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化 痰 止 咳 平 喘 药 图 谱

八月惊雷

闻名全坛
正式会员
注册
2009/11/09
帖子
16494
获得点赞
293
声望
63
半 夏





[来源] 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半夏?Pinellia ternata (Thunb.) Breit.的块茎。主产于四川、湖北、江苏等地。夏秋二季茎叶茂盛时采挖。除去外皮及须根,晒干,为生半夏。一般用姜汁、明矾炮制后入药。?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15~30cm。幼苗常为单叶,卵状心形,2~3年后生3小叶的复叶;叶柄长10~25cm,基部有珠芽。花单性同株,花序柄长于叶柄,佛焰苞绿色,下部细管状;雌花生于花序基部,雄花生于上端,花序顶端附属器青紫色,伸于佛焰苞外呈鼠尾状。浆果卵状椭圆形,绿色。花期5~7月,果期8~9月。

[药材性状] 类球形,有的稍偏斜,直径1~1.5cm。表面白色或浅黄色,顶端中心有凹陷的茎痕,周围密布凹点状根痕;下面钝圆,较光滑。质坚实,断面洁白,富粉性。味辛辣、麻舌而刺喉。

[功能主治] 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用于痰多咳喘、痰饮眩悸、内痰眩晕、痰厥头痛、呕吐反胃、胸脘痞闷、梅核气症;生用外治痈肿痰核。
 

附件

  • 30.4 KB 查看: 22
  • 26.1 KB 查看: 25
天 南 星




[来源] 为天南星科(Araceae)植物天南星 Arisaema erubescens (Wall.) Schott.、东北天南星 Arisaema amurense Maxim. 或异叶天南星 Arisaema heterophyllum Bl. 的干燥块茎。

[植物形态] 天南星为多年生草本,高40—90cm。块茎扁球形。叶1片,放射状分裂,裂片7—20,披针形,长7—24cm,宽2—5cm,先端细丝状;叶柄长,肉质,雌雄异株,肉穗花序由叶柄鞘部抽出。佛焰苞由顶端张开,里面具紫斑,先端细丝状,花轴附属体棒状,雄花具雄蕊2—4;雌花密集,子房圆形,浆果鲜红色。花期5—7月,果期8—9月。
东北天南星主要特点为:叶片全裂为3—5片,倒卵形或广卵形,花序顶端附属物呈棍棒状。
异叶天南星主要特点为:叶片鸟趾状全裂。倒披针形或窄长圆形,裂片11—19,花序顶端附属物呈鼠尾状。

[药材性状] 块茎扁圆球形,直径约至5cm,表面黄白色至淡黄棕色,上端中央有凹陷茎痕,周围有细小根痕,周边偶有微凸起的小侧芽。质坚硬,断面乳白色,粉性。味有麻舌感。

[功能主治] 燥湿化痰,祛风止痉,散结消肿。用于顽痰咳嗽,风疾眩晕,中风痰壅、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癫痫,惊风,破伤风;生用外治痈肿、蛇虫咬伤。
 

附件

禹 白 附



[来源] 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独角莲?Typhonium giganteum Engl.的块茎。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叶基生,1~2年生的有l 叶,3~4年生的有3~4叶;叶戟形,长15~35cm,宽7~30cm,先端渐尖,基部箭形;叶柄肥大,半圆形,基部扩大成鞘。花序柄从块茎生出,圆柱形,内侧稍扁平,绿色,带紫色纵条斑点;佛焰苞先端渐尖,下部管状;肉穗花序长约14cm,雄花在上部,雌花在下部,两者间距约2.5cm;附属器圆柱形,紫色,不伸出佛焰苞外。浆果红色。花期6~7月,果期8~9月。

[药材性状] 块茎椭圆形或卵圆形,长2~5cm,直径1~3cm。表面白色至黄白色,略粗糙,有环纹及须根痕,顶端有茎痕及芽痕。质坚硬,断面白色。粉性。无臭,味淡,麻辣刺舌。

