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14/10/18
- 帖子
- 1573
- 获得点赞
- 32
- 声望
- 0
本帖最后由 轩辕水天 于 2015-4-30 21:01 编辑
这个过程,其实就是精化为气,气化为神,神化为阳魂的过程这个阳魂足够强大的时候,就可以离体而出。
这个就是我通常说说的,七魂六魄的状态
详细一些是这样的。
打坐→ 心神虚静→ 炼己→ 筑基→ 练精化气→ 通任督二脉→ 大周天→ 练气化神→ 练神返虚→ 结金丹→ 出阳神→ 成仙。
度娘是个好同志。
修道从炼己开始 也就是磨练自己的心性 打坐的时候要心神虚静 最好双盘
炼己完了之后就是筑基了
筑基的长短因人而异 年轻人快 中年人慢 因为中年人先天气 先天精 消耗过多
,也就是ooxx过多
年轻人如果不懂得修炼方法 说白一点就是资质差悟性慢的 筑基也慢(一般是三个月,也有七八年还没筑基成功的)
筑基也就是练精化气的阶段
将先天之精炼化成先天之气 用先天之气通任督二脉 大周天
后面还有练气化神 练神返虚
结金丹 出阳神 你就成仙了
天道苍茫 不是人人皆可成仙 缘
“全身无处不藏神”。但为什么阳神的培养和生成要在下丹田、中丹田、和上丹田?胎息、性光、道胎、婴儿到底什么关系?
大觉之音“很多人一出阳神,就是仙佛的层次”。也就是说,阳神出窍后,层次参次不齐,有的层次高,有的层次低,不能用阳神是否出来了,来推断某个人的层次境界,不出者层次未必低,出的层次未必高。
学过气功,都懂得发气。其实阳神出窍的机理也是发气,只不过神附其上,能发能收,如同发气和聚气采炼。
全身无处不藏神,身体每个地方都有神识,都负责不同的职能,但精神思维,则在大脑位置,因此决定了这个位置的“神”有思维作用。其它位置的“神”有不同的作用,例如内脏五行,发出的气具备各自特性,肝气开窍于目,其中一个功能就是“千里眼”,发出去后能收回来,就能见千里之外的事物;其它脏器的“神”各有功能,千变万化。
从不同部位发气,神就寄托其中,但如果要让发出去的气有思维作用,那么就要从“上丹田”发气,识神寄托在真气中,真气就具有了思维作用,就如同导弹一般,有了“控制器”。但出去的“神”是否具备各种“神通”,就要看其它位置属性的“神”有没有炼到家,这就是从阴神到阳神,从阳神到阳神老成的一个过程。
再回头看阳神修炼。
下丹田和中丹田,是修炼积聚各部分“神”气的同道,五脏六腑的真气通过丹田的收集,从中脉传送的到上丹田,跟神识结合,如同导弹在下面装火药,在上丹田装控制器,然后,就从天门直线发射出去。
如果能量不强,神识就会逐渐失去依靠,而渐渐散失,特别是阴神出窍经常如此,玩着玩着,就消失了,意识醒来就回来了。其实就是发出去的神意失去寄托,而回到躯体中。
阳神和阴神都是元神,区别在于,神识寄托的能量纯度,不纯的能量会泄露,精纯的能量,能与意识完美结合,成为意识的本身。所谓的“纯度”是能量层次的概念,需要重点研究。
阳神出窍喷射出去的能量,是由五行之气构成,体内唯有五气充足,才能寄托神意。因此,阳神出窍之前,就要筑基,炼内丹,其实就是聚集内脏五行真气,凝练提纯。
另外,意识想要寄托在能量中发射出去,就要具备一个条件,就是能够凝神入微,形成“光尘”。借助能量的推动,把光尘寄寓在能量中,发射出去。这种出窍是通常意义的出窍,是其它位置的神识,还未完全光化,而意识已经光化,通过光化的意识,带动其它位置能量先行离体修炼。
而高层次的出窍,完全就是“化光”,各个部分能量纯化到光的境界,无所谓从哪里出窍,意到光到,完全不受身体结构的阻碍,这才是还虚境界的出窍。
因此,修炼阳神,不要太刻意,若条件不合适,也先不要勉强。可以先打好基础,加强观照,让身体各部位能量意识化、光化,这虽然没有能“阳神出窍”,但一旦机缘到了,闭关修炼出窍,一出窍,必然是相对成熟的境界。
