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并不是地球上的第一批人类 18个史前文明的证据(下篇 )

10.白垩纪地层的人脚印

自一九六九年起Stan Taylor开始Paluxy River的挖掘,在移开数吨重的石灰石后,他在白垩纪地层中发现了似人的脚印。
11.人与恐龙的脚印交错

在一九九九年的干旱季节中, 拍下河床上人与三趾恐龙的脚印清楚地交错而行,图片上通往人的站立处的脚印为人的,向右边的则属三趾恐龙的。
12.德州白垩纪地层发现的人造铁锤

经分析,铁锤制造纯度非常高且稳定,远远超出现在的炼铁技术;铁锤木柄上的黑色部份已经煤化,说明岩层固化时,锤子就在那儿了。
13.著名的巴格达电池

1936年6月的一天,一群筑路工人正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城外修筑铁路,忽然发现了一块巨大的石板,上面刻有许多古代波斯文字。工人们感到非常惊奇。他们继续深挖,结果发现是一个巨大的百板砌成的古代坟墓。
古墓惊动了伊位克博物馆的考古工作人员。他们立即赶到现场进行发掘。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工作,考古学家们找到了许多文物。尤其是打开石棺以后,发现了大量从公元前248年到公元前226年波斯王朝时代的器物。在这些古物中,发现了一些奇特的陶制器皿、锈蚀的铜管和铁棒。
卡维尼格带着巴格达电池返回到了德国,他用陶制器皿、铁棒、沥青绝缘体和铜管组合成了10个电池。几个月后,卡维尼格在柏林公布了更为惊人的消息。他说:“古代人很可能是把这些电池串联起来,用以加强电力,制造这种电池的目的在于用电解法给塑像和饰物镀金。”
14.古庙的飞机浮雕

1879年,英籍考古学家韦斯在埃及东北部荒芜沙漠中的Abydos古庙(Abydos temple)遗址内的浮雕壁画中,发现一个奇怪现象,就是看见与现今飞机形状极之相同的浮雕,以及一系列类似飞行物体。有一图案状似今日直升机,有图案状似潜艇或飞船,甚至还有“UFO”出现于三千年前的古埃及。还有至少三至四个飞行物与今日的飞机形状极为相同,飞机在十九世纪才开发,但竟然在三千年前的古埃及的壁画中出现。
在世界历史中,不少远古民族在发展语言和文字之初,均以壁画记载历史。出现在庙宇中的浮雕,也应该是古埃及人用以记载某一件事或表达某一种意思,但三千年前的人可以预言到今日的文明产物吗?在三千年前,即使是外星文明曾经降临过古埃及,当时的人亦未必有直升机和潜艇这些概念。并且,如果壁画内的“UFO”是外星人的,又为何要与现代文明的飞机画于同处?
15.一万多年前的“镭射唱片”

1938年,中国考古学家纪蒲泰等人到青海南部的巴颜喀拉山地区考察时,在一个不太显眼的山洞里共挖出716块花岗石圆形体,每块厚度约2厘米,从中间向四周辐射出许多十分规则的水波纹线条,极似现代的镭射唱片,上面还刻有许多现代人无法解读的各种符号。经过测定,这些石盘大约是1万多年以前的东西。后来,石盘几经辗转到达前苏联,在莫斯科所作的各项科学分析表明,这些石盘含有大量的钻金属和其他金属元素,而且石盘的振荡频率特别高,这说明它长期用于高电压之中,仿佛石盘曾经带电,或者是某种电路的组成部份。
1962年,一位中国学者徐鸿儒教授根据当地的古老传说,经过长时间的研究,最终破译了石盘上的表意符号,译文是:特罗巴人来自云端,他们乘坐的是古老的飞船,后来飞船在着陆时损坏,这些特罗巴人只好藏身山洞。在巴颜喀拉山地区一直流传着有关特罗巴人的各种传说。
实际上在西藏地区确实曾经生活过两个十分特殊的部落,一个叫朱洛巴,一个叫康巴,这两个部落的人种与世界其他地区的人种都不一样,他们就生活在巴颜喀拉山一带,平均身高1.2米,瘦小柔弱,骨骼纤细,眼眶奇大,脑颅容量比一般人平均大100毫升,而且血型独一无二。这两个部落1935年被首次发现,1950年曾有一支考察队前往考察,但结果不得而知。
有报导说,这一地区曾出上过身材矮小的人种化石,与传说中的特罗巴人和发现的朱洛巴、康巴人十分相似。这些特罗巴人是地球人吗?人类在1万多年以前能造出宇宙飞船吗?
16.古埃及飞机模型
1898年,有人在埃及一座4千多年前的古墓里发现了一个与现代飞机极为相似的模型。这个模型是用当时古埃及盛产的小无花果树木制成的,有31.5克重。因当时人 们还没有飞机这个概念,便把它念为“木鸟模型”。这个模型现在放在开罗古物博物馆,编号为“物种登记”第6347号,放在第22室。
直到1969年,考古学家卡里尔•米沙博士获得特许进入这个博物馆的古代遗物仓库,发现了许多飞鸟一样的模型。这些飞鸟模型有个共同特点,即都有鸟足,形状半人半鸟的,而这个模型除了头有些像鸟外,其他部份都跟现在的单翼飞机差不多;有一对平展展的翅膀,一个平卧的机体,尾部还有垂直的尾翼,下面还有脱落的水平尾翼的痕迹。
17.印度熟铁柱