[功能主治] 祛风痰,定惊搐,解毒散结止痛。用于中风痰壅、口眼歪斜、语言涩謇、痰厥头痛、偏正头痛、喉痹咽痛、破伤风症;外治瘰疲痰核、毒蛇咬伤。
 

附件

皂 荚




[来源]为豆科乔木植物皂荚?Gleditsia sinensis?Lam.的果实。

[植物形态]落叶乔木,高达30m,树干有刺。一回双数羽状复叶,簇生或近于对生,长椭圆形或卵状批针形,长3~8cm,宽1.5~3.5cm,边缘有细锯齿。总状花序腋生,花杂性。正常荚果直,条形;不育荚果微弯作镰刀形,不扭转。先端有长喙,成熟后红棕色至黑棕色,无毛,有白色粉霜。

[药材性状] 呈圆柱形略扁,弯曲如眉状,长5~12cm,宽0.7~1.5cm。顶端有鸟嘴状的花柱残基,基部有细长的子房柄。表面紫棕色,被白色蜡质白粉,擦去后有光泽。质坚硬而脆,易折断、断面外层棕黄色,中间黄白色,中心较软,纵向剖开有整齐的凹窝,偶有发育不全的种子。气微。味先甜后辣。

[功能主治] 去痰,开窍,搜风,杀虫。
 

附件

旋 覆 花



[来源] 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旋覆花?Inula japonica?Thunb.或欧亚旋覆花?I. britannica? L.的头状花序。

[植物形态] 多年生直立草本,茎高20~60cm,不分枝,有平伏毛。基生叶及下部叶较小,中部叶披针形、长椭圆状披针形或长圆形,长5~10cm ,宽1~3cm,先端锐尖,基部急狭,无柄或半抱茎,全缘,两面有疏毛。头状花序直径2.5~3cm,多个排成伞房花序,总苞半球形,绿黄色;舌状花1层,黄色,管状花多数,密集。花期7~10月,果期8~11月。

[药材性状] 花序扁球形或类球形,直径1~2cm ,总苞片5层,复瓦状排列,披针形或条形,灰黄色,长4~11mm;舌状花长约1cm,多卷曲,常脱落,先端3齿裂;管状花棕黄色,长约5mm,先端5齿裂;子房长5~6mm,有的可见椭圆形小瘦果。体轻,易散碎。气微,味微苦。

[功能主治] 降气,消痰,行水,止呕。用于风寒咳嗽、普饮蓄结、胸膈痞满、呕吐噫气。
 

附件

白 前
?
[来源]为萝摩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柳叶白前?Cynanchum stauntonii (Decne.) Schltr. ex Levl.或芫花叶白前?C. glaucescens (Decne.) Hand.-Mazz.的根茎及根。

[植物形态]直立半灌木,高30~60cm。茎圆柱形,有细棱。叶对生,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6~13cm,宽0.3~0.5cm,两端渐尖,中脉明显。聚伞花序腋生,有花3~8;花萼5深裂;花冠紫红色,辐射状,内面被长柔毛,裂片狭三角形;副花冠裂片盾状,先端稍厚而内卷;雄蕊5,与雌蕊合生成蕊柱,花药2室;柱头微凸,包于花药的薄膜内。骨突果单生。花期5~8月,果期9~10月。

柳叶白前



[药材性状]根茎细长圆柱形,有分枝,稍弯曲,长4~15cm,直径1.5~4mm;表面黄白色或黄棕色,节间长1.5~4.5cm,顶端有残茎;质脆,断面中空。节处簇生纤细弯曲的根,长可达10cm,直径不及1mm,有多次分枝呈毛须状,常盘曲成团。气微,味微甜。

[功能主治]降气清痰止咳。用于肺气壅实、咳嗽痰多、胸满喘急。
 

附件

桔 梗






[来源] 为桔梗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桔梗?Platycodon grandiflorum? (Jaoq.) A. DC.的根。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有白色乳汁。茎上部稍分枝,微被 白粉。茎中下部叶对生或轮生,上部叶互生,卵形或卵状披针形, 长2.5~6cm,宽1~2.5cm,边缘具不整齐锐锯齿,下面微被白粉。花大,花萼钟状,5裂;花冠阔钟状,先端5裂,紫蓝色或蓝白色;雄蕊5,花丝基部变宽,有短柔毛。蒴果倒卵形,成熟后顶端5瓣裂,具宿萼。花期7~9月,果期8~10月。

