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原创首发 《伤寒论》学习:大青龙汤证

涂医生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21/09/02
帖子
1697
获得点赞
262
声望
83
所在地
江西省南昌市莲塘镇
《伤寒论》学习:大青龙汤证

【原文】
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

【学习理解】
条文冠以“太阳中风”,意思是说病人得的病是中风病太阳表寒证。其实可以把“中风”两个字去掉更合适,写作“太阳病”。太阳病,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无论是伤寒病太阳表寒证,还是中风病太阳表寒证,本来是病人发热、恶寒、无汗,脉浮紧,身体疼痛,现在增加了烦躁不安的症状,这就是大青龙汤证。

有人写了大青龙汤证的歌诀,我觉得比较好。

表寒里热大青龙,
麻桂杏草姜枣从。
重用石膏清郁热,
无汗烦躁此方宗。

大青龙汤证,用四个字概括就是:表寒里热。用两个字概括就是:郁热。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这是表寒证。说恶寒,意思是说病人的恶寒症状还不轻,轻度恶寒的称为恶风。所以实际上原文应该是说“太阳伤寒”,而不是“太阳中风”。如果病人不是恶寒而是恶风,即轻度恶寒,那么就不可以轻易使用大青龙汤。轻度恶寒使用大青龙汤,就有可能导致原文后面说的情况。

病人本来是表寒证,现在增加了烦躁不安的症状。为什么烦躁不安呢,因为出现了里热证。热证有两种,一种是纯里热证,也就是“身热,自汗出,不恶寒反恶热”。既然病人恶热,那就意味着一定烦躁不安。恶寒可以不烦躁,恶热一定烦躁不安。另一种是“郁热”,也就是表寒里热。本来是表寒证而恶寒无汗,现在仍然恶寒无汗。恶寒无汗称为表郁,烦躁不安称为里热,合称为郁热。郁热证就是大青龙汤证。里热证由表寒证发展而来,转化过程中就可以呈现为大青龙汤证。但是原文明确告诉大家,大青龙汤证还是必须无汗,必须脉浮紧,必须有明显的恶寒。

何谓脉浮紧?浮的意思可以理解为不沉。如果病人脉沉了,就不可以使用大青龙汤了。紧的意思是弦而有力,如果弦而乏力则不可以使用大青龙汤,如果脉干脆细弱更不可以使用大青龙汤。

总而言之,如果病人恶寒不明显,或者脉沉脉细脉弱,或者有出汗,虽然发热而烦躁不安,皆不可以轻易使用大青龙汤,否则就会导致“厥逆”。何谓厥逆?中医的说法是汗出亡阳,西医的说法是休克。补救的办法是使用附子。

大青龙汤的药物组成是麻黄汤合桂枝汤,以生石膏替换白芍,并且重用石膏。其作用特点有二:一个是发汗作用比麻黄汤更强大,因为比麻黄汤增加了生姜。发汗作用是驱散表寒。另一个是清里热,因为它用了生石膏。发热恶寒无汗脉浮紧,这是表寒。烦躁不安,这是里热。表寒与里热合起来,这称为郁热。大青龙汤治疗郁热。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