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少阴病脉证并治第13条

徐明之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0/10/14
帖子
3757
获得点赞
22
声望
38
年龄
45
第1条: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第2条:少阴病,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属少阴也,虚故引水自救;若小便色白者,少阴病形悉具,小便白者,以下焦虚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

第3条:病人脉阴阳俱紧,反汗出者,亡阳也,此属少阴,法当咽痛而复吐利。

第4条:少阴病,咳而下利谵语者,被火气劫故也,小便必难,以强责少阴汗也。

第5条:少阴病,脉细沉数,病为在里,不可发汗。

第6条:少阴病,脉微,不可发汗,亡阳故也。阳已虚,尺脉弱涩者,复不可下之。

第7条:少阴病,脉紧,至七八日,自下利,脉暴微,手足反温,脉紧反去者,为欲解也。虽烦下利,必自愈。

第8条:少阴病,下利,若利自止,恶寒而蜷缩,手足温者,可治。

第9条:少阴病,恶寒而蜷,时自烦,欲去衣被者,可治。

第10条:少阴中风,脉阳微阴浮者,为欲愈。

第11条:少阴病,欲解时,从子至寅上。

第12条:少阴病,吐利,手足不逆冷,反发热者,不死。脉不至者,灸少阴七壮。

第13条:少阴病,八九日,一身手足尽热者,以热在膀胱,必便血也。
 
正好借徐老师这个帖子问一个菜鸟级的问题,第一条是少阴病提纲,少阴病应该据此判定是吧?我疑惑的是,对于脉象于此不符的,比如,3、5、6、7条,是如何判定为少阴病的?第10条,是不是说少阴病由提纲证发展到“脉阳微阴浮者”,为欲愈?其他条文是不是说都符合提纲(脉微细,但欲寐)?在临床上,少阴病的判定还有那些症状?
请指教
 
正好借徐老师这个帖子问一个菜鸟级的问题,第一条是少阴病提纲,少阴病应该据此判定是吧?我疑惑的是,对于

请教不敢当,我的体会是有些条文是主条文,有些是补充说明的侧重性条文,要互相结合看,比如你提到的有些没有写脉,或脉不与提纲同,但可以见证,有些没有写证,但侧重在脉,比如通过第2条的学习,我们可以知道自利发展到渴是病到少阴了,若不渴病还在太阴,那么第3条的你的疑问就可以解答了,虽是紧脉,但条尾有证咽痛复吐利,吐,寒邪破胃阳后入阴了,利,前面说了又出现咽证,太阴为阴有余,当无咽证,故眼目中见病到少阴了,再文字中有明言“此属少阴”显然是仲景的临证经验了,故此断之。再一个就是要精熟余5病,则能通排除之法,把余经的重点鉴别证掌握了,自然就能排除其余,那剩下的就自是某经之证了,个人浅见,供你参考
 
谢谢徐老师。
我还得好好琢磨琢磨。排除法可能更实际一些,但是需要精熟其他经的脉证
 
谢谢徐老师。
我还得好好琢磨琢磨。排除法可能更实际一些,但是需要精熟其他经的脉证

恩,是的,六病都需要熟,特别是要熟六病的重要鉴别症状,也就是很多人说的抓主证
 
本条:少阴病,八九日,一身手足尽热者,以热在膀胱,必便血也。

本条少阴病发八,九日,一身手足尽热者,少阴转太阳府,以若纯阴病本不当有热

集注,柯琴云:此脏病传府,肾移热于膀胱,膀胱热则太阳经皆热,太阳主一身之表,故一身手足尽热,此由里出表之证,是自阴转阳,故虽身热不死,轻则猪苓汤,重则黄连阿胶汤可治,注意此证与太阳热结膀胱血自下之不同者在于证同而来路不同也。(引用有删节,量其旨趣有改字加字)
 
本条:少阴病,八九日,一身手足尽热者,以热在膀胱,必便血也。

本条少阴病发八,九日,一身手足尽热者

伤寒论结合了经络,就是越学越糊涂,本来说的是少阴病,柯琴又联系上了太阳病,所以柯琴的书我一直没看,不能说没看,看了几页,一遍都没看完。
太阳病篇的是说的“热结膀胱”而此处是“热在膀胱”,热结是血中之热迫津外出而影响到了膀胱故小便自利,而此是热在,是膀胱中有邪热,所以会便血
根本的机理没有没有明白,柯先生就结合经络来套用,就是糊涂
热结的结个人认为应该读为ji,不是jie,结胸不是胸部有毛病,而是涉及到胸部,所以在方剂命名上不是结胸汤而是陷胸汤