[药材性状] 根长圆柱形或长纺捶形,稍扭曲,长6~20cm,直径 1~2cm表面淡黄白色或淡黄棕色(末去栓皮者),有扭转纵沟 及横长皮孔斑痕,上部有横纹;顶端有较短的根茎,其上有半月 形茎痕。质脆,断面不平坦,形成层环棕色,皮部类白色,木部淡黄白色。昧微甜后苦。

[功能主治] 宣肺,利咽,祛痰,排脓。用于咳嗽痰多、胸闷不畅,咽喉肿痛,支气管炎,肺脓疡,胸膜炎。
 

附件

前 胡

[来源] 本品为伞形科植物白花前胡 Peucedanum praeruptorum Dunn 或紫花前胡 Peucedanum decursivum Maxim. 的干燥根。

[植物形态] 白花前胡为多年生草本,高1m左右。主根粗壮,圆锥形,茎直立,上部呈叉状分枝,基部有多数褐色叶鞘纤维。基生叶为二至三回三出式羽状分裂,最终裂片菱状倒卵形,长3~4cm,宽约3cm,不规则羽状分裂,裂片较小,边缘有圆锯齿,叶柄长,基部有宽鞘;茎生叶较小,有短柄。复伞形花序,无总苞片,伞幅12~18;小总苞片7,线状披针形;花白色,双悬果椭圆形或卵形,侧棱有窄而厚的翅,花期8~10月,果期10~11月。
紫花前胡与白花前胡的主要区别是:茎可高达2m,紫色。叶为一至二回羽状分裂,一回裂片3~5片,再3~5裂,顶生裂片和侧生裂片基部下延成翅状,最终裂片椭圆形,长圆状披针形至卵状椭圆形,长5~13cm,宽2.5~5.5cm,边缘有细而规则的锯齿;茎上部叶简化成膨大紫色的叶鞘。复伞形花序,有总苞片1~2片,花深紫色。

紫花前胡



[药材性状] 白花前胡:根呈不规则圆柱形、圆锥形或纺锤形,梢弯曲,有1~2个支根或支根断痕。长3~15cm,直径1~2cm。表面灰棕色或棕褐色。根头部粗短,有茎痕及县委状叶鞘残基,上部有密集的细环纹,习称“蚯蚓头”,下部有纵沟、纵纹、横向皮孔及须根痕。质较软或硬,易折断,断面淡黄白色,有棕色环及放射状纹理,扩大镜下观察可见多数棕黄色油点。气芳香,味微苦辛。
紫花前胡:根呈圆柱形或圆锥形,主根较长,下部有支根。长3~15cm,直径0.8~1.7cm。表面土棕色或暗棕色。有浅直细纵皱纹,并有灰白色横向皮孔及须根痕,折断时皮部与中心木质部易分离,皮部较窄,散有黄色油点,木部较大,黄白色,油点少或无。香气浓,味微甘后苦。

[功能主治] 化痰止咳,宣散风热。
 

附件

川 贝 母

[来源] 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川贝母?Fritillaria cirrhosa? D. Don、暗紫贝母?F. unibracteata? Hsiao et K.C. Hsia、甘肃贝母?F. przewalskii? Maxim.或梭砂贝母?F. delavayi ?Franch.的鳞茎。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15~23cm。鳞茎直径6~8mm。叶多对生,条形或条状披针形,长3.6~5.5cm,宽3~5mm。花单生,叶状苞片1枚;花被片长2.5~2.7cm,深紫色,有黄褐色小方格,宽6~10mm;雄蕊长约为花被片的一半,花药近基着;柱头裂片很短,长约0.5~lmm。蒴果长1~1.5cm,宽1~1.2cm,有棱,棱上具狭翅,宽约1mm。花期6月,果期8月。

梭砂贝母


[药材性状] 鳞茎圆锥形或心脏形,直径5~9mm,高4~8mm。表面类白色,较光滑。外层两枚鳞叶大小悬殊,大鳞叶紧裹小鳞叶,小鳞叶露出部分呈新月形,习称“怀中抱月”,顶端较尖或钝圆,多闭合,底部较平整,微凹入。内有细小鳞叶及心芽。气微,味微甜。

