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谈黄连干姜汤,和首乌地黄汤,顺便论药性。

轩辕水天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4/10/18
帖子
1573
获得点赞
32
声望
0
这俩汤在古人那里是什么配方,我不知道,因为我没看过。我看书只看理,很少看药。

我说这俩汤,是我自己研究的汤,和和古人的汤没啥关系,古人有没有这汤我也不知道。


黄连干姜汤,组成,黄连,黄芩,干姜,大黄,好像还有点什么玩意,忘了,但都是清利苦寒之品。好像还有板蓝根,蒲公英。加红糖,白糖缓解。

首乌地黄汤,组成,首乌,生地黄,熟地黄,枸杞,桑葚,白芍。丹皮,山楂,山药选用。加红糖助力。



显然,黄连干姜汤主清,清脏之热毒,而同时温腑化饮。痰重可以选加半夏。

首乌地黄汤主补,防止滋腻雍滞,以丹皮山楂活化之。

我的汤都我自己喝。反正我喝完感觉挺好,反正和错了我自己负责。有时候我加氯化镁1-2g。

别人喝不喝跟我无关,也别来找我。



此汤入睡之前喝生姜黄连,最好佐点食物,蛋糕,没蛋糕馒头也行,没馒头吃点米饭也行,不要多。

意图把这个药汁收藏在其中,防止其过快入血,意图让他深入腑内。如果有糯米粳米最好。

后半夜,3点以后,我一般都醒,再煮首乌地黄汤,同样佐用少量食物。


喝黄连生姜汤过半夜之后,往往会口渴,此物燥湿解毒能力甚强,这个时候不要乱喝饮品,煮首乌地黄汤喝。

我告诉你,水是不能解渴的,越喝越渴,反而劳肾伤精,一定要入真阴,才能解渴,才能安五脏,养肝肾。

肝肾得养,百病皆愈。



我从原来的120斤,到现在150斤,身高182cm,这个体型,刚好标准,略微偏胖1-2%,我的目标是让他偏胖5-10%就收手。

一个人调养是否得当,以什么为查看标准呢。我总结了几条。

1.看右手手背,一定要白嫩无褶,如果是劳动量很大的人,一定要红白相间。不可暗黑黑黄。

2.看大拇指根部,金星丘在自然状态下是否鼓起。

3.脸部皮肉是否紧致厚重。面色是否红白粉,是否光泽。

4.指甲要有8个宽明的月牙,低于8个则气虚代谢谢低下,10个则热重耗用过高,竖纹过重则肝气邪盛。

5.腿部肌肉要紧实。否则主脾虚气虚血虚。



凡脸部皮肉松软,皮肉分离,金星丘松懈下陷的,皆中土陷落,他的健康是不可能好的。
 
我腰围原来是二尺三,现在是二尺七八。搞得新买一批裤子穿。

以前摸哪都是骨头,现在摸哪都是肉 最神奇的是,居然此期间我一口肉都没吃。他就长出来这么多肉来。

但是蛋白质还是要吃的,否则,是很难搞的。只吃淀粉和脂类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我建议应该适当吃一些肉类。



