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是自古以来流传的一句谚语。意思指的是真实的东西通常比较简单,而虚假的东西往往需要有更多的谎言来进行掩盖。临床医学是治病救人的科学,在临床过程中,一定要“真传一句话”,针对疾病,讲清道理,对症医治,寻求良方,免受痛苦的煎熬。
我三十多年来,严密遵循祖国医学,运用经络理论,通过经络疗法,尤其是疑难杂症,探索出好多具有规律性的经验,把这些简便具实效性的方法,毫无保留的告诉大家。
心脏疾病是当前一种难症,尤其是采用经络疗法自治,求治者存在不懂、不敢、不会的心里状态。采用经络疗法自治心脏疾病,“真传一句话”,可以让更多人读懂会用,免受疾病和药毒之苦。
多数人心脏不健康
这句话绝不是危言耸听,也不是故弄玄虚,是当前社会面对的现实。浙大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心内主任曾讲过,现在大多数儿童的心脏都不健康,是经过各项指标的检查,做出最后的定论,十个孩子当中,就有八个孩子心脏不健康。
我们地区的一个小学,一年内就有两个学生,因家长平时不懂得孩子会有心脏病,但确因心梗而死亡。
我曾接触到多个6至15岁的少儿,都患有心脏疾病,其病症都很明显,比如,前胸后背疼痛、上不来气、胃痛、眼睛痛、呕吐、好生气、害怕等等。医院对这些病症,无法做出病在心脏的结论,只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能对症施治。
这些病症在脉象上观察,病因都在心,然而,根据经络疗法,调整心脏有关经络,病症都痊愈,以此证明,少儿很多病症的病因都来于心,少儿如此,何况成年人。
我们常听到,因喝酒、生气、过度运动、过力劳动等,突发心梗死亡的,其实这些原因都是患病的标,其根本原因是来于心脏。
心脏是人体的易损件
古人称心脏为“君主之官”,又提出“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心是人体脏腑当中的最高统帅,主血和脉,统领全身气血运行,同时又主神明,统领精神意识活动,是生命活动的核心。
心是人体总的泵站,通过泵的挤压,将气血源源不断传输到各个组织,满足人体的需求,泵站一旦出现问题,脏腑就要缺血患病,心的健康决定人体的健康。所以,责任与损害始终是正比的,心的责任最大,承担的压力也最大,能量的消耗也越多,
心配备四条经络
经络是连接脏腑,并为脏腑提供气血的主要通路,每个脏腑都配备阴阳两条经络,唯独心脏配备阴阳四条经络,心经、小肠经、心包经、三焦经,以此说明心脏在人体的重要地位性。
心脏分内外两层,内层为心的核心部位,有心房和心室,是循环系统中的动力,是血液的发源地,为心经循环之地;外层为心的辅助部位,起到心的保护和维护作用,为心包经循环之地,以此维护心“君主之官”的重任。
三焦是医治心脏疾病的主要经络
《灵枢·邪客》中就提出:“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其脏坚固,邪弗能容也。容之则心伤,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
这段论述讲的是什么意思呢?心是五脏六腑的主宰,贮藏精气的内脏。心脏坚固就不会被邪气侵犯,若邪气侵入并损伤心脏,就会使神气耗散,人也就死亡了,一般各种邪气凡侵袭心脏的,首先侵犯到心包络。心为人身之君主,不得受邪, 所以若外邪侵心,则心包络当先受病,故心包有“代心受邪”之功用,为此提出了治疗心脏疾病,不得取心经的道理。
上面讲到的几个要点,都是治疗心脏疾病真传的一句话,其关键点是怎么能做到自治。真传最终一句话,就是选用心包经、三焦经,这两条经络,是治疗的主要关键经络。然后,再根据阴阳五行的属性,如果心火盛,坚持“实则泻之”,以脾经、胃经泻之;如果心气弱,坚持“虚则补之”,以肝经、胆经相补,按照这个思路和方法,即可恢复心脏的健康,也是我几十年不吃药,不去医院的原因所在。
心脏是人体的“泵站”,在治疗心脏疾病的同时,还要保护心脏的内核,减少心脏内部组织的损耗,为维护心的统帅作用,选择心包经、三焦经两条经络足矣。
“心包代心受邪”,是我们医学圣人的高明之处,心脏疾病不轻易调整心经,独取心包经即可,这是中医区别其它医学的一大特色。只要身患心脏疾病,独取心包经、三焦经,循经点按上面的穴位,气血运行畅通无阻,加快通往心脏气血的流动,通经活络,活血化瘀,心区病症立见好转。
通过自治验证,心包经、三焦经,是治疗心脏疾病的主要经络,只有心包络气血平和,心中自得安宁。我患心脏病三十多年,从未服用任何药物,我虽然进入到高龄期,仍然还坚持工作的诀窍就在于此。
