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徐批叶天士晚年方案真本》:痿、痹

白术

声名远扬
管理员
注册
2008/05/05
帖子
7898
获得点赞
934
声望
113
张,六十三岁,海盐。

最初在秋季外感,渐变寒热时作,医生用柴葛解肌、小柴胡等汤治疗了几个月,寒热止。但又逐渐出现肢体痿弱疼痛的症状,年余不愈。

秋疟证,是因夏季湿热内伏,到秋季天凉外感引发,外寒与内在的湿热交替,出现寒热症状。粗俗的医生不明机理,只是用柴葛解肌、小柴胡这样的方子去对证治疗,不知道湿热在气分,却因用药的扰动使邪气深入血分,血脉损伤则筋脉驰张失度,导致很难治疗的痿痹证发生。

方药:当归 寄生 虎骨 杞子 沙苑 抚芎

张小林:病在气分,用药不精而扰动血分,很容易造成筋痿拘挛,骨节疼痛,痿痹不舒的慢性病证。从事医生职业的人,能不谨慎吗?

------


张(海盐,六十三岁) 据述秋季外邪变疟,延几月始愈。夫秋疟是夏令暑湿热内伏,新凉外触,引动伏邪而发,俗医但知柴葛解肌小柴胡等汤。不知暑湿在气分,因药动血,血伤挛脾,筋热则弛,筋寒则纵,乃致有年痿痹,难效之 疴。
当归 寄生 虎骨 杞子 沙苑 抚芎
病在气分,妄动血分,每成筋痿拘挛,骨节疼痛,痿痹不舒,久恙,业医者,可不慎欤?
 
何,二十一岁,八字桥。

情志不随,病发内热,肢体牵强不舒。

肝主筋,为木脏,内寄火风。肝木伤,火动则内热,风动消熔筋骨则肢体牵强不舒,此病的根源是肝病。药物只是外力,只有情志平和才能从根本上治愈。

方药:首乌 杞子 桑寄生 归身 沙苑 杜仲

张小林:既然说是内热,消熔筋骨引起的,此方还缺少一二味凉肝药。

徐灵胎:热自内起,一定是由肝肾阴虚而导致的火风内炽,飞扬走窜。凉肝的药自然不应该少。

----

何(八字桥,二十一岁) 此肝病也。肝主筋,木藏内寄火风,情志不适,热自内起,铄筋袭骨,有牵强不舒之状。惟怡悦可平,药无除病之理(热自内起,固由肝肾阴虚而火风内炽,飞扬走窜,凉肝之品自不可少。)
首乌 杞子 桑寄生 归身 沙苑 杜仲
既云热自内起,铄筋袭骨,此方尚少凉肝药一二味。
 
陈,二十七岁。

下肢痿废软弱,行走困难。

因于精血大亏。

方药:人参 茯苓 大茴 当归 锁阳 精羊肉 胶丸

① 《素问•痿论》:“阳明虚则宗筋纵,带脉不引,故足痿不用也。”

-----
陈(二十七岁) 精血夺,足痿。
人参 茯苓 大茴 当归 锁阳 精羊肉
 
马,陆家桥。

嗜酒,尿浊止又见足肿、膝肿疼痛。

病起于夏秋季节,一定是夹杂了湿浊的地气,湿自下受,更加上酒客内湿互蒸,内外合邪,汤药是很难取效的。

方药:蠲痛丹

张小林:尿浊止出现脚肿,是湿邪没有出路。最开始的尿浊也是湿气下注膀胱,并非跟精窍有关。

①蠲痛丹组成不明,在《指南》中有一案亦用此方:某( 三七 ) 寒湿滞于经络,身半以下筋骨不舒,二便不爽,若非迅疾飞走,不能效。蠲痛丹。后在《重订通俗伤寒论》中查到一同名方,蠲痛丹:制川乌、地龙各五钱、全蝎酒洗七只、炒黑丑四十九粒、麝香五分、酒糊丸、每重四分、每服一丸、好酒送下。从药物组成看颇合叶氏所论,可参。

----

马(陆家桥) 浊止足肿,膝首肿痛,起于夏秋,必挟地气,湿自下受,酒客内湿互蒸,内外合邪,汤药决不取效。
蠲痛丹
浊病止则足肿,是湿邪无从泄泻,其从前浊病,亦是湿气下注膀胱,非关精窍为患。
 
徐,四十七岁,宿迁。

冬月涉水病双腿筋骨冷痛,迁延数年不愈。

冬月水寒,感之则深入筋骨,且病在下为阴,日久气血与寒邪胶着一处,普通的草木药品不能驱逐外出。古人用虫蚁之类佐芳香药物治疗,可以直达病所。取用许叔微的方法治疗。

方药:炒乌头 山东地龙 全蝎 麝香

张小林:着筋着骨病邪,须服着筋着骨药品。

------


徐(宿迁,四十七岁) 冬月涉水之寒,深入筋骨,积数年发,胫膝骨冷筋纵,病在下为阴,久必气血与邪交混,草木不能驱逐。古人取虫蚁佐芳香,直攻筋骨,用许学士法。
炒乌头 山东地龙 全蝎 麝香
着筋着骨病邪,须服着筋着骨药品。
 
当引以为戒,多谢白术老师分享!
 
