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自学中医看啥版本的书

紫蓝色懒猫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5/04/30
帖子
155
获得点赞
8
声望
18
年龄
43
看大家在谈论了那么多,只知道每个人的学习方式都不一样,选择的书籍也不一样。
我现在下了中医基础理论的第五版,看着觉得有点小意思,打算买纸质的来看
另外,我看见大家谈论的方剂学拉,中药学拉,还有伤寒论、金匮要略很多书籍,版本很多哦,各位前辈,能不能提供一下哪个版本比较好,小女子在这儿先谢谢过了,想把书买齐一点,这样有多余的时间可以学习一下,就当小兴趣学而已。
∧ ∧(
ミ-_-ミ灬)~
 
有一套《传播中医》1.2。3。4辑《人民军医出版社》即可。经方看看《思考经方》系列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编辑邹运国老师编辑点校的!
 
邹老师还是本论坛版主!
 
我学习中医有一段时间了,有过困惑和迷茫,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强烈建议你看任之堂系列丛书,最好的啦!没有之一!
 
任之堂系列丛书,唯一的不足是,有的药方没有量,如果你想要现成的方子,那可以看看论坛出的系列丛书!
 
任之堂系列丛书,唯一的不足是,有的药方没有量,如果你想要现成的方子,那可以看看论坛出的系列丛书!

不足也是优势,避免拘泥,可以结合临证具体施为。
 
任之堂的书本学生对他呵呵呵神医都靠吹.
 
同是中医初学者,我也买了很多书,下了很多光碟,基本上一有空就看,没人知道,但看着看着就有感觉了,个人感觉,太专业太经典的书目前这个水平还看不明白,我偶尔看了《医学三字经》,连续看了几天,通读了几遍,找到点感觉,读过之后会对中医发展史有个大致的了解,避免看书看杂了。四大经典每个人都讲要仔细看,那肯定错不了,平时有空听听《名医是如何成名的》坚定学习的信念、正念。多读、多看、多学总能学会,没有那个人一出来就会给人看病,都是学的,自学的也很多。
同勉,我们没有实践的机会,多上论坛看看那些老师讲的真实的东西,同样可以提高。
 
好吧,我是有目地性的,我是因为身体各种疼痛,我只是想缓解而已,去医院总是看不出所以然,所以捧书看,但是我比较喜欢选择有用的书来读,太杂,我反而不喜
∧ ∧(
ミ-_-ミ灬)~
 
呵呵~~~没错,每个人学中医都是有目的的,包括我在内很多人都是因为自己身体不好,所以才学中医的!但是中医理论用科学又很难解释,比如说取象比类,你就没法用科学解释,只能说是一种思维方式!
 
想学中医小兴趣不行,非大毅力不可!先从中基,药性,汤头开始,中基一定要看懂,反复揣摸,药性,汤头是要背的,毫无捷征可言,再看中医诊断,症状要记,还要弄清楚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症状,再有四大经典,学习古今大家的经验,结合临床慢慢的积累,这样学过一二十年,基本可以入门了。
 
个人认为,
为了避免买书的盲目性,最好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再去买什么.
初期的话,建议<胡希恕讲伤寒论>再买本药物的书..在读的时候发现在自己的问题,再按需购书.
比如:讲到"白术这个药我觉得有点燥,一般都用苍术"这个时候,自己打个药书找一下他们的差别,
个人感觉,书这个东西是永远不会有买齐的时候的.就像女人的衣柜里永远缺那么两件衣服一样.
 
本帖最后由 CEOMOH 于 2015-5-7 09:50 编辑

建议先把中医高等院校专用教材系统学一遍……这些学完不能成为大医名医神医,但都是很有用很全面的基础。
 
西医眼中的中医,是西医永远无法明白的,因为西医,中医思维差距太大,西医是局部思维,中医是整体思维,只是这样来讲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你就该知道,局部理解整体是很困难,但是不排出资质天才的人,能够理顺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但是目前还没有出现这样的人才,但是整体来看局部,很容易明白
中医所需要的,不是质疑,不是扼杀,而是继承,而是应用中医思维的方式,而不是用西医的方式
 
楼上的说法,是正解!有目的就好,朝着目标前进!
 
如果以前看过《黄帝内经》,暂时先忘掉,如果基础差,先看郝寒山《伤寒论》讲稿,略有基础的话,看胡希恕的《伤寒论》讲稿,胡的伤寒论讲稿看懂了,再看胡的《金匮要略》讲稿,都看懂了,并且经常给自己和家人看看病,差不多就可以算入门了。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