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一味洋虫治愈重症肌无力

九龙神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4/03/24
帖子
1498
获得点赞
346
声望
63
□ 何钱 贵州省江口县人民医院
重症肌无力属疑难重症,治疗效果不甚理想。我和老师石恩骏曾治一病患,辨证论治多法无效。正当患者绝望之际,我们偶然予以本地虫类药洋虫治疗,效果十分神奇,患者已能正常工作、生活。吴某,女,54岁,2011年6月25日初诊。
患者身体素来正常,病前仍在上班,做一般体力劳动。5个月前外感风热,头痛,咽干,清涕出,服感冒药愈后逐渐发现双眼睑不能自如开合,数月后又觉四肢软弱麻木,手持饭碗、扫帚等物件皆易落地,双脚无力,行路拖沓,渐渐无法站立,经贵阳医学院作全面生化检查及药物试验,确诊为全身性重症肌无力,住院用大量激素等治疗,病情毫无缓解且日见沉重,坐轮椅改诊于我的老师石恩骏教授。症见全身四肢头面水肿,皮肤粗糙,毛孔增大,肢体痿软无力,不能站立,坐10余分钟即想躺卧床上,眼皮下垂,睁眼困难,声音低微,心中烦而畏风寒,舌淡嫩苔薄腻,脉细软无力而数。
诊为痿证,以补中益气温肾法治之。
处方:黄芪30克,白人参12克,柴胡12克,葛根15克,炒扁豆12克,补骨脂12克,山药15克,茯苓15克,仙灵脾15克,巴戟天12克,升麻5克,炒枳壳9克,炙甘草9克,大枣5枚。
二诊:用上方10余剂,毫无效用。加用温经通脉药:熟附子15克,细辛6克,生麻黄9克。
三诊:又服10余剂,亦毫无效用,病症同前。附子渐加至45克,细辛15克,麻黄18克,又服用制马钱子粉,每日3次,每次1克。
四诊:服药近30剂,病情无变化,病者绝望。
10月25日,我们偶听一乡下农民说起,曾患全身痿软无力之症,服用“洋虫”后治愈。即嘱患者通过网站,购得“洋虫”活体500余只,将其装入大玻璃瓶中,用菌灵芝、当归、山药、党参、黄芪、枸杞等药材喂饲。每日以活虫10只放杯中,用白酒20克浸死吞下。服用半月余未见动静,亦无任何不适。又服用半月余,全身四肢渐觉有力,眼睑略可开合,但仍不欲睁开,可起床行走数十步,声音稍微增大。知药已取效,继续如法服用洋虫。2月后病者行动步履已如常人,在家做饭、外出购物均无困难,精神振作,情绪乐观,四肢肌肉形态力度均较正常,当属临床痊愈,减洋虫为每次5只,再服月余。
重症肌无力属中医痿证范畴,乃因肺热叶焦,不能布散津微,脾虚清气下陷,遂致四肢、头颈、眼睑筋脉失养现肢软、肌肉消退、头颈无力、目不能睁。我的老师石恩骏常以补中益气法治疗,近年又常重用麻黄、附子、细辛、制马钱子等,临床或有效,或久治而完全无效。重症肌无力确为疑难重病,治疗效果不理想。
洋虫民间又名九龙虫、抗癌虫,查国医大师朱良春先生所著虫类药书籍无此物之记载。此虫如米粒大小,黑色微有光泽,繁殖较快,喜温热,畏寒冷,整体无腥臭异味,舔其尻部,或有甜味,或有辣味,多年前贵州即有儿童将之装瓶中饲养。
本地有人曾用此虫治跌打损伤、疼痛红肿、骨折筋伤,亦有人用治肾虚阳痿遗精,均用酒浸活虫吞服,或知其可以活血化瘀,振奋肾中阳气。
然而,洋虫确切之昆虫学命名、性味归经、功效用途等诸多问题皆未清楚,仅知其在昆虫分类学上隶属鞘翅目拟甲科,系医食合用之昆虫。此物竟能治愈重症肌无力等顽症,当有更深一步研究之必要。
链接
重症肌无力(MG)是一种由神经-肌肉接头处传递功能障碍所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部分或全身骨骼肌无力和易疲劳,活动后症状加重,经休息后症状减轻。患病率为77~150/100万,女性患病率大于男性,各年龄均有发病,儿童1~5岁居多。
重症肌无力发病原因有二:一类是先天遗传性,极少见;第二类是自身免疫性疾病,最常见。发病原因尚不明确,普遍认为与感染、药物、环境因素有关。同时重症肌无力患者中有65%~80%有胸腺增生,10%~20%伴发胸腺瘤。
重症肌无力发病初期患者往往眼或肢体酸胀不适,或视物模糊,容易疲劳,天气炎热或月经来潮时疲乏加重。随着病情发展,骨骼肌明显疲乏无力,显著特点是肌无力于下午或傍晚劳累后加重,晨起或休息后减轻,此现象称之为“晨轻暮重”。重症肌无力如进一步发展累及呼吸肌,则十分危险。
重症肌无力患者全身骨骼肌均可受累,可有如下症状:
1.眼皮下垂、视力模糊、复视、斜视、眼球转动不灵活。
2.表情淡漠、苦笑面容、讲话大舌头、构音困难,常伴鼻音。
3.咀嚼无力、饮水呛咳、吞咽困难。
4.颈软、抬头困难,转颈、耸肩无力。
5.抬臂、梳头、上楼梯、下蹲、上车困难。
 
