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11/02/19
- 帖子
- 30
- 获得点赞
- 0
- 声望
- 0
- 年龄
- 37
今天在学习仲景麻黄汤时对于麻黄汤的剂量产生了疑问【我学的是五版教材中医方剂学】,相信这也是许多初学者的疑问。
教材是如此叙述该方的剂量和用法:
组成:麻黄,去节3两【6克】桂枝2两【4克】杏仁,去皮尖70个【9克】,甘草,炙1两【3克】
用法:上四味,以水9升,先煎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8合,覆取微汗,不须掇粥,余如桂枝法将息【现代用法水煎服】
本书在附:古方药量考证及根据我国国务院的指示,从1979年1月1日起,全国中医处方用药剂量单位一律采用以“g"为单位的公制。并附十六进制与公制计量单位换算率如下:
1斤【16两】=0.5kg=500g
1市两=31.25g
1市钱=3。125g
1市分=0.3125g
1市厘=0.03125g【换算尾数可以余去】
以这个换算率为准的话,那么麻黄3两至少也得近100克,桂枝2两也得60克,杏仁70个,约为28克【每10个杏仁约为4克】甘草30克左右。
与现代教材所写麻黄6克剂量相差很远,如果说即使麻黄的剂量与现代剂量相符,但杏仁70个的剂量万万不是现代所写剂量9克所能比的
古方剂量与现代剂量的悬殊是我不能理解的第一点。
第二点疑问就是,如果按经方剂量100克去用药,会不会对患者照成危险?如果有危险那为什么经方要用这个剂量,要知道古代的药质量可比现代好多了。
第三点,就是在煎药的方法上,看现代多简单,水煎服就行了。既然这么简单,为什么古方在论述用法上,要那么麻烦?古代用法和现代用法有什么不同
第四点,在这个经方的用法上“温服8合",这里的合是多大剂量?”余如桂枝法将息"是什么意思?桂枝法是何法?
以上问题写出来,恭请论坛各位老师解答 ,,
教材是如此叙述该方的剂量和用法:
组成:麻黄,去节3两【6克】桂枝2两【4克】杏仁,去皮尖70个【9克】,甘草,炙1两【3克】
用法:上四味,以水9升,先煎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8合,覆取微汗,不须掇粥,余如桂枝法将息【现代用法水煎服】
本书在附:古方药量考证及根据我国国务院的指示,从1979年1月1日起,全国中医处方用药剂量单位一律采用以“g"为单位的公制。并附十六进制与公制计量单位换算率如下:
1斤【16两】=0.5kg=500g
1市两=31.25g
1市钱=3。125g
1市分=0.3125g
1市厘=0.03125g【换算尾数可以余去】
以这个换算率为准的话,那么麻黄3两至少也得近100克,桂枝2两也得60克,杏仁70个,约为28克【每10个杏仁约为4克】甘草30克左右。
与现代教材所写麻黄6克剂量相差很远,如果说即使麻黄的剂量与现代剂量相符,但杏仁70个的剂量万万不是现代所写剂量9克所能比的
古方剂量与现代剂量的悬殊是我不能理解的第一点。
第二点疑问就是,如果按经方剂量100克去用药,会不会对患者照成危险?如果有危险那为什么经方要用这个剂量,要知道古代的药质量可比现代好多了。
第三点,就是在煎药的方法上,看现代多简单,水煎服就行了。既然这么简单,为什么古方在论述用法上,要那么麻烦?古代用法和现代用法有什么不同
第四点,在这个经方的用法上“温服8合",这里的合是多大剂量?”余如桂枝法将息"是什么意思?桂枝法是何法?
以上问题写出来,恭请论坛各位老师解答 ,,