[功能主治] 清热润肺,化痰止咳。用于肺热燥咳、干咳少痰、阴虚劳嗽、咯痰带血。
 

附件

浙 贝 母



[来源] 本品为百合科植物浙贝母 Fritillaria thunbergii Miq.的干燥鳞茎。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茎单一,高30~70cm。叶无柄;狭披针形至线形,长6~17cm,宽0.5~1.5cm,全缘;下部叶对生,中部叶常3~5片轮生,先端呈卷钩状,上部叶互生,先端常呈卷须状。花1至数朵,生于茎顶或上部叶的叶腋,钟状,下垂,花被6片,淡黄色或黄绿色,内有紫色方格斑;雄蕊6;雌蕊1。子房3室,柱头3裂。蒴果卵圆形,具6棱,棱翅宽6~8mm。种子多数。花旗~4月,果期4~5月。

[药材性状] 大贝:为鳞茎外层的单瓣鳞叶,一面凸出,一面凹入,略呈新月形,高1~2cm,直径2~3.5cm。外表面类白色至淡黄色,有时有淡棕色斑痕,内表面类白色或淡黄白色。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白色至黄白色,富粉性,细腻。气微。味微苦。
珠贝:为完整的鳞茎,呈扁圆球形。高1~1.5cm,1~2.5cm。表面类白色,外层鳞叶2瓣,肥厚,互相抱合,中央有皱缩的鳞叶2~3瓣及干缩的残茎。

[功能主治] 清热化痰,开郁散结。用于风热、燥热、痰火咳嗽,肺痈,乳痈,瘰疬,疮毒,心胸郁闷。
[附注] 不宜与乌头类药材同用。
 

附件

瓜 蒌





[来源] 本品为葫芦科植物栝楼 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 或双边栝楼 Trichosanthes rosthornii Harms 的干燥成熟种子。

[植物形态] 栝楼为多年生草质藤本,块根肥厚,外面淡棕黄色。叶互生,宽卵状心形或扁心形,通常为3~5浅裂至深裂,裂叶菱状倒卵形,边缘常再分裂,两面均稍被毛;卷须细长,有2~3分歧。花单性,雌雄异株,雄花~8朵排列为总状花序,枝端花有时单身;萼片线形,全缘;花冠白色,5深裂,先端有流苏,长约2cm;雄蕊3;雌花单生于叶腋,子房椭圆形,柱头3裂。果实圆形或长圆形,成熟后橘黄色,有光泽;种子扁平,卵状椭圆形,浅棕色,光华,近边缘处有一圈棱线。花期6~8月,果期9~10月。
双边栝楼与栝楼相似,但叶片稍大,3~7深裂。种子较大,极扁平,呈长方椭圆形,长15~18mm,深棕色,距边缘稍远处有一圈不甚整齐的明显棱线。

[药材性状] 栝楼 果实呈卵状扁平椭圆形,长11~16mm,宽6~12mm,厚2~3.5mm。表面浅棕色至棕褐色,平滑,边缘有一圈沟纹,顶端尖有种脐,基部钝圆或较狭。种皮坚硬,剖开后可见内种皮膜质,色灰白至灰绿色,含两片黄白色子叶,富油性。气微,味甘、微苦涩。
双边栝楼 种子呈矩状椭圆形,极扁平,略粗糙,长15~19mm,宽8~10mm,厚2~3mm。表面棕褐色至紫棕色,沟纹明显而靠内。顶端较宽。

[功能主治] 润肺化痰,滑肠通便。用于咳燥痰粘,肠燥便秘。

[附注] 不宜与乌头类药材同用。
 
竹 茹

[来源] 本品为禾本科植物青秆竹 Bambusa tuldoides Munro 、大头典竹 Sinocalamus beecheyanus (Munro) McClure var.pubescens P.F.Li或淡竹Phyllostachys nigr var.henonis Stapf 的茎秆的干燥中间层。