你好朋友,洋虫长什么样子呢?何不发个图片让大家见识一下。
 
百度一下就知道了,学习了。
 
我喂得有,对部分人,四肢无力脸上游走痒,像蚂蚁爬的痒,有用我妈亲验
 
洋虫属鞘翅目拟步行虫科。它分布于东南亚各国和我国的华南、华东地区,为温带、热带地区,是蛀食仓库粮食的害虫之一。但由于其本身富含蛋白质和各种氨基酸等物质,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既可药用,又可食用,所以在江苏、浙江、江西、安徽、广东、广西、海南等地的民间有不少饲养者。
洋虫身体呈长椭圆形,长6毫米,暗黑色,有光泽,触角、口器、足红黑色。头散布颇密的小刻点,前端有横洼,两僻有小窝。眼颇大。触角粗,4~10节宽过于长,末节略较窄,较长,几乎呈圆形。
洋虫前胸短,宽过于长,并不窄于鞘翅,前端窄,两端近基部略缩窄;背面两侧略洼,前端中间有时有小窝;后缘两端有宽而浅的凹;后角钝直角形,前角钝。小盾板钝倒卵形,散布极小刻点。鞘翅颇细长,刻点行细,行间有颇密刻点。腹部刻点密。成虫寿命约3个月。
洋虫性温,能活血祛瘀,温中理气。主治劳伤咳嗽,吐血,中风瘫痪,跌打损伤,心胃气痛,噎膈反胃。内服宜生吞、研末或入丸剂。外用宜捣敷。
《药性考》载:(洋虫)“活吞数枚,止血,(治)劳怯。”《纲目拾遗》载:“行血分,暖脾胃,和五脏,健筋骨,去湿搜风,壮阳道,治怯弱”,“治老人不寐,茯苓引;小儿夜啼,朱砂引;女童夜溺,枸杞引;少妇阴寒,附子引;痈疽发背,沉香末引;舌燥作渴,麦冬引;眼目闭痛,甘草引;耳鸣耳聋,当归引;感冒风寒,防风引;中湿瘟毒,苍术引;跌打损伤,全蝎引;酒醉伤人,葛花引;怒气伤人,沉香引;绞肠痧痛,青蒿引。以上诸症,俱用虫十四个,好陈酒冲服。”
验方如下(出自《纲目拾遗》):
五劳七伤白茯苓三钱,洋虫七个。捣烂。每日空心酒冲服,以复元为止。
劳嗽牛骨髓三钱,核桃肉三钱。共为末,入洋虫七个,再捣为丸,每丸三钱。每日五更衔化一丸。
膨胀洋虫二十四个。薄荷、陈皮汤送。
中风不语洋虫二十四个。薄荷、灯心汤送。
风瘫洋虫九个。木香汤送。
急慢惊风洋虫九个。薄荷、杏仁汤送。
小便不适灯心草、车前草各七根,洋虫七个。陈酒冲服。
梦遗、白浊、血淋、白带芡实三钱(微炒,研末),白果五枚(去皮、心)。先将药捣烂,再加淫羊藿二钱,广皮二钱,韭子三钱同煎。用洋虫七个,酒冲服。
经水不调香附、陈皮、益母草、当归,元胡索各八分。水煎和酒冲洋虫七个服之。久远者连服数次。
无名肿毒洋虫十六个。陈酒送,五更服。(佳愉)
 
这个在报纸上看到了,多谢分享。
 
谢谢分享 !收藏备用。
 
谢谢学习了,..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