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8/12/01
- 帖子
- 3157
- 获得点赞
- 214
- 声望
- 63
谚语说:"老医少卜",实际未必都是这样。大体来说,这类事情与天赋和学习上下的功夫多少有关,天资聪慧,读书又多,就算是年少,也会有很好的成就;如果天资愚钝,又不学习,就算年龄大也是稀里糊涂。
辛酉年(1861年)春季正月,家父平素身体健壮,但年过七十,因新年里应酬劳累,加上吃了很多油腻的东西,又在年前感受了风寒,出现咳嗽咳痰反复不愈的问题。元宵节后,眼睑突然水肿,逐渐两脚出现肿胀,进一步两手也肿胀了。我几次要给他治疗,家父都不用药,自认为体质强壮,希望病可以自愈。
过了三天水肿更加厉害。因大儿媳有小毛病,前面请了位杨医生治疗,于是借着给她来看病的时候,让人把杨医生找来给家父看看。等他下车一看,只见须发苍然,步履迟重,戴着眼镜,拄着拐杖进来。神气毫无谦逊姿态,张扬而藐视一切。我恭敬从命,私下觉得他一定是位经验丰富的高手。喝过茶后,请教他家父的病,他说:诊完脉再说。诊脉很长时间才放下手说:年老气虚,容易得这种病。这种情况,应该先补虚,不用治肿。气不虚,肿可自愈。我觉得他讲的模糊不清,就分辨说:经书上说“水肿初起,目下如卧蚕的样子”,家父现在的情况跟这很象,似乎应该先利水。杨医生不快的说:治病拘泥于书本,还能治好?吃了我的药,就相信我说的不错了。我也不好当面指出他的不对,但心里觉得这样治有问题。让他出个方子,是八珍汤加桂附,又加陈皮五分、木通三分,说可以利水。之后甩手走了。知道这个方子一定无效,但家父见他年纪大,应该有经验,所以决定用药。刚开始用药就觉得胸腹满闷增加,水肿加重。没办法,我偷着用杏苏饮加木通、牛膝、防己各三钱,煎好了给家父喝,到半夜,小便了五六次,天亮腹部自觉宽松,水肿的地方也有了褶皱,咳嗽也减轻。家父见优秀,连服四剂,水肿都已经消退,只有阴囊处还有水肿。停药三天后,又用原方加葶苈、二丑,吃了一服,排出的尿量有十几碗,阴囊也正常,病也全好了。
谚语说医生要找年纪大的,是说年纪大的阅历深,见闻广。但象杨医生这类的,就算再大年纪,对这种病证也认识不到呀!
辛酉年(1861年)春季正月,家父平素身体健壮,但年过七十,因新年里应酬劳累,加上吃了很多油腻的东西,又在年前感受了风寒,出现咳嗽咳痰反复不愈的问题。元宵节后,眼睑突然水肿,逐渐两脚出现肿胀,进一步两手也肿胀了。我几次要给他治疗,家父都不用药,自认为体质强壮,希望病可以自愈。
过了三天水肿更加厉害。因大儿媳有小毛病,前面请了位杨医生治疗,于是借着给她来看病的时候,让人把杨医生找来给家父看看。等他下车一看,只见须发苍然,步履迟重,戴着眼镜,拄着拐杖进来。神气毫无谦逊姿态,张扬而藐视一切。我恭敬从命,私下觉得他一定是位经验丰富的高手。喝过茶后,请教他家父的病,他说:诊完脉再说。诊脉很长时间才放下手说:年老气虚,容易得这种病。这种情况,应该先补虚,不用治肿。气不虚,肿可自愈。我觉得他讲的模糊不清,就分辨说:经书上说“水肿初起,目下如卧蚕的样子”,家父现在的情况跟这很象,似乎应该先利水。杨医生不快的说:治病拘泥于书本,还能治好?吃了我的药,就相信我说的不错了。我也不好当面指出他的不对,但心里觉得这样治有问题。让他出个方子,是八珍汤加桂附,又加陈皮五分、木通三分,说可以利水。之后甩手走了。知道这个方子一定无效,但家父见他年纪大,应该有经验,所以决定用药。刚开始用药就觉得胸腹满闷增加,水肿加重。没办法,我偷着用杏苏饮加木通、牛膝、防己各三钱,煎好了给家父喝,到半夜,小便了五六次,天亮腹部自觉宽松,水肿的地方也有了褶皱,咳嗽也减轻。家父见优秀,连服四剂,水肿都已经消退,只有阴囊处还有水肿。停药三天后,又用原方加葶苈、二丑,吃了一服,排出的尿量有十几碗,阴囊也正常,病也全好了。
谚语说医生要找年纪大的,是说年纪大的阅历深,见闻广。但象杨医生这类的,就算再大年纪,对这种病证也认识不到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