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10/08/06
- 帖子
- 377
- 获得点赞
- 2
- 声望
- 16
本帖最后由 zcwzcw 于 2015-6-15 15:06 编辑
中医之同仁,数十年如一日,勤勉于中医,扶危救厄,更不遗余力,力挽
中医于日渐濒危之局面,其心之诚,其情之切,令人感叹。余不忍中医之哲学研
究久未有突破,中医之地位日益沦陷,是以简要将本人对中医之阴阳与五行研究
公诸于世,使诸君明方向,更使中华之医学有哲学之根也。
盖西汉张仲景以来,感往昔之沦丧,医学之衰微,仲景不得不博采众方,著
成《伤寒论》一书,然其医理乃以春秋战国时之六经理论,按其医理分门用药,
盖因当时汤液经法已失,不能具体辨明用药缘由,故其书乃为一部用药指南,至今
仍发挥极大作用。仲景之后,2000年来,诸医家根据《伤寒论》一书,发明八纲
辨证,根据八纲对应《伤寒论》之方,合则用之,不合则不用,故病有可治愈及
不可治愈者。是故八纲辨证亦非中医哲学用药之书,后世诸多医家,亦批评其辨
病法乃牵强附会,故独成一体之医家亦多矣。
今试论西方之物理,原子核及电子,一阴一阳之关系也,此正是中医之基础
,亦世间万物之同理。在中医里,原子核为阴(西方物理则说为带正电,此处不
是讨论物理),正如人之身体,或问,人体之阳气非无形之电子,奈何?阳气可
无形亦可有型,此即分子之化合结构也。如阳光乃无形,植物吸收之,则储存能
量,获得成长,人体吸食物有形之阳气,如肉食、糖类、脂肪等能量食物,则得
以生存,然而吸食阳气过多,必定伤阴,比如食用糖类过多,人体必定为病,盖
因阴气乃人体之矿物质,矿物质流失,阳气过剩,必生虚火,盖需中药以补之,
其余雷同。而世间之药,皆阴阳化合而成,只是其有偏阴偏阳之性,阴虚者补以
偏阴之物,则病自愈,阳虚者补以偏阳之物,则病自愈。
或问,五行为何?
五行,乃阳气围着阴气而行的升降收藏之气而已,故五行,为阳气,人之五
脏化之,不使为病。
今之诸药,补阳多而补阴少,故药多不效,而为医者,不知药则又非专精之
医也。昔日神农乃尝百草而救民厄,今之医,乃连常用之方亦不曾亲试之,却大
胆施至于虚弱之病人,不亦谬乎?
今简述之,乃起抛砖引玉之作用,一切深究,需各医者细细深究。
药之有三:补阳之药、补阴之药、杀虫或曰杀菌之药,前两者皆驱疾之用也
,特后者乃阴阳俱杀之药,西药为多,中药也有,感染者仍需用之。
以下为治病之常药,皆滋阴之品。
黄连入心、肺,感冒流涕、小肠大肠湿热用之皆效。
杏仁入心、肺、肾,感冒发烧、失眠、牙痛用之皆效。
生石膏入肝,大肠湿热、泄泻、筋骨劳累、水肿用之皆效。
附子入肺、肾,身体虚冷、呼吸不畅等用之皆效。
干姜入脾,脾胃不振、身体虚冷,用之皆效。
柴胡入肺,秋季感冒、干咳、肺热、大便燥结等用之皆效。
半夏、甘草、大枣入脾。
知母入肺
芒硝入心,少量服之(3g)可治失眠,然而有遗精之弊,不可久服,乃配合生
石膏或乌贼骨服之。
乌贼骨入肝、肾。
鹿角霜入肝、肾并补效甚速,恐过燥,宜配知母、杏仁、生石膏等与之。
桃仁入心、肾,牙痛、疮臃用之神速。
以下不再一一细说,以上诸药谨供抛砖引玉只用,俗语云:师父领进门修行
在个人。
诊脉法要:
脉之像者,乃心之像也,血管乃似水管,水管之水足者,则脉缓而有力,水
管之水少者,则脉数而无力,得阴气足者,则人身健壮,何疾之有?故吴把买,
只诊两种:一、脉之快慢;二、流经之血之多寡。买快者病、血少者病,则配合
