?不知道
 
建议楼主出本书吧,做笔记太麻烦了..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