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大家讨论一下,为什么现在中医的发展前途不光明

archlong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4/12/31
帖子
538
获得点赞
134
声望
28
我之所以这么问,是因为我看到好好的中医医学发展到现在竟然成了这个样子,不伦不类,洋不洋,中不中,而中医的顶尖高手其实在美国和欧洲(台湾中医师居多),而中国的中医疗法被倭鬼和棒子包装后申请了专利和知识产权。。
 
本帖最后由 jiajiale 于 2015-3-20 19:54 编辑

各位可以看看卫生部的年度报告,西医的营业额已经比中医高出一个数量级了,已经是数量级的差别了

不论中医、还是西医、还是现代医学,对于人民的意义是什么?,首先的、重中之重的就是“解决问题”,能够“治愈疾病”,能用、好用、管用。。对于人民而言,中医和西医就如同两种不同的产品,人民当然会选择能用、好用、管用的。这一条满足不了,其它都无从谈起,不论你谈的如何天花乱坠。

说到市场机制,现在中医人士普遍流行的一句话是“你没有遇到好医生”。这句话非常、非常、非常有问题。。为什么产品出了问题,还怪罪到患者、顾客了?!,打个比方,中医就如同一家汽车制造厂商,它的汽车有80%的概率刹车不灵,你会买它的产品吗?!我买到刹车不灵的汽车,还怪我顾客了?!这是什么逻辑?!

中医首先是一门防病、治病的技术,它是一种产品、服务型商品,那就要按照市场机制来运行。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这些道理不会不懂吧!但是,活在今天的中医人还在讲各种解决不了问题、没用的大道理。。老百姓就是要你给我解决问题,就这么简单。。你解决不了问题,淘汰和萎缩是必然的。

.
 
以后再向外输入中医。
 
各位可以看看卫生部的年度报告,西医的营业额已经比中医高出一个数量级了,已经是数量级的差别了

这么大的差别的真正原因是什么?西医比中医好?还是中医根本就不管用?还是所谓的中医主任医师,主治医师其实根本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医师?..
 
本帖最后由 jiajiale 于 2015-3-20 19:51 编辑


就在这里,我有一个帖子“欢迎头脑风暴式的剖析中医”。。但是,只有一位回帖,其所回帖内容,我个人也是一致的。
我是希望多多的中医人士,去讨论我的那个帖子。那个帖子中的每一项都有深入讨论性。但是,没有几个中医人士去讨论,感觉,有些内容他们不敢较真,一较真就漏洞百出。
一个学说或者体系漏洞百出,必然导致在“使用、疗效”上出问题;再加上执行者(医生)存在诸多问题。那么,西医成为“数量级的领先”,也成为了必然。

关于中医的存废,从民国时期都开始热论;但是,时至今日,即便中医自己也毫无起色,还是在玩几百年前的那一套,不免有些悲哀。华佗、扁鹊、李时珍等等中医老前辈,如果看到今天的这些固步自封的中医人,他们会作何感想?!之前的中医可是他们一步一步的摸索出来的,他们的行为证明中医在前进、在发展,但是,今天这些中医人的思想、言论、行为,有些无语


.
 
本帖最后由 岳毅科 于 2015-3-21 08:37 编辑

我之所以这么问,是因为我看到好好的中医医学发展到现在竟然成了这个样子,不伦不类,洋不洋,中不中,而中医的顶尖高手其实在美国和欧洲(台湾中医师居多),而中国的中医疗法被倭鬼和棒子包装后申请了专利和知识产权。
------
楼主邀请大家讨论,本人就来说几句。

1、中医发展成这个样子,看起来有点不伦不类,洋不洋,中不中。大家都看不惯。
建议大家定下眼神,仔细观察。
其实,中西医结合创建新中医,是中医由古代向现代蜕变过程中的必然反应。没有什么不正常的。

2、中医的顶尖高手没有在美国和欧洲,也没有在台湾、香港、日本、韩国。其实他们就在中国。
据一位名列20世纪《中国中医百年百名临床家》丛书中的人物亲口告诉我,他于1993年应邀到欧美及港台日韩访问过,
也接触过这些国家及地区的顶尖高手。他认为,日、韩、港、澳、台地区的顶尖高手,
充其量相当于国内的二流水平;而欧美地区的顶尖高手最多相当于中国的三流水平。

其实原因很简单,中医的发源地在中国,为中医发展,政府层面大力投入的还是中国。
上述其它国家地区,中医都是民间行为。他们都是为谋生而挣扎。只有能力继承,没有资金发展。
就其顶尖水平掌握的医疗技术而言,充其量也还处在清初叶天士时代。
比国内的顶尖高手至少要落后300-500年.
 
