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14/11/20
- 帖子
- 6
- 获得点赞
- 1
- 声望
- 0
- 年龄
- 48
中医认为凡以外感发热为主的疾病,通称为温病,囊括西医传染病数百种,且历经几千年之沧桑,活人无数,理法方药,成竹在胸,可谓至宝!余乃一纯中医,西医见识甚浅,但知其扬其长,避其短,是谓至理!惜今人不知其由,乃谓中医只可为慢郎中,不可救急危重症,如此见识,身为国人,良可悲也!就此余乃述其外感急症数则,以救其偏。
有一小儿,马氏,二岁。2013年6月5日初诊。发热咳嗽入院。查其口腔,手足有疱疹,逐定为手足口病。举家恐慌。入院治疗五六天,收效甚微。故而求治于中医,发热仍在,体温38.5左右,时有咳嗽,疱疹色红,纳呆,便秘,两目有神,动作不衰,舌偏红苔白而厚,指纹浮紫。外感温疫之邪,袭于肌表卫气,不得宣越,已有内传阳明经之机,幸好正气未衰,此时若能一鼓作气,清解温疫之邪,通降阳明腑气,则阴津能保,正气可安!处以:
生石膏(先煎)50克 青连翘15克 生甘草3克
生大黄(后下)6克 炒枳实6克 川厚朴6克
芒硝(冲服)4.5克金蝉衣6克 牛蒡子10克 全瓜蒌15克。
二剂,水煎频服,两小时服一次。病家谨遵医嘱, 近36个小时将药服尽,发热已去,便秘已通。唯觉邪气顿去,胃气稍伤,仍以上法加消食导滞之药以善其后,共六剂而收功。
张先生,2013年7月31日初诊。 感冒数日,治以西药打针输液病情不减而来诊治。恶风发热,T37.4度,浑身酸楚,咽痛,喉中有痰,胸闷憋气,舌可,脉滑稍数,左寸及右尺沉弱。此乃外受风寒,湿气内蕴,阻上格下,三焦壅滞,故脉症如此。处以:
北柴胡30 枯黄芩15 清半夏15 炙甘草6
绿茵陈30 青连翘30 薄荷叶10 飞滑石30
川桂枝15 赤芍药15 生苡仁30 白叩仁10
光杏仁15 广藿香12 三剂,水煎服,日一剂。
病家自述服至二剂时,恶风发热已退,咽痛,胸闷憋气大减。后调以:
生苡仁30 光杏仁15 白叩仁6 清半夏12
云茯苓18 枯黄芩15 川厚朴12 青连翘18
苍白术18 牛蒡子15 绿茵陈30 全瓜蒌30
五剂,水煎服,日一剂。药未服完,诸症已若失。
孙老师之女梦彤,年方十六。偶有不慎,外受风寒,内蕴湿热,内外合邪,逐至发热,T38度,乏力,纳呆,咽干,泄泻,脉滑数。湿浊之邪已犯少阳胆经。处方:
北柴胡30 枯黄芩12 清半夏15 炙甘草6
广藿香15 炒苍术18 川厚朴10 云茯苓18
佩兰叶12 白叩仁6生苡仁30 绿茵陈12
二剂,水煎频服。服完之后,喜报告捷,病若失。
有一小儿,马氏,二岁。2013年6月5日初诊。发热咳嗽入院。查其口腔,手足有疱疹,逐定为手足口病。举家恐慌。入院治疗五六天,收效甚微。故而求治于中医,发热仍在,体温38.5左右,时有咳嗽,疱疹色红,纳呆,便秘,两目有神,动作不衰,舌偏红苔白而厚,指纹浮紫。外感温疫之邪,袭于肌表卫气,不得宣越,已有内传阳明经之机,幸好正气未衰,此时若能一鼓作气,清解温疫之邪,通降阳明腑气,则阴津能保,正气可安!处以:
生石膏(先煎)50克 青连翘15克 生甘草3克
生大黄(后下)6克 炒枳实6克 川厚朴6克
芒硝(冲服)4.5克金蝉衣6克 牛蒡子10克 全瓜蒌15克。
二剂,水煎频服,两小时服一次。病家谨遵医嘱, 近36个小时将药服尽,发热已去,便秘已通。唯觉邪气顿去,胃气稍伤,仍以上法加消食导滞之药以善其后,共六剂而收功。
张先生,2013年7月31日初诊。 感冒数日,治以西药打针输液病情不减而来诊治。恶风发热,T37.4度,浑身酸楚,咽痛,喉中有痰,胸闷憋气,舌可,脉滑稍数,左寸及右尺沉弱。此乃外受风寒,湿气内蕴,阻上格下,三焦壅滞,故脉症如此。处以:
北柴胡30 枯黄芩15 清半夏15 炙甘草6
绿茵陈30 青连翘30 薄荷叶10 飞滑石30
川桂枝15 赤芍药15 生苡仁30 白叩仁10
光杏仁15 广藿香12 三剂,水煎服,日一剂。
病家自述服至二剂时,恶风发热已退,咽痛,胸闷憋气大减。后调以:
生苡仁30 光杏仁15 白叩仁6 清半夏12
云茯苓18 枯黄芩15 川厚朴12 青连翘18
苍白术18 牛蒡子15 绿茵陈30 全瓜蒌30
五剂,水煎服,日一剂。药未服完,诸症已若失。
孙老师之女梦彤,年方十六。偶有不慎,外受风寒,内蕴湿热,内外合邪,逐至发热,T38度,乏力,纳呆,咽干,泄泻,脉滑数。湿浊之邪已犯少阳胆经。处方:
北柴胡30 枯黄芩12 清半夏15 炙甘草6
广藿香15 炒苍术18 川厚朴10 云茯苓18
佩兰叶12 白叩仁6生苡仁30 绿茵陈12
二剂,水煎频服。服完之后,喜报告捷,病若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