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徐批叶天士晚年方案真本》:失眠

白术

声名远扬
管理员
注册
2008/05/05
帖子
7898
获得点赞
939
声望
113
王,四十七岁。

失眠,曾用天王补心未效。

人至中年,阳气不足,阴浊不化,而成痰饮,阻滞气血运行,阳跷脉(阳跷脉主一身左右之阳,阴跷脉主一身左右之阴。有濡养眼目,司眼睑的开合和下肢运动的作用)中空虚,导致阳不入阴,引起失眠。天王补心都是寒凉的补阴药,更加阴浊,耗散阳气,所以不效。《灵枢经》有半夏秫米汤,可以交通阴阳,消散痰饮。仲景说:凡痰饮当以温药和之。

方药:小半夏汤(半夏、生姜)加秫米。

张小林:阳气能够顺畅由阳跷脉流入阴跷脉(阴跷穴:照海穴;阳跷穴:申脉穴。阴跷穴,又有言为会阴)则脉道不空。此患是因有形阴浊阻滞,阳气不能入内,与阴气和合,如果不能驱散痰饮,通畅道理,怎能达到交通阴阳的目的呢?

----


王(四十七岁) 痰饮乃阴浊化有形之物,阻阳气不入于阴,阳跷穴空,夜不熟寐,灵枢经用半夏秫米汤,谓通阳交阴,痰饮不聚也。天王补心一派寒凉阴药,与浊阴树帜,中年必不受护阳为要。(精实。)仲景云∶凡痰饮当以温药和之。(指明确凿。)
小半夏汤加秫米。
阳气入于阴跷穴即不空矣。今被有形阴浊阻逆,阳不内交,苟非驱化痰饮,扩清道路,安得通阳交阴耶?
 
请问白术老师,秫米是什么?
 
对于秫米的解释,今人多依张介宾、李时珍及日人丹波元简之说,谓秫米即“糯小米”、“黏粟”、“糯粟”、“黄糯”,也就是黄黏米。但秫为黏粟说之外,有医家认为秫米是指黏高粱米或高粱米。如明代的官修本草《本草品汇精要》引《图经》云:“秫乃粟之黏者也,其苗高丈许,有节如芦,茎中有瓤,类通脱木而小白,叶长一二尺,实生茎端作穗。江南谓之粟,北土所谓萄萄者是也。然有二种,其黏者为秫,可以酿酒;不黏者为粟,但可作糜食耳”。通过上述植物特征的描述,可知秫米当为黏高粱米,而该书的插图正是高粱。既是官修本草,则非一人之见解,至少是著录本书的众医家中大部分人的认识;而从其文献来源看,这并非明代医家的新认识,至少著录《图经》的医家苏颂、掌禹锡等人也是这样认识秫米的。此外,清·吴鞠通及民国时期张锡纯均明确提及秫米就是高粱米。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