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所有疑难杂症之实证,通用方,岳美中大师推荐

爱万年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4/09/16
帖子
3685
获得点赞
73
声望
48
年龄
38
辨症加减,疗效更佳。对于虚症,推荐李可的培元固本散。

《千金方》记载:是专门用来去除各种恶性的毒邪的,可以说攻无不胜。清朝张潞先生 现代著名中医岳美中先生都用过此药,都称赞不已。 当然平常一般的病是不能吃也不用吃此的,那是杀鸡用牛刀。
耆婆万病丸
牛黄 麝香 犀角(一方云一铢,今各一分) 桑白皮 茯苓 干姜 桂心 当归 芎? 芍药 甘遂 黄芩 蜀椒 细辛 桔梗 巴豆 前胡 紫菀 蒲黄 葶苈 防风(各一分) 蜈蚣(三节) 石蜥蜴 人参(一寸) 朱砂 雄黄 黄连 大戟 芫花 禹余粮 芫青(七枚)
上三十一味,并令精细,牛黄、麝香、犀角、朱砂、雄黄、禹余粮、巴豆别研,余者合捣,绢下筛,以白蜜和,更捣三千杵,密封之。破除日平旦空腹酒服三丸如梧子大,取微下三升恶水为良。若卒暴病,不拘平旦早晚皆可服,但以吐利为度。若不吐利,更加一丸,或至三丸、五丸,须吐利为度,不得限丸数。病强药少,即不吐利,更非他故。若其发迟,以热饮汁投之。若吐利不止,即以醋饭两三口止之。
服药忌陈臭、生冷、醋滑、粘食、大蒜、猪、鸡、鱼、狗、牛、马、驴肉,白酒、行房,七日外始得。一日服,二日补之。得食新米、韭、骨汁作羹粥臛,食之三四顿大良,亦不得全饱。产妇勿服。吐利以后常须闭口少语,于无风处温床暖室将息。
若旅行卒暴无饮,以小水送之为佳。若一岁以下小儿有疾者,令乳母服两小豆,亦以吐利为度,近病及卒病皆用。多积久疾病即少服,常取微溏利为度。
崔氏无黄芩、桑白皮、桔梗、防风,为二十七味。
万病丸治症开录如下:
卒病欲死。 蛊毒吐血,腹痛如刺。 卒中恶口噤。 五疰鬼刺客忤。 猫鬼。 疟病未发前一日。 诸有痰饮。 患冷癖。 宿食不消。 症瘕积聚。 拘急,心腹胀满,心痛。 上气喘逆,胸满不得卧。 伤寒时行。 大痢。 疳湿。 水病。 头痛恶寒。 小便不通。 大便不通。 耳聋聤耳。 鼻衄。 痈肿。 疔肿。 犯疔肿血出。 胸背腰胁肿。 癞疮(用万病丸敷之)。 瘘疮。 痔疮。冷疮积年不瘥者。 癣疮。 恶刺。 蝮蛇螫。 蝎螫。 蜂螫。 妇人诸疾,胎衣不下。 小儿客忤。 小儿惊痫。 小儿乳不消,心腹胀满。


