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读阴阳便可!
八纲辨病:
阴阳——区别疾病盛衰、强弱、顺逆、吉凶。表里——指示病变部位,了解病情轻重。
寒热——表现病情征象,决定用药温凉 。 虚实——观查邪正消长,掌握虚实转化。
阳为动,阴为静,结胎命门真火动。五脏六腑十二经,循行气化命荣荣。
此火一衰病丛生,此火一灭生命终。
阴阳 :阳以致密为好,阴以充盈为好。
血虚阴中之微, 阴虚血虚之甚。气虚阳中之微, 阳虚气虚之甚。
血弱有寒,不宜地黄、芍药(血中阴药); 阴虚吐衄,禁当归、川芎。(血中阳药);
气虚下陷,茯苓不可多用。(气中阴药); 气虚火盛,人参不可顿加。(气中阳药);
气虚呕吐,不宜甘草。(气中阴药); 气虚喘咳,不宜白术。(气中阳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