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徐批叶天士晚年方案真本》:痰饮咳嗽

白术

声名远扬
管理员
注册
2008/05/05
帖子
7898
获得点赞
934
声望
113
顾,四十六岁,来安县人。

有痰饮咳嗽宿疾,遇外感寒邪或劳倦即复发。每次发作,则胸脘涨满不舒,咳吐稀浊涎沫,逐渐痰变浓稠,胀气消减而止。两年来,腹部渐增痞闷的症状,乃至妨碍饮食,肛门尻骨部位,坐着没有异常感觉,起立活动则觉下坠,象是要大便的样子。前医多从肺治,不是用辛热解散,就是用苦寒沉降的药,以致此疾缠绵不愈。

处方:肾气丸加胡桃肉、角沉香。

张小林:肾不纳气,则元阳不足,元阳不足既不能温养脾阳,脾阳虚则不化水谷,饮浊内生。再者,肾不能收纳,饮邪上泛,所以出现胸脘胀闷,痰饮咳嗽反复发作的症状。治求其本,则当补肾纳气。

徐灵胎:‘外寒,劳倦即发’是阳气不足很重的表现。

-------《徐批叶天士晚年方案真本》

原文:
顾(来安县,四十六岁) 此病起痰饮咳嗽或外寒,劳倦即发(阳气已薄极。)发必胸脘气胀,吐出稀涎浊沫,病退痰浓气降乃已,此饮邪皆浊饮久聚。两年渐渐腹中痞闷妨食,肛门尻骨,坐则无恙,行动站立,刻刻气坠。若大便欲下之象,肾虚不收摄显然。或于在前见痰 嗽以肺治,苟非辛解,即以寒降,以致酿成痼疾。
肾气丸加胡桃肉、角沉香。
肾虚气不归元,既不能温养脾阳以化食,以致饮邪浊阴久聚,此肾虚而脾益虚也。再经肾气不摄,逆上饮泛,病苦胸脘胀闷,必得肾气收摄,则诸症皆安。
 
谢谢白术老师!挖掘故医案供大家学习,谢谢!
 
治病当求本,此方远期疗效定好!
 
治病当求本,此方远期疗效定好!

从本案看

此求本之治,当在缓解期

若在急性发作期,或当逐痰去饮救急?
 
学习了,果然好医案!!!!!!!
 
太阴不治而至少阴,治当纳气归肾。
 
太阴不治而至少阴,治当纳气归肾。
 
江(通州,四十四岁) 痰饮哮喘,遇寒劳怒即发。
小青龙去麻黄。
哮喘先开太阳。

程(徽州,四十六岁) 此痰饮宿病,劳怒遇冷即发(总由肺肾不固,)已十年之久,不能除根。
桂苓甘味汤

----
这两个案子非常形似,虽都是痰饮,但各自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所以方药上也有变化
在《金匮》里也有一段很好的示例:
咳逆倚息,不得卧,小青龙汤主之(方见上文肺痈中)。

青龙汤下已,多唾口燥,寸脉沉,尺脉微,手足厥逆,气从小腹上冲胸咽,手足痹,其面翕热如醉状,因复下流阴股,小便难,时复冒者;与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治其气冲。

桂苓五味甘草汤方

茯苓四两 桂枝四两(去皮) 甘草三两(炙) 五味子半升

右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温服。

冲气即低,而反更咳,胸满者,用桂苓五味甘草汤去桂,加干姜、细辛,以治其咳满。

苓甘五味姜辛汤方

茯苓四两 甘草三两 干姜三两 细辛三两 五味半升

右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半升,日三。

咳满即止,而更复渴,冲气复发者,以细辛、干姜为热药也。服之当遂渴,而渴反止老,为支饮也。支饮者,法当冒,冒者必呕,呕者复内半夏,以去其水。

桂苓五味甘草去桂加姜辛夏汤方

茯苓四两 甘草三两 细辛二两 干姜二两 五味子 半夏各半升

右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半升,日三。

水去呕止,其人形肿者,加杏仁主之。其证应内麻黄,以其人逐痹,故不内之。若逆而内之者,必厥。所以然者,以其人血虚,麻黄发其阳故也。

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杏仁汤方

茯苓四两 甘草三两 五味半升 干姜三两 细辛三两 半夏半升 杏仁半升(去皮尖)