三焦经是上、中、下焦的总称,所以,三焦经也是一条健身、养生经络。因三焦与心包互为表里,平时揉一揉三焦经,通经活络,消除淤滞,即对心脏有好处,又对上中下的三焦有调节作用。
				
			我三十多年来,严密遵循祖国医学,运用经络理论,通过经络疗法,尤其是疑难杂症,探索出好多具有规律性的经验,把这些简便具实效性的方法,毫无保留的告诉大家。
心脏疾病是当前一种难症,尤其是采用经络疗法自治,求治者存在不懂、不敢、不会的心里状态。采用经络疗法自治心脏疾病,“真传一句话”,可以让更多人读懂会用,免受疾病和药毒之苦。
多数人心脏不健康
这句话绝不是危言耸听,也不是故弄玄虚,是当前社会面对的现实。浙大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心内主任曾讲过,现在大多数儿童的心脏都不健康,是经过各项指标的检查,做出最后的定论,十个孩子当中,就有八个孩子心脏不健康。
我们地区的一个小学,一年内就有两个学生,因家长平时不懂得孩子会有心脏病,但确因心梗而死亡。
我曾接触到多个6至15岁的少儿,都患有心脏疾病,其病症都很明显,比如,前胸后背疼痛、上不来气、胃痛、眼睛痛、呕吐、好生气、害怕等等。医院对这些病症,无法做出病在心脏的结论,只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能对症施治。
这些病症在脉象上观察,病因都在心,然而,根据经络疗法,调整心脏有关经络,病症都痊愈,以此证明,少儿很多病症的病因都来于心,少儿如此,何况成年人。
我们常听到,因喝酒、生气、过度运动、过力劳动等,突发心梗死亡的,其实这些原因都是患病的标,其根本原因是来于心脏。
心脏是人体的易损件
古人称心脏为“君主之官”,又提出“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心是人体脏腑当中的最高统帅,主血和脉,统领全身气血运行,同时又主神明,统领精神意识活动,是生命活动的核心。
心是人体总的泵站,通过泵的挤压,将气血源源不断传输到各个组织,满足人体的需求,泵站一旦出现问题,脏腑就要缺血患病,心的健康决定人体的健康。所以,责任与损害始终是正比的,心的责任最大,承担的压力也最大,能量的消耗也越多,
心配备四条经络
经络是连接脏腑,并为脏腑提供气血的主要通路,每个脏腑都配备阴阳两条经络,唯独心脏配备阴阳四条经络,心经、小肠经、心包经、三焦经,以此说明心脏在人体的重要地位性。
心脏分内外两层,内层为心的核心部位,有心房和心室,是循环系统中的动力,是血液的发源地,为心经循环之地;外层为心的辅助部位,起到心的保护和维护作用,为心包经循环之地,以此维护心“君主之官”的重任。
三焦是医治心脏疾病的主要经络
《灵枢·邪客》中就提出:“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其脏坚固,邪弗能容也。容之则心伤,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
这段论述讲的是什么意思呢?心是五脏六腑的主宰,贮藏精气的内脏。心脏坚固就不会被邪气侵犯,若邪气侵入并损伤心脏,就会使神气耗散,人也就死亡了,一般各种邪气凡侵袭心脏的,首先侵犯到心包络。心为人身之君主,不得受邪, 所以若外邪侵心,则心包络当先受病,故心包有“代心受邪”之功用,为此提出了治疗心脏疾病,不得取心经的道理。
上面讲到的几个要点,都是治疗心脏疾病真传的一句话,其关键点是怎么能做到自治。真传最终一句话,就是选用心包经、三焦经,这两条经络,是治疗的主要关键经络。然后,再根据阴阳五行的属性,如果心火盛,坚持“实则泻之”,以脾经、胃经泻之;如果心气弱,坚持“虚则补之”,以肝经、胆经相补,按照这个思路和方法,即可恢复心脏的健康,也是我几十年不吃药,不去医院的原因所在。
心脏是人体的“泵站”,在治疗心脏疾病的同时,还要保护心脏的内核,减少心脏内部组织的损耗,为维护心的统帅作用,选择心包经、三焦经两条经络足矣。
“心包代心受邪”,是我们医学圣人的高明之处,心脏疾病不轻易调整心经,独取心包经即可,这是中医区别其它医学的一大特色。只要身患心脏疾病,独取心包经、三焦经,循经点按上面的穴位,气血运行畅通无阻,加快通往心脏气血的流动,通经活络,活血化瘀,心区病症立见好转。
通过自治验证,心包经、三焦经,是治疗心脏疾病的主要经络,只有心包络气血平和,心中自得安宁。我患心脏病三十多年,从未服用任何药物,我虽然进入到高龄期,仍然还坚持工作的诀窍就在于此。
三焦经是上、中、下焦的总称,所以,三焦经也是一条健身、养生经络。因三焦与心包互为表里,平时揉一揉三焦经,通经活络,消除淤滞,即对心脏有好处,又对上中下的三焦有调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