[植物形态] 青秆竹 乔木或灌木。杆自立,中空,节间圆筒形,表面绿色,叶互生,叶片狭披针形,淡绿色,基部圆形,全缘,疏生细柔毛。花少见,生长数十年开花后植物即死亡。
大头典竹 杆稍弯曲,节间有毡状毛茸。
淡竹杆的每节分枝两枚,其不分枝的节间作原筒形,而分枝的一侧则扁平或具纵沟。

淡竹

[药材性状] 竹茹为不规则的丝条,扎成圆柱形的把或盘曲成团,有的为乱丝状,曲折而拘挛。浅绿色或黄绿色,宽窄厚薄不等,两头不整齐,纵面多劈破,一般的碎末较多。质柔软而轻松,有弹性。有竹之清香气,味淡。

[功能主治] 清热化痰,除烦止呕。用于痰热咳嗽,胆火挟痰烦热呕吐,惊悸失眠,中风痰迷,舌强不语,胃热呕吐,妊娠恶阻,胎动不安。
 
竹 沥

[来源] 为禾本科植物淡竹Phyllostachys nigra(Lodd.)Munro var. henonis (Miff.)Stapf ex Rendle的茎用火烤灼而流出的液汁。

[植物形态] 见竹茹项下。

[药材性状] 为青黄色或黄棕色液汁,透明,具焦香气。以色泽透明者为佳。

[功能主治] 清热祛痰,镇惊利窍。用于中风痰迷,惊风,癫痫,壮热烦渴,破伤风等。
 
天 竺 黄





[来源] 本品为禾本科植物青皮竹 Bambusa textilis McClure 或华思劳竹 Schizostachyum chinense Rendle 等杆内的分泌液干燥后的块状物。

[植物形态] 青秆竹 植株密丛生;杆直立,高9~10m,径5~6cm,先端弓形或稍下垂;节间圆柱形,极延长,杆材厚3~5cm;节明显,杆箨脱落性,坚硬,光亮,幼时被紧贴的柔毛,很快变秃净;箨耳小,矩圆形,两面被小刚毛;枝丛生,主枝极纤细,余者3~4枝中等,其他的更短,近相等。
华思劳竹 杆皮薄,节环不隆起,节间极细长,微具硅质,且贴生微毛;箨鞘口部的刚毛显著而发达,箨耳退化或近于退化。

[药材性状] 本品呈不规则的颗粒状、块状或片状,大小不一。表面乳白色、黄白色、灰白色或灰蓝色。体轻。质脆,易碎,破断面洁白色,稍有光泽,用手触之有滑感。无臭,味淡。用舌舐之粘舌,嚼之有沙砾感。吸水性强,但不溶解于水。

[功能主治] 清热豁痰,凉心定惊。用于热病神昏,中风痰迷,小儿痰热惊痫、抽搐、夜啼。
 
昆 布

[来源] 本品为海带科植物海带 Laminaria japonica Aresch. 或翅藻科植物昆布 Ecklonia kurome Okam.的干燥叶状体。
[植物形态] 海带 为大型褐藻,植物体为带状,长达6m以上。根状固着器粗纤维状,由数轮叉状分枝假根组成,假根末端有吸着盘。其上为圆柱状的短柄,长5~15cm。柄的上端为叶状体,叶状体呈长带状,扁平,长2~6m,宽20~50cm,坚厚,鞘状,中部稍厚,两边较薄。生殖期在叶状体两面产生孢子囊。
昆布与上种的主要区别为:植物体明显分为固着器、柄和带片散部分。带片为单条或羽状,边缘有粗锯齿。

海带

[药材性状] 海带 叶状体多卷成不规则团块。全体绿黑色或黑褐色,少有棕黄色。表面被有白色盐霜,革质而脆硬或质薄而脆。用水浸软后展开,完整者长达1~2~6m,宽7~20cm以上。固着器呈叉状分枝。柄部粗短下部圆柱形,上部扁圆形。叶片长带状,革质或质薄柔滑,半透明状,中部较厚,由中部向两侧渐薄,全缘或有波状皱褶。气腥,味咸。
昆布 叶状体卷成不规则团块。全体黑褐色或深棕色,表面被有白色盐霜。革质而硬脆。用水浸软后展开,完整者全长30~100cm。固着器呈粗壮的树枝状。柄部圆柱形,近叶片部渐扁平,长4~12cm,直径3~7mm。叶片中央部分厚,自其两侧呈1~2回羽状深裂,裂片长舌状,革质柔滑。表面有细纵皱纹,叶缘有疏锯齿或全缘。气腥,味咸。