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半开,日三。

若面热如醉,此为胃热上冲熏其面,加大黄以利之。

苓甘五味加姜辛半杏大黄汤方

茯苓四两 甘草三两 五味半升 干姜三两 细辛三两 半夏半升 杏仁半升 大黄三两

右八昧,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半升,日三。

先渴后呕,为水停心下,此属饮家,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方见上)。
 
江(通州,四十四岁) 痰饮哮喘,遇寒劳怒即发。
小青龙去麻黄。
哮喘先开太阳。

控涎丹,可谓少量应用。病重时
 
金,四十四岁,运漕。

冬发嗽吐涎沫之症,前医都用肺药治疗,年余无效。

冬主收藏,此时发病是潜藏无力;嗽吐涎沫,是五液不能归肾,肾虚不能摄纳。

方药:桂苓甘味汤

天人相应,人体气机顺应天地的变化而变化的才属正常。随着年龄增长,真气真精虚衰,气机的升降不再与天地应和,本来收降的季节,偏出现上逆的症状,是违背天度。

徐灵胎:果断定为肾病,可谓认病老到,一定有两尺不固的脉象。

----

金(运漕,四十四岁) 冬藏失司,嗽吐涎沫,是肾病也(识力清老脉必两尺不固。)医见嗽咸以肺药治之,年余无效。
桂苓甘味汤
气机从天度升降,是乾坤翕辟大道。年多真气真精虚衰,病气为主,以致天气肃降而收。病反多抗拒,偏易上逆,应藏不藏,违逆天度矣。
 
戴,三十九岁,徽州。

患咳喘证,不能平卧。前医用温补肾脏的方药疗效不显著。

仲景论痰饮治疗,分为二类,外饮治脾,内饮治肾(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又说: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看前面的用方是以温肾为主,并无错误。然更深入一步考察,痰饮为有形阴邪,而其本源,是由于阳气微弱,气化不足,浊阴凝聚,从下逆行向上而成。附子走而通阳,在这里应用也是非常合理的,但方中配伍了很多滋柔护阴的药品,束缚了附子的剽疾、迅猛的药性,所以疗效欠佳。

方药:真武汤(茯苓、芍药、白术、附子、生姜)

张小林:此症应是属于只须通阳,而不必顾及阴津的病证。

徐灵胎:此是阳气微弱但阴虚还不是很严重的病证,故此治疗上只通阳即可。仲景用八味丸治疗痰饮,其中的丹、苓、泽各药是为疏通济阴而设,有阴阳相济之妙,所以‘滋柔护阴’并非在这类病证中不可用,而是要根据具体情况变通。

----


戴(徽州,三十九岁) 仲景论痰饮分二要,外饮治脾,内饮治肾。又云∶凡饮邪必以温药和之。阅方是温养肾藏,不为背谬。考痰饮有形,原其始也。阳气微弱,浊阴固聚,自下逆行,喘不着枕。附子走而通阳,极为合理。然其余一派滋柔护阴,束缚附子之剽疾矣。(此为阳微而阴未甚亏者。设仲景八味丸治痰饮,丹苓泽原疏通脐阳,非尽滋柔护阴者。)
真武汤
此症只须通阳,不必顾阴。
 
