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象浮大,应见表证,反见胃脘部硬满,辩证应属脏之积热,应该用攻法,此处攻法当为泻下积热之寒泻法,热积于内,不可汗,汗必伤津,反助热势。病邪入于腑中,一般不会出现小便频数,这是一个热邪在脏在腑的鉴别。小便频数则可见大便硬,是因阴津受损原因,汗多则热愈,是汗法能损阳之有余,阳亢得以平复故热减甚至痊愈—这是现代西医发汗退热法的根源所在;汗出不甚,是说明身体津液不足,故大便容易艰涩难解;脉见迟缓,盖有阳虚内寒,不可用寒药攻之-古之攻法有寒下有温下,此处脉迟当指未成积热,恐攻法伤正,寒热攻法皆不可用,而可用温阳益气之法以畅腑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