本帖最后由 岳毅科 于 2015-3-21 22:32 编辑

中国近代中西医结合发展史,大家都没有研究过。我是唯一的一个研究者。
中国中医近代可从扛尸体的王清任算起。王清任先驱的《医林改错》可为中医革新的第一代人;
恽铁桥、唐容川、张锡纯的“汇通中西医”,为中医革新的第二代人;
名震华夏的科学院院士肖龙友、北京名医施今墨为中医革新的第三代人;
中西医结合现代高等教育鼻祖祝谌予,为中医革新的第四代人;
新中国培养造就出来的现代两大名医---东周西杜,为中医革新的第五代人。

通过近三百年,五代人的不懈努力下,
中国中医的第六代创新家,就在时过不久的2010年,终于露出了锋芒。
她继承了前五代医学家的创新思想,科学破解了前五代顶尖临床家的绝技。
把中医临床能力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她的临床疗效,挑战着传统中医和现代西医人的想象力;
她的临床病人,大都是西医学专家教授,还有大量张功耀教授的追随者。

她已经搭起了新中医的基本框架,创立了科学信息辨病辨证法。
仲景时代的终结,只成了一个时间问题。
 
我之所以这么问,是因为我看到好好的中医医学发展到现在竟然成了这个样子,不伦不类,洋不洋,中不中,而中

感谢回复

你的观点不敢苟同,我们有些繁荣是泡沫或是吹嘘出来的。

欢迎继续探讨
 
感谢回复

你的观点不敢苟同,我们有些繁荣是泡沫或是吹嘘出来的。

多谢先生回复!
我所谈的内容不是个人观点,而是近代中西医结合发展史。其历史人物、历史事实、历史资料详实可靠。
毫无半点虚构,更没有必要为这个衰败的中医行业吹嘘繁荣。

中医近代一直在走麦城,一点也不繁荣。但三百年还是出过几个杰出人才。
前面五代人员均以仙逝,只是第六代人较为年轻,故为人低调,尚未抛头露面。
但她的临床水平所能达到的境界,“挑战着人类对中医的想象力”。
仅用一个“顶尖高手”来表达,还是远远不够的。
 
多谢先生回复!
我所谈的内容不是个人观点,而是近代中西医结合发展史。其历史人物、历史事实、历史资料

多谢回复。

以上论述还值得欣慰,只是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中西医结合,现在的中西医结合是以西医手段为主,中医治疗为辅的局面,因此出现了大量的中医院和中医师开西药的可笑情况。

我认为,中医之所以没落,是由于中国近现代中国文化的沉沦和国人的自信心以及国家和社会管理有关。
 
本帖最后由 jiajiale 于 2015-3-22 14:19 编辑

医手段为

中医之所以没落,archlong先生所说的几个原因“是由于中国近现代中国文化的沉沦和国人的自信心以及国家和社会管理有关”。我是不够认同。为什么这么说呢?
A,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文明都有自己的传统/古典医学,中医只是其中的一个而已。如果,我们把中医作为印度传统医学,你又会如何看待?中医如何证明自己超越世界其它传统/古典医学,或者说自己是真理,其它的都不是?这一条恐怕目前无人能证。如果中医和其它古典医学一样,那么淘汰和萎缩就是极大概率的事情了,除非自己发展进步。
B,世界上,对自己的传统医学扶持力度最大的,中国可能是绝对排在前列的,但是,结果呢?还在几百年前打转转、啃老。这种啃老,可能有两个原因:一个是这种古典医学确实走到了尽头,另一个就是活在现代的中医人保守、迷信;
C,至于文明、文化,我的观点是“以人为本”,而不是“以文明为本”,以人为本,那就是以中华民族为本;不能让自己的文化糟粕束缚了自己的手脚,对于自己的文化糟粕,该批判就批判,没什么好说的;

关于主贴中,说好的中医在国外,这一点不够认同,应该是好的中医还在国内,但是很少很少,对于整个医疗市场来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种现状说明不单单是好的中医少,更进一步推理就是中医理论本身有问题。

.
 