沈,北城下。

胸脘满闷不适。

用辛味药开通上焦,肺气肃降,疾病可愈。

方药:芦根 白蔻仁 杏仁 米仁 浙苓 浓朴

------

沈(北城下) 辛气开上,肺气降可效。
芦根 白蔻仁 杏仁 米仁 浙苓 浓朴
 


喜饮,久嗽失音,脉小痰冷,饮邪冲气,入暮为重。

久嗽、脉小是肺气虚弱。

方药:桂苓甘味汤

------

陈 久嗽失音,脉小痰冷,此肺虚气馁,不易骤愈,酒家有饮邪冲气,入暮为重。
桂苓甘味汤
 
侯,四十二岁。

病痰饮咳喘数年,多在春夏秋季感寒发病,近年发作频繁。

痰饮之证《金匮》论之最详,篇中将其证分为内、外。内饮治肾;外饮治脾。并对治法概括为:饮邪当以温药和之。此证近年频发,且病势渐重,是男子中年以后,下元不足的原因。

方药:都气丸加坎气、胡桃肉。

徐灵胎:痰为火结,饮属阴邪。盖内寒之人真阳不能鼓动营运,水饮即为留着,且肾虚水泛最易成饮,故必以温药和之。

----


侯(四十二岁) 痰饮留伏而发,最详《金匮玉函》。仲景必分内外,以内饮治肾,外饮治脾。更出总括一论,谓饮邪当以温药和之。忆越数年举发,春夏秋之时,此因时寒暄感触致病,今屡发反频,势甚于昔,乃男子中年以后,下元渐衰也(痰为火结,饮属阴邪。盖内寒之人真阳不能鼓动营运,水饮即为留着,且肾虚水泛最易成饮,故必以温药和之。)
都气丸加坎气、胡桃肉。
 
陈,五十岁,南城下。

海风侵袭,入喉着肺,病胸满咳喘。

用宣散之剂不效,议用缓剂宣通上窍。

方药:马勃 射干 蝉衣 麻黄,为末,以葶苈子五钱,大枣十个,煎水泛丸。

徐灵胎:药味俱轻扬上泛,丸则不失缓逐之义。

---

陈(南城下,五十岁) 海风入喉,侵肺久着,散之无用,议缓逐以通上窍(药味俱轻扬上泛,丸则不失缓逐之义。)
马勃 射干 蝉衣 麻黄,为末,以葶苈子五钱,大枣十个,煎水泛丸。
 
章,四十九岁,水关桥。

咳嗽四年,每着枕必咳,睡熟才能停止。曾经他医按肺病治疗,逐渐出现下肢及阴囊水肿。

肾虚气冲犯肺所以出现咳嗽,卧则逆气更易上逆。前医从肺论治,没能顾及根本,阳受损,不能化阴,阴水弥散,所以出现下肢水肿。

方药:济生肾气汤

徐灵胎:此证关乎阳气的开合,只有学识渊博体察细微者才能准确的判断出来。

张筱林:阳气开合正常,气机才能宣通流动有序。常规来讲少阳、少阴都是阳气开合的枢纽。开合不利,是阳气不足,少阴亏损。肾气已经气化不利,再用肺经药耗损真气导致的问题,只有用济生肾气汤比较适宜。

----
章(水关桥,四十九岁) 病患说咳嗽四年,每着枕必咳,寐熟乃已,此肾虚气冲上犯。医见嗽治肺,延及跗肿,阴囊皆浮,阴水散漫,阳乏开阖,都属肺药之害(讲到阳气开阖,才大心细)
严氏肾气汤
阳气有开有阖,气即流运宣通。盖少阳为枢,少阴亦为枢。至于阳泛开阖,不但阳微,少阴亦亏损。肾既不能化气,更以肺药损真,故独宜于(济生)肾气汤也。
 
沈,三十五岁。

病发寒热一个月,汗多不渴,左半身疼痛,咽痒咳嗽,近日恼怒心境不佳。

这种咳嗽是支脉结饮,按肺论治不会有好的效果。

方药:玉竹 大沙参 米仁 生草 扁豆 茯苓

徐灵胎:支脉结饮,用清润法,不用辛通,恐逼成燥烁耳。

------


沈(三十五岁) 此嗽是支脉结饮,治肺无益。近日嗔怒呕气,寒热一月,汗多不渴,舌淡白,身痛偏左,咽痒必咳(支脉结饮,用清润法,不用辛通,恐逼成燥烁耳。)
玉竹 大沙参 米仁 生草 扁豆 茯苓
 
迟,四十八岁。

背寒,每遇冷或劳烦,喘嗽气逆,聚于胸臆,越日气降痰浓,其病自缓。

背寒为饮,年分已多,况云中年不能安逸。议病发用《金匮》法可效,治嗽肺药不效。

方药:桂苓甘味汤

-----

迟(四十八岁) 背寒为饮,凡遇冷或劳烦,喘嗽气逆,聚于胸臆,越日气降痰浓,其病自缓。 年分已多,况云中年不能安逸。议病发用《金匮》法可效,治嗽肺药不效。
桂苓甘味汤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