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五音之殇

hdc

惊鸿一瞥
正式会员
注册
2014/02/23
帖子
44
获得点赞
0
声望
0
看了下面的文章,深有所思,天有五音人有五脏深深相应之,人是万物之灵,音是万物之情,人和物都离不开音,音乐与天相通。古人的音乐很简单,不像现在没有那么多大杂烩,古人的曲子以接近自然和简单真实为美,并通过音乐已达及身到和大自然的和谐相应,古人悟出了大自然之五音,并为其赋予了五行的属性,根据人心情与之的相应来判断自身身心的偏颇与失衡,比如脾胃功能差的人多听一些土音(宫声)的曲子,反过来当人肝胆系统失衡时候,会本能的喜欢一些木音(角声)。今人愚昧不知现在流行的七音其实乃五音,其划分非声乃以质。从乐器上来说,古人弹出的乃天籁之声,今人则大都高科技乐器的靡靡之音(尤其是以钢琴代表的狗屁西洋乐器,统统应该扔进博物馆去,害人害己不浅),古人曲子以调养身心抒发情志为目的,今则是调动人的心火,伤人心神,一个让人收藏一个要人开放,其目的截然相反;再者现在的音乐往往都是大杂烩,美其名曰融合古今传统和现代,其实则是杀人之曲,人受冷则收,会发出添加衣物的需要,这种外界的影响会影响我们的本能,那么音乐则更进步一步,它会直接影响人的心神,与人的脏器的以及所藏的神、魄、魂、意、志产生共鸣,所以听错了音乐就好比和一碗毒药,这是用脚趾都都能想明白的道理。现在的人在践踏天之五音而迷恋于人自造的靡靡七音,何其之殇!
(转文)
根据《黄帝内经》所述,天有五音:角徵宫商羽;地有五行:木火土金水;人有五脏:肝心脾肺肾。五脏所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五音与五脏相应,是音乐治疗疾病的重要原理。
人是万物之灵,音是万物之情。人和物都离不开音,音乐与天相通,音乐是调和性情不可缺少的。鼓的声音,厚重高亢;钟的声音,充实有力;磬的声音,清脆明亮;埙、竽、笙的声音,沉静缓和;管的声音,激昂粗犷瑟的声音,轻快温良;琴的声音,温柔优美……在诸多乐器中,鼓如同天,埙如同地,磬如同水。
木音(角声)
木音为吉箫、竹笛、木鱼等乐,入肝胆之经,疏肝利胆,保肝养目。古箫、竹笛的原始之声,舒展、深远、悠扬,飘逸若仙,高而不亢、低而不臃,连绵不断,显示古木焕发生机,带来春意。
木音代表东方苍龙的音意,被认为是祛灾避凶的吉祥物,它象征着强大、健康、向上。在古箫的原始旋律阴阳起伏之中,似乎在召唤东方巨龙从大地上缓缓地腾空而起,它应着角声,朝着太阳,奔向长空……
木音可以梳理肝火胆热的淤疾,平和血压、清血质,夜间休息时有助于安魂入神,对于容易疑神疑鬼、精神不安的人,也有很好的理疗效果;其他,如夜晚受到惊吓、盗汗、心中忧郁等,也相当有益。
多听木音,可以移转性情,增强精神,安定魂魄,消除失眠,让身心合一,重新找到原始平和的人性。
火音(徵声)
火音为古琴、小提琴等丝弦乐,入心经、小肠经,主理心脏和小肠的健康。
古琴奏鸣了远古的回音,有轰然绵延的背景。音乐突出古琴的清朗感,悠扬舒缓,并逐步加快节奏。接着,出现打击乐清脆的叮咚声,展现出长河落日的远景。一阵雁过的翎声,由远而近,由近而远,风声水起,云蒸霞蔚,表现出中国远古文化长河优美的回音和片段,令人发幽古之情。
火是万物的动力,代表心脏,有热量,丝弦的声音可发动人的心弦。《黄帝内经》认为:火通心经,疏导小肠经,丝音调理神志,疏导血脉,平稳血压,疏通小肠,祛除毒伤。
聆听火音可以使心、小肠处在沉稳和谐的生理状态之中。
土音(宫声)
土音为古埙、笙、竿、葫芦笙等乐,入脾经、胃经,主理脾胃的健康。
中国《东巴经》记载,人类在远古形成时,“先有佳音,后有佳气”。
土音的古埙声仿佛从遥远的夜空中而来,而小提琴声为丝音,丝为火,火生土,引人进入宁静混沌的宇宙空间。
地球形成之后,先有各种声乐的形成。土音是万物化生成形的元音动力,动植物由单一细胞生化形成,代表新生命即将诞生,佳音在先,而佳气随后,推动着大自然的变迁和动植物的生发蜕化。缓缓地,森林深处似乎听到侏罗纪时期各种虫草生物的生命之声;恐龙等原始动物生成,在五行中蕴化、运动、生长,随之万物生成而繁衍。
接着,埙声配合着鼓声(鼓声为革音,鼓动先天之真气运化)。鼓声表达了各种生物节律与动物的心脏跳动之声,推动着先天之气由单一细胞转为多元细胞的分化。一分为二,二分为四,四分为八,直至进化到原始人类……
考古学家已经印证“原始先人吹埙,群民围篝火而听”的传说,所以伏羲氏“造瑟埙调理百病”的历史传说,应不虚假。
金音(商音)
金音为编钟、磬、锣等乐,入肺经、大肠经,主理肺、肠的健康。
金音的旋律和曲调,是根据《易经》五行八音的方位和乐器对应人体五脏所演示而成。
金属、石制品的古乐器,如编钟、磬、锣鼓、铃声、长号、三角铁等,发出的浑厚清脆之声为金音。远古的金声,声声连绵不断地回荡在天地间,其气势高昂、起伏委婉、震荡心肺,帮助人们扩充肺腑,加大肺活量,吸纳大量的氧气。
金音旋律中选择了编钟、磬声,奏出中华炎黄文化气势磅礴的尊贵和威严,编钟声奏响了历史鼎盛时期的辉煌,赞颂着天下太平,音乐表达了先辈创造文字、声乐、数学、哲学、历法等高度智能的文明文化,教化人们心平气和,,积善事,调魂魄(《黄帝内经》讲:肝主血藏魂,肺主血藏魄),行爱心,得神明,从而达到强肺强魄,驱逐恶疾与后患,增强体质之目的。
水音(羽声)
水音为鼓、水声等乐,入肾经与膀胱经,主理肾脏与膀胱的健康。
水音的旋律结合了地下泉水、溶洞水、小溪、河水、百川汇合及海洋之声。天降雨水,雷电交加,天雨为水,天雷为火,水火相济,交响声隆隆,震荡宇空。
水是万物之本:水主肾,是生命之根,肾气蒸发,天地能量合成。
水音代表生命之源。水声的声波能强壮肾脏功能,刺激肾上腺分泌,疏导下腹疾患并泻毒,从而平衡免疫系统,提高生命品质。
人们敲锣打鼓,乐声喧天,综合了音乐的能量。轩辕鼓、宫廷鼓、手鼓、大小鼓、铃鼓、架子鼓、非洲鼓等十几种鼓声交替振荡,鼓声振发先天肾脏之气,能量延绵不断,可疏通肾经,促使泌尿系统与性功能发达。
水多就能壮肾、旺肝,肝木和谐共鸣,水火济济相融,使人心志通畅,欢乐体壮。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