在印度德里城附近的麦哈洛里,矗立着一根公元五世纪铸造的巨大铁柱。这根铁柱高6.7米,直径约1.37米,用熟铁铸成,实心,柱顶有着古色古香的装饰花纹。据说这根铁柱是为纪念旃陀罗王而铸造的。
但最令人惊异的是,铁柱在露天中耸立了一千五百余年,经历了无数风吹雨打,至今仍没有一点生锈的痕迹!人们都知道,铁是最容易生锈的金属,一般的铸铁,不用说千年,几十年就锈蚀殆尽了。
如果说古代的印度人早已掌握了冶炼不锈铁器的技术,只是这种技术后来失传了,那他们为什么没有在同时代冶炼出其它任何不生锈的铁制器具呢?而且古印度的典籍中也没有任何关于这方面的记载。
铁柱孤零零地矗立在那里,好像一个不可理解的物证,在向人类的智慧挑战。
18.史前地球古地图

托普卡比宫发现的古地图绘制了美洲,非洲,以及早被冰川覆盖的南极洲的地貌。特别注意:图的右侧是南极洲和连在一起的南美洲,事实上,南极洲和南美洲现在已经分开。
10.白垩纪地层的人脚印
自一九六九年起Stan Taylor开始Paluxy River的挖掘,在移开数吨重的石灰石后,他在白垩纪地层中发现了似人的脚印。
11.人与恐龙的脚印交错
在一九九九年的干旱季节中, 拍下河床上人与三趾恐龙的脚印清楚地交错而行,图片上通往人的站立处的脚印为人的,向右边的则属三趾恐龙的。
12.德州白垩纪地层发现的人造铁锤
经分析,铁锤制造纯度非常高且稳定,远远超出现在的炼铁技术;铁锤木柄上的黑色部份已经煤化,说明岩层固化时,锤子就在那儿了。
13.著名的巴格达电池
1936年6月的一天,一群筑路工人正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城外修筑铁路,忽然发现了一块巨大的石板,上面刻有许多古代波斯文字。工人们感到非常惊奇。他们继续深挖,结果发现是一个巨大的百板砌成的古代坟墓。
古墓惊动了伊位克博物馆的考古工作人员。他们立即赶到现场进行发掘。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工作,考古学家们找到了许多文物。尤其是打开石棺以后,发现了大量从公元前248年到公元前226年波斯王朝时代的器物。在这些古物中,发现了一些奇特的陶制器皿、锈蚀的铜管和铁棒。
卡维尼格带着巴格达电池返回到了德国,他用陶制器皿、铁棒、沥青绝缘体和铜管组合成了10个电池。几个月后,卡维尼格在柏林公布了更为惊人的消息。他说:“古代人很可能是把这些电池串联起来,用以加强电力,制造这种电池的目的在于用电解法给塑像和饰物镀金。”
14.古庙的飞机浮雕
1879年,英籍考古学家韦斯在埃及东北部荒芜沙漠中的Abydos古庙(Abydos temple)遗址内的浮雕壁画中,发现一个奇怪现象,就是看见与现今飞机形状极之相同的浮雕,以及一系列类似飞行物体。有一图案状似今日直升机,有图案状似潜艇或飞船,甚至还有“UFO”出现于三千年前的古埃及。还有至少三至四个飞行物与今日的飞机形状极为相同,飞机在十九世纪才开发,但竟然在三千年前的古埃及的壁画中出现。
在世界历史中,不少远古民族在发展语言和文字之初,均以壁画记载历史。出现在庙宇中的浮雕,也应该是古埃及人用以记载某一件事或表达某一种意思,但三千年前的人可以预言到今日的文明产物吗?在三千年前,即使是外星文明曾经降临过古埃及,当时的人亦未必有直升机和潜艇这些概念。并且,如果壁画内的“UFO”是外星人的,又为何要与现代文明的飞机画于同处?
