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9/07/08
- 帖子
- 12067
- 获得点赞
- 100
- 声望
- 0
- 年龄
- 44
在治疗脑梗塞时,利用药物溶解血栓是首选的治疗方法,但是发病3小时以上用该疗法可能导致脑出血。日本研究人员日前发现,一种称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蛋白质是导致脑出血的诱因,并且开发出了抑制这种蛋白质功能的方法,从而使脑梗塞发病后允许用血栓溶解疗法的时间大幅延长。
在治疗脑梗塞时,尽早恢复血液流动至关重要,如果是在发病3小时之内,利用治疗药物“组织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医用缩写TPA)溶解血栓非常有效。但是如果发病3小时之后再使用TPA,就容易导致血管破裂,引起脑出血,所以只有2%~3%左右的脑梗塞患者真正能够用上这种药物。
研究小组发现,使用TPA进行治疗时,会产生大量导致血管变脆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着眼于这一点,研究小组向白鼠的脑血管注入血栓,人工制造出类似人脑梗塞的症状,然后将白鼠分成3组,在发病4小时后,分别向其注射TPA、具有遏制VEGF功能的抗体和TPA、能够遏制VEGF活性的药物和TPA,然后对3组白鼠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注射了抗体和药物的白鼠的脑出血状况被遏制,死亡率降低,作为脑梗塞后遗症的麻痹症状也减轻了,可以利用TPA进行治疗的时间大幅延长。(蓝建中)
在治疗脑梗塞时,尽早恢复血液流动至关重要,如果是在发病3小时之内,利用治疗药物“组织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医用缩写TPA)溶解血栓非常有效。但是如果发病3小时之后再使用TPA,就容易导致血管破裂,引起脑出血,所以只有2%~3%左右的脑梗塞患者真正能够用上这种药物。
研究小组发现,使用TPA进行治疗时,会产生大量导致血管变脆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着眼于这一点,研究小组向白鼠的脑血管注入血栓,人工制造出类似人脑梗塞的症状,然后将白鼠分成3组,在发病4小时后,分别向其注射TPA、具有遏制VEGF功能的抗体和TPA、能够遏制VEGF活性的药物和TPA,然后对3组白鼠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注射了抗体和药物的白鼠的脑出血状况被遏制,死亡率降低,作为脑梗塞后遗症的麻痹症状也减轻了,可以利用TPA进行治疗的时间大幅延长。(蓝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