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蛋白尿与乳糜尿

李荣伟

闻名全坛
版主
注册
2011/09/25
帖子
14106
获得点赞
1176
声望
113
所在地
安阳
以下内容全部是百度来的。

由于肾小球滤过膜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健康人尿中蛋白质(多指分子量较小的蛋白质)的含量很少(每日排出量小于150 mg),蛋白质定性检查时,呈阴性反应。当尿中蛋白质含量增加,普通尿常规检查即可测出,称蛋白尿。如果尿蛋白含量≥3.5g/24h,则称为大量蛋白尿。
蛋白尿,就是尿中出现蛋白。
蛋白尿的症状,要根据蛋白尿的程度来进一步检查和确定,根据资料和个人临床了解到的情况,蛋白尿的伴随症状主要有:
1,低蛋白血症:因为大量蛋白都从尿中被排出,于是身体出现蛋白减少的情况,特别在尿蛋白超过3.5g/L的时候,已经达到了肾病综合征的其中一项诊断标准;
2,高度水肿:因为蛋白尿,大量蛋白排出体外,出现低蛋白血症,胶体渗透压降低,于是液体便渗出来,造成高度水肿;
3,高脂血症;
4,肾衰的表现。

蛋白尿主要是肾病综合征,或肾小球肾炎的表现,

蛋白尿并非都是病态,有功能性蛋白尿和病理性蛋白尿之分。功能性蛋白尿也称生理性蛋白尿,是指出现于健康人的暂时性蛋白尿。多见于青年人,在剧烈运动、发热、高温、受寒、精神紧张等因素影响下,肾血管痉挛或充血,导致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增强而使蛋白大量“漏网”。正常孕妇尿中蛋白可轻度增加,这与体位和肾流量加大、肾小球滤过率增加有关。功能性蛋白尿在诱因解除后蛋白尿会自行消失。故又称可逆性蛋白尿或一过性蛋白尿。
病理性蛋白尿是指人体某个系统或脏器发生病变所致的尿液持续出现蛋白。一般24小时尿蛋白量超过150毫克。常见于三种情况:
肾小球性蛋白尿: 因各种原因所致肾小球毛细血管壁损伤(如免疫损害),使负荷减少或丧失,导致肾小球通透性增高。较多的血浆蛋白滤过后,超出了肾小管重吸收能力,导致蛋白尿。如急慢性肾炎、狼疮性肾病、糖尿病肾病等。
肾小管性蛋白尿:肾小管发生病变或肾小管功能缺陷时,对蛋白重吸收减少或分泌蛋白增加,导致尿液蛋白增加。如肾小管酸中毒、镇痛药引起的肾病、抗生素的肾毒表现等。
蛋白尿肉眼一般是不会发现的,如果你能看到,那蛋白就太多了,化验检查都无法计数了,而且这么大量的蛋白丢失就会出现低蛋白血症。

乳糜尿是指含乳糜微粒(大颗粒脂肪与载脂蛋白发生球状结合形成的脂蛋白,因其颗粒较大而能使光散射,故外观混浊呈乳白色,密度小而静置后浮于尿液顶层,故最上层为脂肪层,包含乳糜微粒和单纯脂肪)的乳白色浑浊尿液.如果尿中还同时含有红细胞,则外观呈乳红色,称乳糜血尿。乳糜尿的特征是小便混浊如乳汁,或似泔水、豆浆一,故名。乳糜尿发病年龄以30~60岁为最高。乳糜尿的发病原因,目前认为是胸导管阻塞,局部淋巴管炎症损害,致淋巴动力学的改变,淋巴液进入尿路,发生乳糜尿。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