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12/04/23
- 帖子
- 3545
- 获得点赞
- 1154
- 声望
- 113
读伤寒,很难。
历来都有“千家伤寒千家解”之说。
说的,就是每个人读出来的意思,很可能都不一样。
但是,真相,却永远只有一个。——那就是“真相”自己。
所以,
要想读懂经典,就不要用自己的意思去阐释、去理解,甚至是曲解。
要想读懂经典,就要”让经典自己说话“。
举个例子吧:
大家没有人不知道伤寒的”浮脉“吧?
对于这个”浮脉“,大家是怎样理解的?相信有很多种吧。
都是正确的吗?
可能是。
也可能不是。
那么,听谁的?
呵呵,看看经典自己怎么说吧:
【问曰:西方肺脉其形何似?
师曰:
肺者金也,名太阴,其脉毛浮也,肺病自得此脉,
若得缓迟者,皆愈;
若得数者,则剧;
何以知之?
数者南方火也,火克西方金,法当痈肿,为难治也。】
这条问答中就回答了为什么”伤寒浮脉“的问题。
——”肺者金也,名太阴,其脉毛浮也,“这句,是内经的文意。
——”肺病自得此脉。“说明什么?皮毛、腠理受邪,而见”浮脉“,肺主皮毛故也。皮毛有病,肺气自然受到影响而见变化。这些变化,不仅表现在”浮脉“上,同时还会看到肺气宣发的功能上出现障碍的。
所以,
能力强的,可以通过解析和应证经典的每个文字来提高自己。
初学之人,就不要去考虑什么”理解经典“,记下来就是了。例如”若得缓迟者,皆愈“一句,你不必管他是什么工作原理,记下来,临症见到此病、此脉,知道”皆愈“就行了。别操什么闲心,走上去想一下子就 ”理解经典“ 了。这不可能的。没有天才的。看两遍就敢著书立说的,一般都是大忽悠。真正天才说出来的名言是——”书读千遍,其意自见。“
好了,啰嗦的多了。
下面还是读经吧。(不定期更新)。
(注:俺尽量不做解释。为了更加条理明晰,俺把经文都设定成了问答的形式。每个问答解答一个问题。若还有看不明白的,建议贯通前后经文来看。谢谢。)
历来都有“千家伤寒千家解”之说。
说的,就是每个人读出来的意思,很可能都不一样。
但是,真相,却永远只有一个。——那就是“真相”自己。
所以,
要想读懂经典,就不要用自己的意思去阐释、去理解,甚至是曲解。
要想读懂经典,就要”让经典自己说话“。
举个例子吧:
大家没有人不知道伤寒的”浮脉“吧?
对于这个”浮脉“,大家是怎样理解的?相信有很多种吧。
都是正确的吗?
可能是。
也可能不是。
那么,听谁的?
呵呵,看看经典自己怎么说吧:
【问曰:西方肺脉其形何似?
师曰:
肺者金也,名太阴,其脉毛浮也,肺病自得此脉,
若得缓迟者,皆愈;
若得数者,则剧;
何以知之?
数者南方火也,火克西方金,法当痈肿,为难治也。】
这条问答中就回答了为什么”伤寒浮脉“的问题。
——”肺者金也,名太阴,其脉毛浮也,“这句,是内经的文意。
——”肺病自得此脉。“说明什么?皮毛、腠理受邪,而见”浮脉“,肺主皮毛故也。皮毛有病,肺气自然受到影响而见变化。这些变化,不仅表现在”浮脉“上,同时还会看到肺气宣发的功能上出现障碍的。
所以,
能力强的,可以通过解析和应证经典的每个文字来提高自己。
初学之人,就不要去考虑什么”理解经典“,记下来就是了。例如”若得缓迟者,皆愈“一句,你不必管他是什么工作原理,记下来,临症见到此病、此脉,知道”皆愈“就行了。别操什么闲心,走上去想一下子就 ”理解经典“ 了。这不可能的。没有天才的。看两遍就敢著书立说的,一般都是大忽悠。真正天才说出来的名言是——”书读千遍,其意自见。“
好了,啰嗦的多了。
下面还是读经吧。(不定期更新)。
(注:俺尽量不做解释。为了更加条理明晰,俺把经文都设定成了问答的形式。每个问答解答一个问题。若还有看不明白的,建议贯通前后经文来看。谢谢。)
由版主最后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