这个过程,其实就是精化为气,气化为神,神化为阳魂的过程这个阳魂足够强大的时候,就可以离体而出。
这个就是我通常说说的,七魂六魄的状态
详细一些是这样的。
打坐→ 心神虚静→ 炼己→ 筑基→ 练精化气→ 通任督二脉→ 大周天→ 练气化神→ 练神返虚→ 结金丹→ 出阳神→ 成仙。
度娘是个好同志。
修道从炼己开始 也就是磨练自己的心性 打坐的时候要心神虚静 最好双盘
炼己完了之后就是筑基了
筑基的长短因人而异 年轻人快 中年人慢 因为中年人先天气 先天精 消耗过多
,也就是ooxx过多
年轻人如果不懂得修炼方法 说白一点就是资质差悟性慢的 筑基也慢(一般是三个月,也有七八年还没筑基成功的)
筑基也就是练精化气的阶段
将先天之精炼化成先天之气 用先天之气通任督二脉 大周天
后面还有练气化神 练神返虚
结金丹 出阳神 你就成仙了
天道苍茫 不是人人皆可成仙 缘
“全身无处不藏神”。但为什么阳神的培养和生成要在下丹田、中丹田、和上丹田?胎息、性光、道胎、婴儿到底什么关系?
大觉之音“很多人一出阳神,就是仙佛的层次”。也就是说,阳神出窍后,层次参次不齐,有的层次高,有的层次低,不能用阳神是否出来了,来推断某个人的层次境界,不出者层次未必低,出的层次未必高。
学过气功,都懂得发气。其实阳神出窍的机理也是发气,只不过神附其上,能发能收,如同发气和聚气采炼。
全身无处不藏神,身体每个地方都有神识,都负责不同的职能,但精神思维,则在大脑位置,因此决定了这个位置的“神”有思维作用。其它位置的“神”有不同的作用,例如内脏五行,发出的气具备各自特性,肝气开窍于目,其中一个功能就是“千里眼”,发出去后能收回来,就能见千里之外的事物;其它脏器的“神”各有功能,千变万化。
从不同部位发气,神就寄托其中,但如果要让发出去的气有思维作用,那么就要从“上丹田”发气,识神寄托在真气中,真气就具有了思维作用,就如同导弹一般,有了“控制器”。但出去的“神”是否具备各种“神通”,就要看其它位置属性的“神”有没有炼到家,这就是从阴神到阳神,从阳神到阳神老成的一个过程。
再回头看阳神修炼。
下丹田和中丹田,是修炼积聚各部分“神”气的同道,五脏六腑的真气通过丹田的收集,从中脉传送的到上丹田,跟神识结合,如同导弹在下面装火药,在上丹田装控制器,然后,就从天门直线发射出去。
如果能量不强,神识就会逐渐失去依靠,而渐渐散失,特别是阴神出窍经常如此,玩着玩着,就消失了,意识醒来就回来了。其实就是发出去的神意失去寄托,而回到躯体中。
阳神和阴神都是元神,区别在于,神识寄托的能量纯度,不纯的能量会泄露,精纯的能量,能与意识完美结合,成为意识的本身。所谓的“纯度”是能量层次的概念,需要重点研究。
阳神出窍喷射出去的能量,是由五行之气构成,体内唯有五气充足,才能寄托神意。因此,阳神出窍之前,就要筑基,炼内丹,其实就是聚集内脏五行真气,凝练提纯。
另外,意识想要寄托在能量中发射出去,就要具备一个条件,就是能够凝神入微,形成“光尘”。借助能量的推动,把光尘寄寓在能量中,发射出去。这种出窍是通常意义的出窍,是其它位置的神识,还未完全光化,而意识已经光化,通过光化的意识,带动其它位置能量先行离体修炼。
而高层次的出窍,完全就是“化光”,各个部分能量纯化到光的境界,无所谓从哪里出窍,意到光到,完全不受身体结构的阻碍,这才是还虚境界的出窍。
因此,修炼阳神,不要太刻意,若条件不合适,也先不要勉强。可以先打好基础,加强观照,让身体各部位能量意识化、光化,这虽然没有能“阳神出窍”,但一旦机缘到了,闭关修炼出窍,一出窍,必然是相对成熟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