15.一万多年前的“镭射唱片”
1938年,中国考古学家纪蒲泰等人到青海南部的巴颜喀拉山地区考察时,在一个不太显眼的山洞里共挖出716块花岗石圆形体,每块厚度约2厘米,从中间向四周辐射出许多十分规则的水波纹线条,极似现代的镭射唱片,上面还刻有许多现代人无法解读的各种符号。经过测定,这些石盘大约是1万多年以前的东西。后来,石盘几经辗转到达前苏联,在莫斯科所作的各项科学分析表明,这些石盘含有大量的钻金属和其他金属元素,而且石盘的振荡频率特别高,这说明它长期用于高电压之中,仿佛石盘曾经带电,或者是某种电路的组成部份。
1962年,一位中国学者徐鸿儒教授根据当地的古老传说,经过长时间的研究,最终破译了石盘上的表意符号,译文是:特罗巴人来自云端,他们乘坐的是古老的飞船,后来飞船在着陆时损坏,这些特罗巴人只好藏身山洞。在巴颜喀拉山地区一直流传着有关特罗巴人的各种传说。
实际上在西藏地区确实曾经生活过两个十分特殊的部落,一个叫朱洛巴,一个叫康巴,这两个部落的人种与世界其他地区的人种都不一样,他们就生活在巴颜喀拉山一带,平均身高1.2米,瘦小柔弱,骨骼纤细,眼眶奇大,脑颅容量比一般人平均大100毫升,而且血型独一无二。这两个部落1935年被首次发现,1950年曾有一支考察队前往考察,但结果不得而知。
有报导说,这一地区曾出上过身材矮小的人种化石,与传说中的特罗巴人和发现的朱洛巴、康巴人十分相似。这些特罗巴人是地球人吗?人类在1万多年以前能造出宇宙飞船吗?
16.古埃及飞机模型
1898年,有人在埃及一座4千多年前的古墓里发现了一个与现代飞机极为相似的模型。这个模型是用当时古埃及盛产的小无花果树木制成的,有31.5克重。因当时人 们还没有飞机这个概念,便把它念为“木鸟模型”。这个模型现在放在开罗古物博物馆,编号为“物种登记”第6347号,放在第22室。
直到1969年,考古学家卡里尔•米沙博士获得特许进入这个博物馆的古代遗物仓库,发现了许多飞鸟一样的模型。这些飞鸟模型有个共同特点,即都有鸟足,形状半人半鸟的,而这个模型除了头有些像鸟外,其他部份都跟现在的单翼飞机差不多;有一对平展展的翅膀,一个平卧的机体,尾部还有垂直的尾翼,下面还有脱落的水平尾翼的痕迹。
17.印度熟铁柱
在印度德里城附近的麦哈洛里,矗立着一根公元五世纪铸造的巨大铁柱。这根铁柱高6.7米,直径约1.37米,用熟铁铸成,实心,柱顶有着古色古香的装饰花纹。据说这根铁柱是为纪念旃陀罗王而铸造的。
但最令人惊异的是,铁柱在露天中耸立了一千五百余年,经历了无数风吹雨打,至今仍没有一点生锈的痕迹!人们都知道,铁是最容易生锈的金属,一般的铸铁,不用说千年,几十年就锈蚀殆尽了。
如果说古代的印度人早已掌握了冶炼不锈铁器的技术,只是这种技术后来失传了,那他们为什么没有在同时代冶炼出其它任何不生锈的铁制器具呢?而且古印度的典籍中也没有任何关于这方面的记载。
铁柱孤零零地矗立在那里,好像一个不可理解的物证,在向人类的智慧挑战。
18.史前地球古地图
托普卡比宫发现的古地图绘制了美洲,非洲,以及早被冰川覆盖的南极洲的地貌。特别注意:图的右侧是南极洲和连在一起的南美洲,事实上,南极洲和南美洲现在已经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