初学吗,就是清热,然后就脾湿,然后就健脾,然后就温腑清脏,养精蓄血。

中土大象,不可动摇,后天生化之本,精气之源。

中土健运,左升入肝心,右降入肺肾。

方其半升,则为肝木,全生则为心君,方其半降则为肺金,全降则为肾水。

治病务必调其大象,而推动其四子,而不可偏攻一隅,以致一气独胜,则病难愈。

速清可单攻,而慢补必阴阳共补,不可偏颇。



我第一天接触中医,看见一群学生在那讨论损其肝者缓其中,虽然我没接触过中医,但是我知觉中,这个中就是中土。

如今全貌尽揽,忆当年犹感慨所发者,亦难尽胸中之意。
 
其药性者,首分经脏。六腑。

其入经脏者,不过升扬循表,半升入心肺,内里固中土,闭藏入肝肾者也。别于寒热,分于温凉,各自针对而已。

又有游走其间,谓之活血通络者,其甚者则破血逐瘀。

其入腑者,则温腑理气,燥湿化饮。泻下收摄,润肠通便也。



治于经脏则求其寒,然害六腑之气机。治于六腑者,则恐遗祸于经血之毒热。

凡调和此二元者,则为神仙妙法,治病养生之真经。
 
我要特别强调一点,但凡是能治病调理有效的方法,皆会助力性器,人只要健康程度增加,则性器必起。

这个时候,要有所制衡,断不可妄行偏废,否则前功尽弃,否则我前面讲过的那些玩意,全都白讲了。

这种制衡,靠的不是医生,靠的不是药物,而是智慧,你没有这个智慧,你到此必妄行偏废,前功尽弃,

这种人是贱命,我给你解释他为什么是贱命。

精是人体的精华,男精更是精华中的精华,必须全身精足,健康状态极佳,男精才能有足够的积累,全身之精也才能够丰盈。人才能健运。此时才能性起,这话我的偶说百八十遍,都磨破嘴皮子了都。

你现在治病,刚有起色,精则败泄出去,我讲多少遍了,水火之气,从此割裂,上身火烧,下身湿寒,中土陷落,你还打算治病吗。

你这不仅不是治病,反而成了壮阳了,反而成了挖掘机了,这点东西都挖掘干了,则必死无疑,还治什么病啊。

肾内无精,何以抗邪,体内无精,水火何藏。

这种东西,他是精华中的精华,你败泄他一分,等于败泄普通精十分百分,等于败泄气血千分万分。这是作死的节奏啊。

我一点不反对西方人谈的精液的化学成分问题,我就干这个的,但是我要告诉你的是,苹果手机他只是几克沙子和几克铁皮做出来的,何以卖5000?

他做的过程费劲啊,费劲费出花样了都,不然你做一个试试。肾精同样的道理,它本身没什么东西,但是他制造出来的过程,花费了全身及其大量的气血精微,我说到此就结束了,就是如来佛祖再厉害,他也度不了脑袋里装花岗岩的人,对不对。

体内无精,水火割裂,气机紊乱,败像重生,气息衰微,头脑昏暗,颓废萎靡,你告诉我你拿什么去竞争,你拿什么去换取富贵,你这人不贫贱你往哪跑。

但凡是稍有起色就好性无度的人,这种人贱命无疑,活该被剥削哈,诸君好自为之。
 
精亏之人,什么药进去都治不了他,再厉害的医生也治不好他,首先得治心,呵呵。

这种人治病不愈,责不再医生。反过来我告诉你,你全身精足,你压根就不会病。

所以,治病于形体的,皆是下医,治病于心君精气的,是上医。

心君妄动,则摄动周身百骸,则耗周身精气,以致其气机必乱在先,而形体病变在后。

治病当先治于心,然后治于精,然后治于寒热,然后治于气血。

嗟夫,天下愚昧之众生,其心岂是医家可治邺?

其赖于草木,调于脏腑者,所得精气,不足心君妄动一念之所败耗也,今求其大愈者,岂画饼充饥,缘木求鱼之妄想耳。每每思此,则黯然神伤矣。
 
轩辕水天; 说:
轩辕水天 发表于 2014-10-27 10:00
我腰围原来是二尺三,现在是二尺七八。搞得新买一批裤子穿。

以前摸哪都是

引用黄师坤载的几句话来概括您的文章的中心思想吧。
胃主降浊,脾主升清,湿则中气不运,升降反作,清阳下陷,浊阴上逆,人之衰老病死,莫不由此。所以,医生用药,首在中气。中气在二土之交。土生于火而死于水,火盛则土燥,水盛则土湿。泻水补火,扶阳抑阴,使中气轮转,清浊复位,祛病、养生、延年之法,莫妙于此。好帖,感谢先生分享。
 