[功能主治] 软坚散结,消痰,利水。用于瘿瘤,瘰疬,睾丸肿痛,痰饮水肿。
 
海 藻





[来源] 本品为马尾藻科植物海蒿子 Sargassum pallidnm (Turn.) C.Ag.或羊栖菜 Sargassum fusiforme (Harv.) Setch.的干燥藻体。

[植物形态] 羊栖菜 多年生褐藻,高15~40cm,最高可达2m以上。藻体黄褐色,肥厚多汁,干后变黑;固着器由圆柱形假根组成。主干圆柱形,直立,直径1~3mm,四周互生侧枝和叶。叶棒状,全缘,长2~3cm,直径2~4mm,先端常膨大中空。气囊腋生,纺锤形,长5~10mm。同一藻体,枝、叶、气囊不一定同时存在。生殖托腋生,雌雄异株。
海蒿子 多年生褐藻,褐色。固着器盘状。主干圆柱形,直立,直径2~7mm,小枝互生,凋落后于主干上残留圆柱形迹。单叶,互生,叶形变化甚大,初生叶倒卵形、披针形,长2~7cm,直径3~12mm,全缘,具中肋;次生叶较狭小,线形至披针形,中肋不明显。小枝末端常有气囊,圆球形,直径2~5mm。生殖托单生或成总状排列于生殖小枝上。

[药材性状] 羊栖菜 全体卷曲皱缩成团块状。棕黑色或黑棕色,表面带一层白色盐霜,质脆易破碎。用水浸软后膨胀,粘滑柔韧。固着器假根状。主干直立圆柱形,直径2~4mm。表面粗糙,主上有分枝,枝上生叶。叶呈线形或棍棒形,气囊球形、纺锤形或梨形。生殖托圆柱状或长椭圆形,有柄,丛生于小枝或叶腋间。气腥,味咸。
海蒿子 全体同羊栖菜。用水浸软后膨胀略粘滑柔韧。固着器盘状。上生圆柱状的主干及枝,干及枝上有小刺。基部的叶披针形,全缘或有粗锯齿,革质,上部的叶呈狭披针形或丝状。气囊为圆球形或纺锤形,顶端圆滑或具针状突起。叶腋间生有圆柱形生殖托。气腥,味咸。

[功能主治] 软坚散结,消痰,利水。用于瘿瘤,瘰疬,睾丸肿痛,痰饮水肿。
[附注] 不宜与甘草同用。
 
黄 药 子




[来源] 为薯蓣科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黄独?Dioscorea bulbifera? L.的块茎。

[植物形态] 缠绕草质藤本。块茎卵圆至长圆形。茎左旋。叶互生,宽心状卵形,长7~22cm,宽7~18cm先端锐尖,全缘或微波状,叶腋有大小不等的紫棕色球形或卵圆形珠芽(零余子)。花单性异株,穗状花序下垂;雄花单生密集,花被片6,雄蕊6;雌花有退化雄蕊6,子房下位,3室。蒴果长圆形,反曲,翅距圆形,成熟时草黄色,表面密生紫色小斑点。种子扁卵形,着生于果实每室顶端,一面有翅。花期7~10月,果期8~11月。

[药材性状] 块茎的横切片呈类圆形或圆形,直径3~10cm,厚0.3~1.5cm。外皮较薄,棕黑色,有皱折,具多数短小的细根及黄白色或棕黄色微突起的须根痕。切面淡黄色至黄棕色,平滑或呈颗粒状凹凸不平。质脆,折断面颗粒状。气微,味苦。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凉血清瘿。用于咽喉肿痛、痈肿疮毒、蛇虫咬伤、甲状腺肿、吐血、咯血。
 
