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细辛的毒性

焦三仙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08/05/05
帖子
5063
获得点赞
116
声望
38
细辛,是马兜铃科(Aristolochiaceae)细辛属(Asarum Linn.)的植物。 现代研究发现,马兜铃科的植物,都会存在有马兜铃酸(aristolochic acid)这种成份;而马兜铃酸,最明显的副作用,就是可能导致肾衰竭! 台湾前一阵子,有位中医师,因为自己身体湿热而连续服用“龙胆泻肝汤”,结果导致肾衰竭,须要靠洗肾度日! 虽然不知是否因为这位医师自己用量不当,或是诊断有误所致;许多龙胆泻肝汤药方中,也不是使用关木通。但是属于马兜铃科的“关木通”,在2003年底,已经被台湾有关当局列入禁用中药! ※木通品种中,属于马兜铃科的是“关木通”,这本非龙胆泻肝汤之用药;原方的木通,是木通科的植物。但中国大陆在2003年禁用以前,许多制药厂,仍常使用关木通!
细辛在中药的使用上,虽然并不频繁;但是在少阴头痛,与通经利窍、行水润肾等方面,确实有其特殊的功能。 所以如医圣张仲景先生的小青龙汤、麻黄附子细辛汤、乌梅丸,以及东垣先生的神效明目汤,或是治鼻病、鼻息肉的辛夷散等;都有细辛先生,位列其中。甚至像《本事方》中,用以治疗外感风寒、鼻塞流涕的细辛汤,更是以细辛为方药之名了! 中国医药系统之中,之前似无提到细辛有毒之说,而且在《神农本草经》里,细辛被列入上品。经文中说:“气味辛、温,无毒,...久服明目,利九窍,轻身长年”。 根据清代医家陈修园先生的《神农本草经读》,细辛条下提到:“宋元佑‧陈承谓:细辛单用末,不可过一钱,多则气闭不通而死。近医多以此语忌用,而不知辛香之药岂能闭气”?!显然陈氏不觉得细辛是有毒的! 真正比较注意到细辛毒性的,可能是清代医家们。清‧汪昂所着的《本草备要》说到细辛时,也引用;不可过一钱,否则闭气而死之说。甚至还提到,因为细辛而致死,仵作都验不出来死因,开平狱有这种案例。 但是还是有些医书,如《本草纲目》也说:“辛、温,无毒”。 悬壶子兄对于这点提到:“本品是具有毒性,现代医学化验细辛对心脏会有麻痺,而本草纲目记载是有点出入,在此声明”! 其实不是《本草纲目》有问题,而是中国医家分成两派!上品妙药和杀人毒药,相差时不可以道里计,但却造成了两造间的争执不下。 不过可能因为汪昂的医书(据说此人不懂医药,乃他人代笔)流行较广,连台湾中医考试中,汪氏几本着作,都列入教科书中。所以细辛是有毒的药物之说,夺得先声;近代大都如此认为! 现在,重重又踹了陈修园等无毒派一脚的,就是现代医药科技检验出来,马兜铃科这一系列的有毒成分。
如果故事就这么结束,此篇文章实是蛇足之作!话说回来,李时珍、陈修园氏,甚至是神农本草经作者,还是张仲景先生等人,并非泛泛之辈,何以放过细辛这样的凶手? 依我个人认知,细辛应该有其毒性的;但是中药里面,处处有毒物!譬如半夏、天南星之辈,有其毒性;甚至木鳖子、附子与乌头,或是砒霜、硫磺、雄黄亦有猛烈之毒性。而蝎子、蜈蚣、毒蛇与蟾蜍,也有吃不得的困境! 但是这就是中国医药体系之中,药物制作与其间配伍的问题与技巧了!譬如硃砂(丹砂)一药,近来已被卫生署列入内服的禁药;这是因为硃砂原矿,含有极大毒性的可溶性汞盐。 但是古人取硃砂时,技巧地以甘草水飞净!根据现代药理实验结果,水飞法(也不一定要用甘草水)取得之硃砂,可溶性汞盐的成分甚低;而且飞的次数越多,就越无毒性。 如果考虑到不肖商人,直接取用硃砂而容易致毒,那么禁用此药有理;否则只是有关单位的不明事理而已! 同样的道理,中药大多须要炮制与提炼,这是比较繁复的工作,现代药商常常省略这些步骤!所以有时后使用某些药物,我个人还是会自行以简单工具来炮制加工;炮制的需要与否与程度,要看药物的不同性质而定。 有时候自行制作生药粉,也会用到细辛,但是并未煮过或是炮制,依然可以加入药粉中;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是药三分毒,治病本来就是以毒攻毒,救命要紧,正本是根。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