马,陆家桥。

嗜酒,尿浊止又见足肿、膝肿疼痛。

此药市面上有成药

名麝香风湿胶囊(片)

可参考选用。
 
邵,七十七岁,枫桥。

四肢肿胀,骨节膨大。

年高气血已衰,不能灌溉经脉濡养四末,阴虚风动内风暗起,正是所谓的‘风淫末疾’之证。

方药:桑寄生 枸杞子 虎掌骨 沙苑 ,照常熬膏,不用蜜收。

徐灵胎:秉承医经之旨,选取文雅的词句来描述。‘风淫末疾’之句出自《左传•昭公元年》:"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发为五色,徵为五声,淫生六疾。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也,分为四时,序为五节,过则为灾。阴淫寒疾,阳淫热疾,风淫末疾,雨淫腹疾,晦淫惑疾,明淫心疾。",

------

邵(枫桥,七十七岁) 高年四末肉肿骨大,乃气血已衰,不能涵注,内风暗起,谓风淫末疾(禀经酌雅)。
桑寄生 枸杞子 虎掌骨 沙苑
照常熬膏,不用蜜收。
 


形体壮实,肢体麻木,胸背气机不畅,巅顶偶发刺痛,脉弦。

此为情志内郁,肝胆火盛,灼炼筋脉则肢麻,上冲巅顶则头痛。如遇暴怒劳烦,肝阳化风则有痱中风险。

方药:人参 茯苓 真半曲 木瓜 刺蒺藜 新会皮

张筱林:形壮脉弦,多有痰饮,此方参用二陈即因于此。

徐灵胎:认清热盛易于灼炼津液成痰的病变规律,此证之治就不会单独的着眼于木火上沸病证,而兼以化痰之剂。

----


章 形壮脉弦,肢麻,胸背气不和,头巅忽然刺痛,是情志内郁,气热烦蒸,肝胆木火变风,烁筋袭巅。若暴怒劳烦,有跌蹼痱中之累。(识得透此症必热蒸化痰,不但木火上沸矣。)
人参 茯苓 真半曲 木瓜 刺蒺藜 新会皮
已参用二陈矣。盖形壮者,脉弦主痰饮也。
 
王,六十四岁。

劳累损伤,先病脊背痛牵引胁肋,渐及左肩胛屈曲至指末麻木,昼轻夜重。

凡背部乃阳气游行之所,久劳阳疏,风邪由经入络,肝为风藏,血伤邪乘,因气不充,交夜入阴痛加,阳气衰微,阴邪犯阳。考古东垣制舒经汤。


① 舒筋汤:赤芍 海桐皮 当归 白术(各钱半) 片姜黄(二钱) 羌活 炙草(各一钱)
----

王(六十四岁) 平日驱驰任劳,由脊背痛引胁肋,及左肩胛屈曲至指末,久延麻木。凡背部乃阳气游行之所,久劳阳疏,风邪由经入络,肝为风藏,血伤邪乘,因气不充,交夜入阴痛加,阳气衰微,阴邪犯阳。考古东垣。(阳气本能生血,阳气兼能护血摄血,今久劳阳伤,既不能生血,又不能护血,以御邪。内风既动,潜致阴邪犯阳,安得不痛?)制舒经汤
 
汪,三十三岁。

素有脚气筋挛骨痛之症,至春夏更发头目胀痛,失眠。

肝血不足,下焦阴虚,虚阳上扰,变风化燥。筋骨没有脂液濡养则挛痛,春夏季节正是天气阳升之时,更助体内阳气上浮而不能下交于阴,浮阳上攻,故头痛、失眠。治方应该润燥养津,引阳下降。

方药:鲜生地 淡天冬 清阿胶 大麻仁 柏子仁 肥知母

徐灵胎:阳主动,下焦阴虚不能恋阳,阳即上窜为患,下焦阳气不守,则不能蒸化真阴,濡养筋骨。所以浮阳上冒,蒙及清窍的病证,用引阳下降的方法治疗,是一举两得。另外,此案用药甘寒,一定是患者的胃气还完好无损才可。

张筱林:开始是阴虚不能恋阳,接着阳升不能生阴,总归是阴阳两虚证,养液药中佐以苦降,所以引阳下归也。

-----


汪(三十三岁) 肝血内乏,则阴虚于下,阳愈上冒,变风化燥。凡脚气筋挛骨痛,无脂液濡养,春夏阳浮举发,最是阳不入交于阴,必上及诸清窍,目痛头岑(阳为动物,不恋下即窜上矣,)坐不得寐。治宜润燥养津,引阳下降(阳不入阴,则在下既不能蒸化脂液、濡养筋骨,是以浮阳上冒,蒙及清窍,引阳下降,两得之矣。)
鲜生地 淡天冬 清阿胶 大麻仁 柏子仁 肥知母
始也,以阴虚不能恋阳,继也,以阳升不能生阴,总归于阴阳两虚耳。 养液药中佐以苦降,所以引阳下归也。(此人胃气尚完,故能进此等甘寒之药。)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