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原创首发 疑难杂证讨论---手掌发黄

古道瘦马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0/07/21
帖子
839
获得点赞
105
声望
28
年龄
68
这两天接诊了一位双手掌发黄的患者,为多年少见的病症。患者为一女性,54岁,求诊,最近一个时期双手掌发黄,两手掌黄如橘色。全身眼结膜及手背不黄,检查肝功正常,亦无肝炎,听人说此症是一怪症,可能导致癌症,整天惶惶不可终日,看西医也说不出个一二三,慕名找到我求治。
说实在的,我看过黄疸病人,也知道《金匮要略》上有个黄汗证,但是双手掌发黄的病症还是少见,也许我见识不广,不识此证,也不知道西医上叫个什么名字?但是人家找到你了,你不能说不知道,不会治,那岂不是太掉份子。好在中医有个辨证施治法子,不知道的病也可以治。
于是我就开始四诊八纲辨了起来。病人面色略暗,舌尖边发红,舌苔微腻,脉象双关浮滑,寸尺不足,口苦,右胁部隐痛,作过胆囊摘除术,细观双手掌发黄色泽,手背,眼结膜及全身均无发黄,小便亦不短赤发热,大便正常。冬季汗少,睡眠饮食还可以。无更年期综合证表现。
辨证为肝胆湿热,瘀积手掌。出方:甘露消毒丹合茵陈蒿汤再加猪苓汤。
霍香10g 石菖蒲10g 白叩6g 滑石30g 茵陈60g 木通6g 连翘30g 黄芩12g 射干10g 浙贝10g 薄荷10g 栀子10g 大黄15g 茯苓30g 猪苓15g 泽泻30g 丹参15g 郁金10g 五剂,水煎服,不知效果如何?
同单位还有几人亦是此症,彼为先探路治疗。该单位原为部队毛巾厂,早于三年前倒闭。故不存在职业病,另外几个人都是作完胆囊摘除术后患此证,患者是这样说的,所以一并写出,供大家分析参考。看看此症到底是个什么病?如有知道者,或治过此种病的同道写出,供我学习。在此感谢大家了。
 
回复 1# 古道瘦马


先生辨的应该没多大问题,不过我觉得药量似乎大了些。
 
回复 2# 樊正阳


见过此证吗?叫什么病?
 
回复 3# 古道瘦马


见过,但没治过,因病者无所苦,故未治。
 
几年前,我网上认识一个广东的同姓叔叔吧,他的小孩16岁得了一型糖尿病,一直依靠胰岛素。后来网上有一个江西草医说能治,我就介绍过去了。一开始治疗前一段,慢慢减胰岛素,血糖没见升高。但是这个药服用了10天左右,手掌开始发黄,但是别的检测还算正常。又过了五天,抽血检测中,血酮很高,就赶紧停药继续用胰岛素了。后来手掌发黄退没退,我没有继续追问。
 
回复 5# 人参


血酮很高,仅双手掌发黄么?手背不黄么?
 
回复 6# 古道瘦马

手背不黄,就是手掌黄得厉害,但是患儿没有任何不适。当时我想是不是脾色现了,所以但是叮嘱那个叔叔严格监测小孩的血糖,有任何不妥马上上胰岛素
 
回复 8# liujianli0371


为什么两手掌黄如橘色。别处无色。此证叫什么病名?先生能谈一下么?
 
此病病名就叫做郁证,郁证有很多种,如气郁,火郁,湿郁,食郁,血郁等等。此患者就属于湿郁。既然是郁,郁滞在何处,便是何处有郁,我们知道脾主四肢,脾色黄,所以这种郁证的形成往往与脾有关。我在诊疗中也遇到不少这样的情况,参看https://www.tcmbe.com/threads/6696%C1%BD%CA%D6%B7%A2%C1%B9%D2%BD%B0%B8
 
回复 10# liujianli0371


此证胆囊摘除术后常见么?西医叫个什么病名呢?刘老师能建议个方子么?
 


此证的形成与胆囊是否摘除无关,胆囊没摘除的人也会出现这样的问题。西医对疾病的确立要依靠各种检测结果的结果做出评价,西医检查一通,各种检验指标正常,就认为没病,但,中医就不这么认为。
此病建议用四逆散加茵陈,栀子。
 
回复 14# 罗也可以

这个可不是,首先患者的肝功能正常,其次也没有做乙肝两对半检测。
而且就算是小三阳,胆红素正常的话,也能排除黄疸类疾病
 
我接过一个这样的病人,后来要他去查二对半,肝功,是小三阳
 
回复 16# 罗也可以


肝功和 二对半都查过,没有问题。
 
首先向各位老师学习,12楼的建议效果应该可以,谢谢分享!四逆散专治阳气内郁不能外达。
 
回复 12# liujianli0371


很赞同用四逆散加味治疗,如果单从利湿,可能还是不能治其本。之前看过一手掌发黄案,(但记不清何处)先是用麻黄连翘赤豆汤无效,后辨为营卫不和用桂枝汤加茯苓皮几剂治愈。
 
心之合脉也,其荣色也,其主肾也。[/u]
肺之合皮也,其荣毛也,其主心也。

肝之合筋也,其荣爪也,其主肺也。

脾之合肉也,其荣唇也,其主肝也。

肾之合骨也,其荣发也,其主脾也。

是故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月刍)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此五味之所伤也。故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肾欲咸,此五味之所合也。

五脏之气,故色见青如草兹者死,黄如枳实者死,黑如(火台)者死,赤如衄血者死,白如枯骨者死,此五色之见死也。青如翠羽者生,赤如鸡冠者生,黄如蟹腹者生,白如豕膏者生,黑如乌羽者生,此五色之见生也。生于心,如以缟裹朱。生于肺,如以缟裹红。生于肝,如以缟裹绀。生于脾,如以缟裹括楼实。生于肾,如以缟裹紫。此五脏所生之外荣也。
不置可否从这里得出一二方法。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