个人粗浅的理解,不一定对
 
柴桂方应; 说:
柴桂方应 发表于 2014-10-28 17:28
伤寒论结合了经络,就是越学越糊涂,本来说的是少阴病,柯琴又联系上了太阳病,所以柯琴的书我一直没看,

本条颇是一个孤条,不太好解,但条文提到膀胱,膀胱是太阳府,这个是仲景原文如此,不好都扣到柯韵伯头上,呵呵
 
柴桂方应; 说:
柴桂方应 发表于 2014-10-28 17:28
伤寒论结合了经络,就是越学越糊涂,本来说的是少阴病,柯琴又联系上了太阳病,所以柯琴的书我一直没看,

看其辨3部治法,少阴的外证发热看懂了,就能和太阳的随经热入里不关少阴做鉴别了,此条的价值在这里个人觉得
 
这一条的价值在于使我们知道了除了前面有的太阳发热,少阳寒热,阳明潮热之外,还有少阴的由里及外的发热,其病机于前面大不同,三部之部位也大不同,病机不同,治法也就更不一样了,若从这个角度看此条当不会有先生出现用经络来看糊涂之感了呵呵,个人看法,供参考
 
这一条的价值在于使我们知道了除了前面有的太阳发热,少阳寒热,阳明潮热之外,还有少阴的由里及外的发热,

探讨就会有不同的看法,在伤寒论的总纲中,只有太阳病与少阴病提到了脉象,这并非无独有偶,在太阴病篇张仲景提到了营卫之气,脉内为营,脉外为气,所以太阳病重点在于脉外的卫气上,涉及到脉内的营气,而少阴病主要是重视的脉内的营气,营气无非阴阳,不是阴虚,就是阳虚,所以此条就属于阴虚则热的病机,少阴病无非就是肾阴与肾阳,这和经络并没有关系
至于太阳随经瘀热在里,这里的里是阳明的胃肠道,不是肾与膀胱。
 
探讨就会有不同的看法,在伤寒论的总纲中,只有太阳病与少阴病提到了脉象,这并非无独有偶,在太阴病篇张

如果按先生之意,那仲景直接写:少阴病,八九日,一身手足尽热者,少阴阴虚之故。不就完了?

何必又要写“以热在膀胱,必便血也”?

纯探讨问题,希望得到先生各个角度的疑问来弥补个人思考的不足
 
如果按先生之意,那仲景直接写:少阴病,八九日,一身手足尽热者,少阴阴虚之故。不就完了?

何必又

对于探讨,就是有不同的看法,才能继续
对于你的说法,我表示不赞同。
但是,对条文的理解不能只在条文的片面理解上,张仲景提到了少阴病,还能后面再说少阴,其次,张仲景在全书中只有提到一次阴虚,(阴虚小便难)但是不说不等于没有,道理只是包含在条文之内,本条文说热在膀胱,一是指出了少阴病的病位在肾与膀胱,其次,指出了性质是热,难道膀胱有热就能便血,只有阴虚的时候,津液不足了,才会出现便血,张仲景提到阴虚小便难是津液不足了,邪热没有侵及膀胱,如果有热邪在膀胱了,才会出现便血,这只是一个程度的问题。
其次,张仲景在这里提到了一身手足尽热,这个一身手足尽热你认为是发热吗?这里的热能和太阳病的发热,少阳病的寒热往来能相提并论吗?这里的一身手足尽热是病人的自我感觉,也就是五心烦热,当然也有可能,真要是发热,张仲景直接说全身发热多好,非要说手足,本条文显示的含义就是阴虚内热的病机,少阴病有发热,阳虚的发热很少,所以张仲景提到了“反发热“,阴虚的少阴病张仲景重视的是烦,不在于热,黄连阿胶汤,猪苓汤,猪肤汤都是指的烦,没有提到发热。
纯条文的探讨,言语有点偏激,希望能理解
 
柴桂方应; 说:
柴桂方应 发表于 2014-10-29 06:02
对于探讨,就是有不同的看法,才能继续
对于你的说法,我表示不赞同。
但是,对条文的理解不能只在条文

病机在阴虚有热这个我和先生没大的分歧,主要是病位的问题,我认为还是仲景原文的到膀胱为是,且少阴太阳为表里,出表入里本是正常变化。

在一个一身手足尽热的问题,这个我考虑过,如果内热发烦,外不见热,仲景笔法多直写心烦,烦,不得卧,心中懊哝等等,最多写手足温,写到一身手足尽热,当是外已见热,也恰恰是在提示我们虽然起头是少阴病,但8,9日后从阴出阳出少阴里到太阳表了,故有一身热,是阳在不死之征,此处发热故不用反,本身以到太阳麻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