心君所以妄动者,何止色欲之念,乃为一切劳神伤精,细巨繁杂之务。

然人生天地间,必有所求取,如何得以不动此念,又如何得以安身立命,更何况富贵显达之望。

遂,仅可退而求其次,修其智慧于先,修其身命于后,如此仍有三分天定之气数不再身内。

倘得自身可为之份,亦可无大过矣,不算妄为此生。先圣孔子,亦不过如此而已。
 
说几个药把。

1.大黄绝对是能补的,就看你能用到什么程度。我是长期吃大黄,我从来不泄,也不燥。但是用量不多这里面的化学根源,我就不说了。

2.人尽言首乌能补,但是我也看到一个本草说必无补益之理,以其粗劣苦涩其实我告诉你,首乌和大黄的成分差不多基本一样,但必有不同之处。

3.领教了一下附子,不是制成首乌样子的那种,而是制成地瓜干样子的那种,这种据卖的人说,是黑附子,坚韧透亮,久闻大名,咬了一口,估计不足0.2g,上肢麻了一下午,浑身无力,其实应该水煮,可以影响他的药性等煮了再说吧。

4.骨碎补,这药热,有次我喝了一回,鼻口穿血,气血上涌。

5.各种草类,以前我经常用,现在用的少了,此种多清利苦寒,而且药力微薄。我现在用的药,基本都是根茎,药力厚重多主补。

6.黄连,太贵,龙胆,太贵,黄芩便宜,但是黄芩入腑的成分稍多一点,黄连和龙胆入脏的成分多一点我咬了一口黄连,满嘴苦了一下午。苦寒燥湿太重,用之多制衡。

7.入少阳太阴理气之品,我以前用了不少,藿香,陈皮,青皮,白术,多数燥烈,理气没见怎么样,反而伤肺阴。究其原因,燥烈升扬成分太多。反而我用一盆辣椒油就搞定了。

8.辣椒,胡椒,辣椒油。我用辣椒和胡椒打粉,油加热投入,混合,简单烧一烧,就这个混合物我以前是不敢吃辣椒的,只要吃,必腹泻,而且辣后门,呵呵,现在我吃辣椒成性,各种辣味的食品猛劲吃,没有不适此辛热之物,入脾居多,而不伤肺阴我是一次一羹匙,直接咽下去,脾湿立刻就好了凡阴虚之人,勿令得之。

9.柴胡,肝胆家圣药,气味微清香,煮水没啥味轻微苦,书曰升扬举气,疏肝解郁,没啥感觉不知道是真假药。价格差异巨大。

10.还好多杂七杂八的药,我都快忘了名字了。有时间再说吧。
 
有次买的黄精,放那就忘了,后来翻出来以为是当归,煮了之后,嘎嘣脆,比榨菜还脆。

这家伙当咸菜不错此物多发痰湿。

后来翻出来购物单,才知道是黄精。
 
我所到之处,所见之人,满眼尽病,不病者很少。我就是不好意思上去拽住人家,告诉他就是了,告诉他反而还捞个骗子之名,此天下众生之命也,我又何能干之。
 
各人体质不一。想这样的方子很多人喝了会受不了
 
本帖最后由 轩辕水天 于 2014-10-30 15:57 编辑

中药分类

解表药 发散风热药
柽柳 木贼 升麻 柴胡 葛根
蔓荆子 菊花 桑叶 蝉蜕 牛蒡子
薄荷


解表药 发散风寒药
生姜 紫苏 桂枝 香薷 荆芥
藁本 羌活 防风 葱白 辛夷
苍耳子 麻黄 细辛 白芷 鹅不食草


清热药 清热泻火药
夏枯草 石膏 穿心莲 淡竹叶 栀子
天花粉 知母


清热药 清肝明目药
决明子 青葙子 密蒙花 千里光


清热药 清热凉血药
玄参 生地黄 犀角 赤芍 牡丹皮
青黛 板蓝根 大青叶 紫草 牛黄


清热药 清热解毒药
乌蔹莓 白药子 绿豆 漏芦 半边莲
白头翁 马齿苋 土茯苓 败酱草 白蔹
山慈菇 白毛夏枯草 鸦胆子 白花蛇舌草 马勃
山豆根 射干 鱼腥草 蚤休 紫花地丁
蒲公英 连翘 金银花


