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14/03/24
- 帖子
- 1498
- 获得点赞
- 346
- 声望
- 63
白癜风,中医又称为“白癜”、“白驳风”、“白驳”等,是因皮肤色素脱失而发生的局限型白色斑片,临床上易于诊断而难于治疗。
它是一种常见的后天性色素脱失性皮肤黏膜病。近年来,对白癜风的基础和临床进行了广泛大量的研究。
关于白癜风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现国际上主要有5种学说:自身免疫学说、黑素细胞自身破坏学说、神经化学因子学说、黑素细胞生长因子缺乏学说及遗传学说。
白癜风与中医学文献中记载的“白癜”或“白驳风”相类似。《诸病源候论》记载“白癜者,面及颈项身体皮肉色变白,与肉色不同亦不痒痛,谓之白癜”。《医宗金鉴·外科心法》白驳风记载“此症自面及颈项肉色忽然变白,状类癍点,并不痒痛。若因循日久,甚至延及遍身”。
赵老认为:此病的病因病机为七情内伤,肝气郁结,气机不畅,复感风邪,搏于肌肤,致令气血失和,而发本病。
其典型症状可见:颜面及躯干白色斑片,形状不规则,无炎症及皮屑,精神忧郁或心烦急躁。舌质淡或瘀斑,苔薄白,脉缓。中医辨证为风邪袭腠,气血失和,治以养血疏风、中和气血为法,方用白驳丸。
组成:鸡血藤 30g何首乌藤 30g当归 30g赤芍 30g红花 30g黑豆皮 30g防风 30g蒺藜 60g陈皮 15g补骨脂 15g。
制法: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 9g。
功用:养血活血,通经络,祛白斑。
用法:每服 1 丸,每日 2 次,温开水送服。
方解:方中当归、赤芍、红花养血活血;何首乌藤、鸡血藤养血通络,取“四藤”方义,以调和阴阳;蒺藜、防风疏风;补骨脂、黑豆皮补肾虚;以上药物共奏养血益气疏风,中和气血之功。陈皮理气和中。
白驳丸为赵老根据多年临床自拟的经验方,运用调和阴阳补益气血扶正法,疗效显著。现已制成成药水丸沿用至今。
外用方面:赵老独创百部酊加补骨脂、红花局部涂擦治疗,其中补骨脂有增强光感,使皮肤色素新生作用,红花活血祛斑。
赵老在参考古籍的基础上,精准辨证,遣药切中,用药精当,疗效显著,为白癜风的治疗探索出了行之有效的经典范例。除此之外赵老开创了众多行之有效的内、外治疗的新治则、新治法成为现代中医皮肤科的奠基人和开拓者。
它是一种常见的后天性色素脱失性皮肤黏膜病。近年来,对白癜风的基础和临床进行了广泛大量的研究。
关于白癜风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现国际上主要有5种学说:自身免疫学说、黑素细胞自身破坏学说、神经化学因子学说、黑素细胞生长因子缺乏学说及遗传学说。
白癜风与中医学文献中记载的“白癜”或“白驳风”相类似。《诸病源候论》记载“白癜者,面及颈项身体皮肉色变白,与肉色不同亦不痒痛,谓之白癜”。《医宗金鉴·外科心法》白驳风记载“此症自面及颈项肉色忽然变白,状类癍点,并不痒痛。若因循日久,甚至延及遍身”。
赵老认为:此病的病因病机为七情内伤,肝气郁结,气机不畅,复感风邪,搏于肌肤,致令气血失和,而发本病。
其典型症状可见:颜面及躯干白色斑片,形状不规则,无炎症及皮屑,精神忧郁或心烦急躁。舌质淡或瘀斑,苔薄白,脉缓。中医辨证为风邪袭腠,气血失和,治以养血疏风、中和气血为法,方用白驳丸。
组成:鸡血藤 30g何首乌藤 30g当归 30g赤芍 30g红花 30g黑豆皮 30g防风 30g蒺藜 60g陈皮 15g补骨脂 15g。
制法: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 9g。
功用:养血活血,通经络,祛白斑。
用法:每服 1 丸,每日 2 次,温开水送服。
方解:方中当归、赤芍、红花养血活血;何首乌藤、鸡血藤养血通络,取“四藤”方义,以调和阴阳;蒺藜、防风疏风;补骨脂、黑豆皮补肾虚;以上药物共奏养血益气疏风,中和气血之功。陈皮理气和中。
白驳丸为赵老根据多年临床自拟的经验方,运用调和阴阳补益气血扶正法,疗效显著。现已制成成药水丸沿用至今。
外用方面:赵老独创百部酊加补骨脂、红花局部涂擦治疗,其中补骨脂有增强光感,使皮肤色素新生作用,红花活血祛斑。
赵老在参考古籍的基础上,精准辨证,遣药切中,用药精当,疗效显著,为白癜风的治疗探索出了行之有效的经典范例。除此之外赵老开创了众多行之有效的内、外治疗的新治则、新治法成为现代中医皮肤科的奠基人和开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