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关于中医发展,元芳们怎么看?

xiaofengsan

惊鸿一瞥
发帖需要审核会员
注册
2014/11/30
帖子
3
获得点赞
0
声望
0
本帖最后由 xiaofengsan 于 2014-12-5 09:21 编辑
 
看不清楚呢
转成论坛文章的形式,多好,也方便大家阅读啊
 
新浪微博上看到的,发不了链接,所以截了图,我这儿可以放大了看,或者保存图片也能放大看。话说怎么转成论坛文章的形式啊,难道敲字
 
“北中医新政”将把中医学带向何方?

北京中医药大学(简称“北中医”)自2013年新校长上任后,在教学、科研方面实施“新政”,重点部分即将所发表的学术文章在科学引文索引(SCI)数据库的影响因子数作为评价教师、学生的重要指标(以下简称“文章指标”。评价内容包括教师职称的升降、学生学位的取得等。另,对于教师而言,评职称和取得硕导、博导资格还需具备拥有课题及科研经费等条件),只有医古文专业幸免于该“文章指标”(代以一定数量和影响因子的中文文章)。现在的情形是:文章和课题牵涉了过多的精力和时间,以至于教师难以注重教学质量与临床水平的提高,学生疏于对中医经典和临床的学习,所有中医专业的中医理论研究部分均“让渡”给了医古文专业。而北中医作为全国中医院校的旗帜,此举必然会影响全国中医院校的相关举措。

中医大家邓铁涛先生说过:(中医学)四大经典是根,各家学说是本,临床疗效是生命线。以上“新政”不得不使人心生疑问:
一、这是否符合中医学学科的发展规律?
照此数年以后,中医学理论的院校传承是否会出现断层?“学院派”运用中医理论指导临床的水平是否会日趋下降?
(上述“新政”可以作为奖励措施,但作为摊派式的、带有惩罚性质的措施则会制度性地劫夺中医学理论与临床的人才的培养和传承)

二、“影响因子”实际上代表一篇学术文章在一定期限内被引用的次数,它虽然与文章的学术质量有关,但亦与文章所涉及领域的热门程度密不可分。一味注重影响因子,是否会导致热门更热,冷门更冷?而从人类文明和文化发展的高度来看,冷门学问的学术价值难道不如热门学问?

三、一个没有任何中医学教育背景的校长执掌中医院校(非经指派,而是竞聘上任,但全校师生和职工无参与权),“外行指导内行”,这种现象难道不能避免?
 
北中医校长新政,将把中医学带向科学化、现代化。
中医大家邓铁涛先生说过:(中医学)四大经典是根,各家学说是本,临床疗效是生命线。
如果邓铁涛先生能教会后学看病,当然更好!
可惜的是,就他那一点三脚猫医术,也教不会后学。
无奈之下,也只有倡导中医搞文化。
中医既然不看病而搞文化,中医无论事实“新政”,还是研习《经典》,都没有什么区别。
 
四大经典是根,各家学说是本,临床疗效是生命线。
------
大家千万不要相信这句话。
如果埋头学习四大经典、各家学说,您的临床就不会有疗效。
其实道理很简单,您一直埋头学习牛顿力学,您肯定不会设计宇宙飞船。
四大经典、各家学说,就如同牛顿力学,而临床就如同宇宙飞船。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