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中医四小经典 《医学三字经》《濒湖脉学》《药性歌括》《汤头歌诀》
---四小经典主要包括:药性,汤头,诊断,中医原理,四部份,是过去一些传承入门的学习方法,也是一些速成学法,四小经典选材也有很大差别,上面是例举一类选材。药性选材各家都会有一些差别,有些偏差,歌括中简而未尽,有些还须在传承中指点,脉学有多种,濒湖的二十八脉作为代表性,但应用中有些人总结得还精简,可学习。汤头一书开篇部份要细看。中医入门其实很简单,先用阴阳五行打个框架,将原理定好,涉及到经络运气等先暂时放下,经络慢慢记,先记下大致的路线开始。有了原理,下一步学诊断,脉诊有带教则易,没带教要花点时间,开始从望诊开始,放入阴阳五行定位,如舌望,先将舌分部,即左肝木,右肺金,尖前心火,后肾水,中央戊己脾胃当,简单分象后,再进一步引入湿燥厚薄苔色,,,,等用五行象归类,学会用五行思维,达到化繁归简的目的。以后学脉也用五行定位,这样的利处是化繁归简,缺点是容易错象,初学慢慢来,若是不行,用回原来的术语也没问题,但以后下去就会越学越多名目,越来越繁乱,难以归类。明了阴阳五行生克规律,学脉也很快,比起学二十八脉用兼脉一类简单。理诊有了之后,学药性,药如将兵,必须明白清楚其四气五味,即其特长喜好宜忌,四气五味也决定了它将来药力归经的反映。药性熟了,手下有一将兵,还要学会行兵布阵,这时再学汤头,学习古人的组方原理,什么阴阳五行八卦组合,什么补南泻北方法,,,,学会它的灵活性。接下来,学习经络,解剖,生理结构,,,科学的新发现,西医的新发现,,,,结合到中医理中去应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