海 蛤 壳





[来源] 本品为帘蛤科动物文蛤 Meretrix meretrix Linnaeus 或青蛤 Cyclina sinensis Gmelin 的贝壳。

[药材性状] 文蛤 扇形或类圆形,背缘略呈三角形,腹缘呈圆弧形,长3~10cm,高2~8cm。壳顶突出,位于背面,稍靠前方。壳外面光滑,黄褐色,同心生长纹清晰,通常在背部有锯齿状或微波状褐色花纹。壳内面白色,边缘无齿纹,前后壳缘有时略带紫色,铰合部较宽,右壳有主齿3个及前侧齿2个;左壳有主齿3个及前侧齿1个。质坚硬,断面有层纹。无臭,味淡。
青蛤 类圆形,顶壳突出,位于背侧近中部。壳外面淡黄色或棕红色,同心生长纹凸出壳面略呈环肋状。壳内面白色或大胆红色,边缘常带紫色并有整齐的小齿纹,铰合部左右两壳均具主齿3个,无侧齿。

[功能主治] 清热化痰,软坚散结,制酸止痛。用于痰火咳嗽,胸胁疼痛,痰中带血,瘰疬瘿瘤,胃痛吞酸;外治湿疹,烫伤。
 
白 芥 子




[来源] 本品为十字花科植物白芥 Sinapis alba L. 的干燥成熟果实。

[植物形态] 一年或两年生草本。叶互生,茎基部叶片宽大,倒卵形,琴状深裂或近全裂,裂片5~7,先端大,向下渐小;茎上部叶具短柄,裂片较细;近花序叶常少裂。总状花序顶生;花萼4,绿色;花冠4,黄色,有爪。长角果,广线形,长2~4cm,密被粗白毛,先端有长喙。种子圆形,淡黄白色。花期4~6月,果期6~8月。

[药材性状] 呈圆球形,直径1~2.5mm,表面灰白色至黄白色。用放大镜观察,表面可见细微的网纹,一端有暗色小点状种脐。破开,可见内含黄白色折叠的子叶,富油性。无臭,味辛、辣。

[功能主治] 温肺豁痰,消肿定痛。
 

附件

瓦 楞 子




[来源] 本品为毛蚶 Arca subcrenata Lischke、泥蚶 Arca granosa Linnaeus 或魁蚶 Arca inflata Reeve 的贝壳。

[药材性状] 1.泥蚶:贝壳坚硬,卵圆形,两壳相等,壳背部两端略呈钝角,腹缘圆。壳顶凸出,尖端向内卷曲两壳顶间的距离远。壳表面白色,被褐色薄皮,有放射肋18~21条,肋上有显著的颗粒状结节。生长轮脉在腹缘明显,略呈鳞片层,韧带面宽,箭头状。壳内面灰白色,边缘厚,具有与壳面放射肋相应的深沟,铰合部直,齿细密。前闭壳肌痕小,三角形;后闭壳肌痕大,四方形。
2.魁蚶:贝壳大,斜卵圆形,左右两壳稍不等,壳顶膨胀,稍接近,背部两侧略呈钝角,腹缘圆,前端短,后端延伸。壳表面白色,被棕色表皮,有放射肋42~48条,宽而平滑,无明显结节。同心生长轮脉在腹缘略呈鳞片状。韧带面不宽,向内方倾斜。壳内面白色,边缘厚,具有与壳面放射肋相当而突出的长形齿,铰合部直,有齿约70枚。前闭壳肌痕小,近圆形;后闭壳肌痕大,似方形。
3.毛蚶:贝壳质坚厚膨胀呈长卵圆形,两壳不等,右壳稍小,背侧两端略具棱角,腹缘前端圆。后端稍延长。壳顶凸出,向内卷曲,位置偏于前方。两壳壳顶距离不远。壳表面白色,被褐色绒毛状表皮,放射肋突出较密,共35条左右,肋上方有方形小结节(左壳上尤为明显)。生长轮脉在腹侧极明显,韧带面不宽稍倾斜。壳内面白色或灰黄色,边缘有与表面放射肋相应的小沟,铰合部直而两端较宽,齿密而小。前闭壳肌痕呈马蹄形;后闭壳肌痕为卵圆形。

[功能主治] 消痰化淤,软坚散结,制酸止痛。用于顽痰积结,粘稠难咯,瘿瘤,瘰疬,癥瘕痞块,胃痛泛酸。
 

附件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