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常其柏 于 2015-4-30 16:17 编辑
在伤寒论中,除六经病名外,还有伤寒病名。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由此看来,发热而病恶寒的可以说是太阳病,不发热而病恶寒的也可以说是太阳病,太阳病不在于发热不发热,只要有恶寒病的即谓太阳病。其所谓发热恶寒者为发于阳,无热恶寒者为发于阴,是因太阳与少阴互为中见之气,水火互见。太阳病恶寒再有体痛,哕逆的也就是伤寒病了。同理伤寒病有发热恶寒或不发热恶寒。因此伤寒论中,伤寒病证即见于三阳,亦见于三阴。
协热利,是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太阳病外证,是伤寒恶寒之证也。发于阴,而下之,则心下痞。伤寒病,有可下证。如: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当时,其小便之清赤是在里有热无热的证据。若伤寒,下之,心下痞,无下利,是未成协热利。若伤寒下后,续得下利不止,身痛疼者,未成协热利。下利而渴无心下痞者,未成协热利。协热利,是外证未除而数下之,以至里虚之利也。故以桂枝人参汤主之。以桂枝解表,理中汤理中,其病则愈,
在伤寒论中,除六经病名外,还有伤寒病名。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由此看来,发热而病恶寒的可以说是太阳病,不发热而病恶寒的也可以说是太阳病,太阳病不在于发热不发热,只要有恶寒病的即谓太阳病。其所谓发热恶寒者为发于阳,无热恶寒者为发于阴,是因太阳与少阴互为中见之气,水火互见。太阳病恶寒再有体痛,哕逆的也就是伤寒病了。同理伤寒病有发热恶寒或不发热恶寒。因此伤寒论中,伤寒病证即见于三阳,亦见于三阴。
协热利,是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太阳病外证,是伤寒恶寒之证也。发于阴,而下之,则心下痞。伤寒病,有可下证。如: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当时,其小便之清赤是在里有热无热的证据。若伤寒,下之,心下痞,无下利,是未成协热利。若伤寒下后,续得下利不止,身痛疼者,未成协热利。下利而渴无心下痞者,未成协热利。协热利,是外证未除而数下之,以至里虚之利也。故以桂枝人参汤主之。以桂枝解表,理中汤理中,其病则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