清热药 清热燥湿药
火炭母草 白鲜皮 秦皮 苦参 龙胆草
黄柏 黄连 黄芩


清热药 清虚热药
银柴胡 地骨皮 青蒿 白薇 胡黄连


泻下药 攻下药
芦荟 番泻叶 芒硝 大黄


泻下药 润下药
郁李仁 火麻仁 蜂蜜


泻下药 峻下逐水药
千金子 商陆 牵牛子 巴豆 芫花
大戟 甘遂


利水渗湿药
金钱草 茵陈蒿 灯心草 瞿麦 萹蓄
泽漆 海金沙 地肤子 萆薢 石苇
木通 滑石 车前草 车前子 猪苓
泽泻 茯苓 薏苡仁


芳香化湿药
厚朴 草果 草豆蔻 白豆蔻 砂仁
藿香 苍术


祛风湿药
防己 虎杖 草乌头 川乌头 桑枝
海桐皮 乌梢蛇 白花蛇 虎骨 五加皮
徐长卿 桑寄生 络石藤 木瓜 豨莶草
秦艽 威灵仙 独活


理气药
旋覆花 丁香 川楝子 橘皮 枳实
香附 木香 枳壳 沉香 乌药


活血祛淤药
血竭 斑蝥 干漆 苏木 刘寄奴
王不留行 自然铜 泽兰 水蛭 地鳖虫
穿山甲 牛膝 红花 五灵脂 桃仁
茺蔚子 益母草 丹参 三棱 莪术
姜黄 郁金 延胡索 没药 乳香
川芎


止血药
地锦草 艾叶 蒲黄 茜草 三七
血余炭 白芨 仙鹤草 侧柏叶 槐角
槐花 白茅根 紫珠 苎麻根 地榆
小蓟 大蓟


消食药
山楂 鸡内金 莱菔子 麦芽 神曲
化痰止咳平喘药 温化寒痰药
旋覆花 禹白附 苏子 皂荚 白芥子
白前 桔梗 天南星 半夏


化痰止咳平喘药 清热化痰药
胖大海 瓜蒌 前胡 竹茹 浙贝母
川贝母 葶苈子 黄药子 昆布 海藻
礞石 海蛤壳 浮海石


化痰止咳平喘药 止咳平喘药
白果 矮地茶 洋金花 马兜铃 枇杷叶
桑白皮 紫菀 百部 杏仁


温里药(祛寒药)
丁香 肉豆蔻 干姜 胡椒 八角茴香
小茴香 高良姜 荜澄茄 荜茇 花椒
吴茱萸 肉桂 附子


开窍药
冰片 麝香 苏合香 石菖蒲


平肝息风药
龙骨 守宫 牡蛎 罗布麻 地龙
白僵蚕 蜈蚣 全蝎 刺蒺藜 天麻
钩藤 代赭石 珍珠母 珍珠 石决明
羚羊角


安神药 重镇安神药
珍珠 牡蛎 琥珀 龙骨 朱砂


安神药 养心安神药
忍冬藤(夜交藤) 酸枣仁 合欢皮 远志 柏子仁


补虚药 补气药
紫河车 黄精 白术 扁豆 大枣
甘草 山药 黄芪 党参 西洋参
人参


补虚药 补阳药
蛤蚧 胡桃肉 蛇床子 沙苑子 菟丝子
锁阳 海马 续断 狗脊 骨碎补
补骨脂 益智仁 冬虫夏草 杜仲 胡芦巴
淫羊藿 仙茅 肉苁蓉 巴戟天 鹿茸
山茱萸


补虚药 补血药
白芍药 龙眼肉 熟地黄 阿胶 何首乌
当归


补虚药 补阴药
沙参 麦门冬 天门冬 鳖甲 黑芝麻(黑脂麻)
龟板 女贞子 墨旱莲 百合 玉竹
石斛


收涩药
乌贼骨 覆盆子 桑螵蛸 金樱子 芡实
莲子 石榴皮 乌梅 五倍子 诃子
罂粟壳 禹余粮 赤石脂 五味子


驱虫药
樟脑 阿魏 贯众 大蒜 芜荑
鹤虱 雷丸 南瓜子 槟榔 苦楝皮
使君子


外用药及其他
血竭 密佗僧 露蜂房 马钱子 孩儿茶
蟾酥 硇砂 明矾 硼砂 炉甘石
铅丹 升药 轻粉 砒石(砒霜) 雄黄
硫黄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