别名 万病丸、牛黄丸、耆婆丸
处方来源 《千金》卷十二。
药物组成 牛黄1分,麝香1分,犀角(1方云1铢)1分,朱砂、雄黄、黄连、禹余粮、大戟、芫花、芫青6枚,人参、石蜥蜴1寸,茯苓1分,干姜1分,桂心1分,当归1分,芎藭1分,芍药1分,甘遂1分,黄芩1分,桑白皮1分,蜀椒1分,细辛1分,桔梗1分,巴豆1分,前胡1分,紫菀1分,蒲黄1分,葶苈1分,防风1分,蜈蚣3节。
加减
功效
主治 七种癖块,五种癫病,十种疰忤,七种飞尸,十二种蛊毒,五种黄病,十二时疟疾,十种水病,八种大风,十二种(疒帬)痹;并风入头,眼暗漠漠;及上气咳嗽,喉中如水鸡声,不得眠卧;饮食不作肌肤,五脏滞气,积聚不消,壅闭不通,心腹胀满及连胸背,鼓气坚结,流入四肢,或复心膈气满,时定时发,十年二十年不愈;五种下痢,疳虫、寸白诸虫;上下冷热,久积痰饮,令人多睡,消瘦无力,荫入骨髓,便成患滞,身体气肿,饮食呕逆,腰脚酸疼,四肢沉重,不能久行立;妇人因产,冷入子脏,脏中不净,或闭塞不通,胞中瘀血冷滞,出流不尽,时时疼痛为患,或因此断产;并小儿赤白下痢;及狐臭、耳聋鼻塞等病。
制备方法 牛黄、麝香、犀角、朱砂、雄黄、禹余粮、巴豆别研,余者合捣,重绢下之,以白蜜和,更捣3000杵,为丸,如梧桐子大,密封之。
用法用量 每服3丸,破、除日平旦空腹酒送下。取微下3升恶水为良。若卒暴病,不要待平旦,无问早、晚即服,以吐利为度;若不吐利,更加1丸至3-5丸,须吐利为度,不得限以丸数,病强药少即不吐利,更非他故;若其发迟,以热饮汁投之,若吐利不止,即以醋饭2-3口止之。1日服,2日补之,得食新米,韭骨汁作羹粥臛饮食之,3-4顿大良,亦不得全饱。吐利以后,常须闭口少语,于无风处温床暖室将息。若旅行卒暴,无饮,以小便送之佳;若1岁以下小儿有疾者,令乳母服二小豆,亦以吐利为度;近病及卒病皆用,多积久病即少服,常取微溏为度。卒病欲死,服3丸如小豆,取吐利即愈;卒得中恶口噤,服2丸如小豆,暖水1合灌口,令下微利即愈;五疰鬼刺客忤,服2丸如小豆,不愈,后日更服3丸;男女邪病,歌哭无时,腹大如妊娠,服2丸如小豆,日2夜1,间食服之;猫鬼病,服3丸如小豆,未愈更服;蛊毒、吐血、腹痛如刺,服2丸如小豆,不愈更服;疟病未发前,服1丸如小豆,不愈,后日更服;诸有痰饮者,服3丸如小豆;冷癖,服3丸如小豆,日3次,皆间食,常令微溏利;宿食不消,服2丸如小豆,取利;癥瘕积聚,服2丸如小豆,日服3次,皆间食,以利愈止;拘急、心腹胀满、心痛,服3丸如小豆,不愈更服;上气喘逆,胸满不得卧,服2丸如小豆,不愈更服;大痢,服1丸如小豆,日3次;疳湿,以1丸如杏仁,和酢2合灌下部,亦服2丸如小豆;水病,服3丸如小豆,1日2次,皆间食服之,愈止,人弱隔日服;头痛恶寒,服2丸如小豆,覆取汗;伤寒时行,服2丸如小豆,日3次,间食服之;小便不通,服2丸如小豆,不愈,明日更服;大便不通,服3丸如小豆,又纳1丸下部中,即通;耳聋、聤耳,以绵裹1丸如小枣核,塞之愈;鼻衄,服2丸如小豆即愈;痈肿、疔肿、破肿,纳1丸如麻子,日一敷,其根自出愈;犯疔肿血出,猪脂和敷有孔内孔中,愈止;胸背腰胁肿,以酢和敷肿上,日一易,又服2丸如小豆;癞疮,以酢泔洗之,取药和猪脂敷之;瘘疮有孔,以1丸如小豆纳孔中,且和猪脂敷之;痔疮,涂绵箸上,纳孔中,日别易,愈止;瘰疬,以酢和敷上愈;诸冷疮积年不愈者,以酢和涂其上,亦饼贴,愈;癣疮,以布揩令汁出,以酢和敷上,日别一易,立愈;恶刺,以1丸纳疮孔中,即愈;蝮蛇螫,取少许纳螫处,若毒入腹,心闷欲绝者,服3丸如小豆;蝎螫,以少许敷螫处;蜂螫,以少许敷螫处;妇人诸疾。胞衣不下,服2丸如小豆,取吐利即出;小儿客忤,服2丸如米,和乳汁敷乳头,令嗍之;小儿惊痫,服2丸如米,涂乳头,令嗍之,看儿大小量之;小儿乳不消,心腹胀满,服2丸如米,涂乳头,令嗍之,不愈更服。
用药禁忌 忌陈臭,生冷,酢、滑、粘食,大蒜,猪、鱼、鸡、狗、马、驴肉,白酒,行房,七日外始得。产妇勿服之。
临床应用
药理作用
各家论述 《千金方衍义》:方中牛黄、麝脐开关利窍;犀角、黄连消瘀散热,朱砂、雄黄镇惊豁痰,蜈蚣、蜥蜴、芫青攻毒祛风,巴豆。芫花、甘遂、大戟、葶苈破积利水,干姜、桂心、蜀椒、细辛开痹逐湿,芎藭、当归、芍药、蒲黄、紫菀和血通经,桑皮、前胡、防风、黄芩、茯苓、桔梗透表达气,人参助诸药力,禹余粮固诸药性,共襄搜根剔弊之功。凡系实证,便可谅用,不必拘以方例等治也。予尝用治十年二十年痼疾,如伏痰悬饮,当背恶寒,无不神应;肢体沉重,腰脚酸痛,服之即捷;而坚积痞块,虽未全瘳,势亦大减,惜乎世罕知用耳。
备注 万病丸、牛黄丸、耆婆丸。方中朱砂、雄黄、黄连、禹余粮、大戟、芫花、人参用量原缺。

有兴趣者可读《岳美中医学文集》中,岳美中大师用“耆婆万病丸治小腹膨胀证”一文,耆婆万病丸出自孙思邈《千金方》,这种方有其不可思议处。
173758b7j2nnj5bj7pfbbb.gif
 
有价值,可惜还不能分享。这里的规矩真多,呵呵。
 
慢慢来吧,来日方长,哈哈哈。谢谢提示。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