心肝肺脾肾各脏,自知此脏之病矣。
中医之同仁,数十年如一日,勤勉于中医,扶危救厄,更不遗余力,力挽
中医于日渐濒危之局面,其心之诚,其情之切,令人感叹。余不忍中医之哲学研
究久未有突破,中医之地位日益沦陷,是以简要将本人对中医之阴阳与五行研究
公诸于世,使诸君明方向,更使中华之医学有哲学之根也。
盖西汉张仲景以来,感往昔之沦丧,医学之衰微,仲景不得不博采众方,著
成《伤寒论》一书,然其医理乃以春秋战国时之六经理论,按其医理分门用药,
盖因当时汤液经法已失,不能具体辨明用药缘由,故其书乃为一部用药指南,至今
仍发挥极大作用。仲景之后,2000年来,诸医家根据《伤寒论》一书,发明八纲
辨证,根据八纲对应《伤寒论》之方,合则用之,不合则不用,故病有可治愈及
不可治愈者。是故八纲辨证亦非中医哲学用药之书,后世诸多医家,亦批评其辨
病法乃牵强附会,故独成一体之医家亦多矣。
今试论西方之物理,原子核及电子,一阴一阳之关系也,此正是中医之基础
,亦世间万物之同理。在中医里,原子核为阴(西方物理则说为带正电,此处不
是讨论物理),正如人之身体,或问,人体之阳气非无形之电子,奈何?阳气可
无形亦可有型,此即分子之化合结构也。如阳光乃无形,植物吸收之,则储存能
量,获得成长,人体吸食物有形之阳气,如肉食、糖类、脂肪等能量食物,则得
以生存,然而吸食阳气过多,必定伤阴,比如食用糖类过多,人体必定为病,盖
因阴气乃人体之矿物质,矿物质流失,阳气过剩,必生虚火,盖需中药以补之,
其余雷同。而世间之药,皆阴阳化合而成,只是其有偏阴偏阳之性,阴虚者补以
偏阴之物,则病自愈,阳虚者补以偏阳之物,则病自愈。
或问,五行为何?
五行,乃阳气围着阴气而行的升降收藏之气而已,故五行,为阳气,人之五
脏化之,不使为病。
今之诸药,补阳多而补阴少,故药多不效,而为医者,不知药则又非专精之
医也。昔日神农乃尝百草而救民厄,今之医,乃连常用之方亦不曾亲试之,却大
胆施至于虚弱之病人,不亦谬乎?
今简述之,乃起抛砖引玉之作用,一切深究,需各医者细细深究。
药之有三:补阳之药、补阴之药、杀虫或曰杀菌之药,前两者皆驱疾之用也
,特后者乃阴阳俱杀之药,西药为多,中药也有,感染者仍需用之。
以下为治病之常药,皆滋阴之品。
黄连入心、肺,感冒流涕、小肠大肠湿热用之皆效。
杏仁入心、肺、肾,感冒发烧、失眠、牙痛用之皆效。
生石膏入肝,大肠湿热、泄泻、筋骨劳累、水肿用之皆效。
附子入肺、肾,身体虚冷、呼吸不畅等用之皆效。
干姜入脾,脾胃不振、身体虚冷,用之皆效。
柴胡入肺,秋季感冒、干咳、肺热、大便燥结等用之皆效。
半夏、甘草、大枣入脾。
知母入肺
芒硝入心,少量服之(3g)可治失眠,然而有遗精之弊,不可久服,乃配合生
石膏或乌贼骨服之。
乌贼骨入肝、肾。
鹿角霜入肝、肾并补效甚速,恐过燥,宜配知母、杏仁、生石膏等与之。
桃仁入心、肾,牙痛、疮臃用之神速。
以下不再一一细说,以上诸药谨供抛砖引玉只用,俗语云:师父领进门修行
在个人。
诊脉法要:
脉之像者,乃心之像也,血管乃似水管,水管之水足者,则脉缓而有力,水
管之水少者,则脉数而无力,得阴气足者,则人身健壮,何疾之有?故吴把买,
只诊两种:一、脉之快慢;二、流经之血之多寡。买快者病、血少者病,则配合
心肝肺脾肾各脏,自知此脏之病矣。
附件
-
15.8 KB 查看: 32
-
5.9 KB 查看: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