本帖最后由 岳毅科 于 2015-3-23 02:05 编辑

结合是以西医手段为

多谢回复。
以上论述还值得欣慰,只是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中西医结合,现在的中西医结合是以西医手段为主,中医治疗为辅的局面,因此出现了大量的中医院和中医师开西药的可笑情况。
我认为,中医之所以没落,是由于中国近现代中国文化的沉沦和国人的自信心以及国家和社会管理有关。
-------
先生能够为新中医欣慰,我感到很高兴。
中医是一门有生命的医学,必然遵循生命法则。它和其它生命一样,需要一个新陈代谢谢和基因重组的过程,它才能一代一代不断死亡,不断再生,直到永远。
世界上还没有哪一个生命个体可以得以永恒。生命的永恒是以“种”的形式向下遗传,以新陈代谢谢和基因重组方式,才能得以永恒。
其实这个道理很简单。

通过中西医结合方式,创建中国的新医学,淘汰古中医,是近代一个世纪以来的中医发展主题。
当今中医界本末倒置。坚持古中医,否定新中医,其方向路线是极其错误的。
当然,创建新中医,前面没有成熟的模式,大家都是在摸索中前进。所以走了很多弯路。而且现在一直还在走着。
不把古中医的优良基因组合进去,就不能真正成功,也不叫新中医。
古中医真正的优良基因是什么,大家又都不知道。
因为自古以来,创新家的前提,都是顶尖临床家。否则无法创出有价值的新医学。
前面提到的几位顶尖临床家,都是汇通医学和中西医结合医学的成功者。
只要有一个人能成功,就证明这条道路能走通。他们没能创出新医学,主要还是受时代的局限。

当今新一代的创新者,其理论体系,摆脱了传统医学《经典》,以现代医学科学为基础理论,以现代临床医学为基本框架,
以破解出的古今顶尖临床家的绝学绝技为最低医疗技术,创建新中医。已经突破了中西医学之间最难结合的几个学术关键点,
实现了借用西医现代诊断技术为中医诊断和鉴定疗效服务,实现了西医科学理论为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服务;

1、把西医理化检测转化成阴阳辨病辨证,无需再用四诊(西医无明确诊断之病尚需采用四诊);
2、由此辨病辨出的病类和证型组,只有唯一的一个相关处方。多一味药为多,少一味药为少。
从而改变了千古以来,同人同病,同时同证,一百个医生开出一百个处方的混乱治疗。
3、治疗效果真实可靠,经得起西医的理化检测标准,同时经得起时间考验,不再复发。
4、很多大病难病,尤其是多种病发于一身。传统中医与现代西医都无能为力之,新中医尚有办法解决。

这样的中医,全世界都会认可。我前一阵把这个信息登上《反中医吧》,反中医人士竟然表示不反对这样的中医。有个人说,只要在现代医学科学的大框架下,开展科学中草药医疗,他们是不会反对。由此看来,反中医人士们,主要反对的是中医界宣扬的封建迷信和巫卜文化。
 
多谢回复。
以上论述还值得欣慰,只是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中西医结合,现在的中西医结合是以西医手段为

感谢回复。

您的观点很明确,就是要中西医结合成为新中医,或者说以西医为主的新式中医,本人不敢认同这样的方式,因为中医和西医对疾病判别诊断和处理理念和方式截然不同。

中医最大的问题在管理,让真正的高手为大众服务受大众尊敬,把滥竽充数者剔除出去,并规范化中医的教学和诊疗程序,这样中医才真正有希望。
 
本帖最后由 岳毅科 于 2015-3-23 22:26 编辑

看来我俩之间认识尚有差别。我们还是求大同,存小异吧!

1、"医和西医对疾病判别诊断和处理理念和方式截然不同",这只是以往中医人的认识。人类的认识是不断深入,不断改变的。
同一个人,同一种病,虽说中西医学是两套认知系统,只要目标一致---救人,它们必然有着密切的关系。
除非目标不一致时,一个医学想救人,一个医学想杀人。它们的理念和方法肯定不一致。

2、古中医有些理念需要改进,而不是继续发扬。
例如:绕过病人“不治已病”,把健康人大成亚健康人而“治未病”。这样的理念肯定与西医不一样。 这一理念连三岁孩童都哄不了,怎么好意思继续厚着脸皮在这里倡导?

3、大家想过没有?从清朝到现在,为什么有很多人故意与中医过不去?为什么还有一大帮人追着屁股取缔中医呢?
一个医疗服务行业,扛着这么大一个对立面,而且扛了这么长时间。真不知道还能扛多久?
《宪法》只能保护中医一时,保不了中医万世。谁能保证多年之后中医不会被取缔?中医这一处境如果不能得到扭转,不是发展前途不光明 ,而是根本没有前途。

4、传统中医在中国表演了2500年,它到底有多少医疗技术?究竟能治多少病? 80岁以上的老年人最有发言的资格。
毛主席让中医与现代医学、现代科学结合,是为了提高它的医疗技术水平,让它学会“治已病”,为人类做点事实。而不是继续在那里故弄玄虚“治未病”,糊弄群众。
如果中医始终拒绝做实事,只喜欢故弄玄虚。它最终将不齿于人类。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